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决胜“十四五”】消费“主引擎”动能强劲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决胜“十四五”】消费“主引擎”动能强劲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03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决胜“十四五”】

  光明日报记者 董 蓓

  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60%左右……这份亮眼的“十四五”消费成绩单,彰显了国内市场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十四五”这5年,可以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消费市场顶住压力,量质齐升——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品质需求持续释放,消费场景日新月异、新业态蓬勃发展,中国大市场引力增强、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消费“主引擎”动能澎湃,正驱动着中国经济巨轮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踏浪前行。

  “提质”

  品质消费走进千家万户

  周末,山东日照市一家电动车旗舰店内,前来选购电动车的市民络绎不绝。“这辆高端电动自行车原价4000元,现在政府补贴加上店铺优惠,您只需支付2800元。”店内销售员正向一位顾客详细介绍以旧换新的优惠政策。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被点燃。“好些顾客原本还在观望,了解到能享受15%的补贴后,立即就下单了。”该门店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旧换新政策对销量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

  正如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所说,消费品以旧换新,换出了智能,换出了绿色。截至2025年上半年,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如今,品质消费走进了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生活从原来的“过日子”变成“过好日子”。翻开百姓的“消费账本”,服务消费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越来越重,旅游、美容、家政、教育等支出,正逐渐超过商品消费支出。

  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演出一票难求;在上海博物馆,主题特展预约人数不断攀升;在成都熊猫基地,研学旅游持续升温。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文化体验、精神需求付费。

  “十四五”期间,我国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20至2024年,我国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服务消费的提质升级,推动着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迈进。

  “焕新”

  新型消费亮点纷呈

  在上海前滩公园巷的“光域奇境”体验中心,一场法国凡尔赛宫园林艺术的VR大展,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时空任意门”。戴上VR设备,便可“置身”数百年前的凡尔赛宫,随着园林师的脚步,感受一草一木的设计巧思。

  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让消费体验更加丰富多彩。在杭州的商场,通过AR试妆技术,消费者可以实时预览化妆品效果;在广州的酒店,智能机器人可将外卖精准送达客人房间。插上数字之翼,消费不断打破时空边界,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消费蓬勃发展,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据商务部测算,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占当年居民消费的44.2%。

  通过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传统业态正“旧中出新”。重庆、广州将博物馆、海洋馆“搬”进商场,购物、逛展、亲子娱乐等需求一站搞定。各地的商场也积极跨界,与二次元、国潮等IP融合,推出商旅文融合一站式服务,新场景、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

  9月25日至28日,一场以“国货经典,潮品焕新”为主题的老字号及各地特产精品晋京展示推广活动在北京隆福寺中心广场举行,这是商务部2025年“老字号嘉年华”系列重点活动之一。活动现场,观众不仅可以品鉴山西杏花村的汾酒、四川泸州的浓香老窖和广州陶陶居的经典茶点,更能近距离感受李时珍、古汉中药等品牌所承载的中医药智慧。

  老字号不断“焕新”,正以更加年轻的姿态,走入人们的生活。各地公园里、步行街上,身着汉服、头挽发髻的新中式打扮随处可见;文创优品、各地特色名品等国货“潮品”畅销海内外。国货潮品以其独特的创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扩容”

  超大规模市场聚集全球好物

  在2024年上海进博会上,一款来自新西兰的蜂蜜首次在中国市场展出便收获大量采购商的订单。海南海口的一家免税店内,来自法国的奢侈品、日本的电子产品柜台前挤满了等待结账的国内外游客。

  2021至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更多全球优质商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口博览会等渠道“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有14亿人口,任何一样产品乘以14亿,肯定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市场。”王文涛说。据统计,我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空调、洗衣机等家电领域销量全球第一,这些细分领域规模保持着“龙头”地位。

  今年“五一”假期,有“世界超市”之称的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迎来了客流高峰,大量外国游客拉着行李箱前来“扫货”。“今年来店里购物的外国游客明显多了,像一些带有中国传统元素的饰品卖得特别好,很多游客一买就是一大包,说要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义乌一家饰品店老板说。

  “240小时免签”、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一系列便利化措施的落地,让在华消费更加顺畅,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到中国来旅游购物,感受“中国购”的魅力。

  一组数据印证了中国正成为全球好物的集聚地——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达942亿美元,增长77.8%。“中国游”的流量正不断转化为“中国购”的增量。

  (光明日报北京10月2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03日 01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