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我国境内普氏野马数量突破900匹——戈壁滩上,野马驰骋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我国境内普氏野马数量突破900匹——戈壁滩上,野马驰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07 02: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靳昊 赵明昊 孙金行

  秋风裹挟着沙砾,掠过成片梭梭林。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嘶鸣声——一群棕色的普氏野马驰骋在荒漠里,鬃毛在风中飞扬,身后扬起一片尘土。

  这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卡拉麦里保护区”)。“看,那是今年春天刚落地的小马驹,跟着马群跑得多欢实!”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工程师张彦豹,手里握着磨得发亮的望远镜,目光紧追着这群“大漠精灵”。

  普氏野马,是地球现存唯一野生马种,也是全球极度濒危物种。卡拉麦里保护区是普氏野马的原生地、世界规模最大的野放栖息地和繁育地。这片地处准噶尔盆地东缘,曾因生态退化而沉寂的荒漠,如今在普氏野马的驰骋中重现生机。

  从“野外灭绝”到“万里归乡”

  翻开卡拉麦里保护区的档案,一段关于失落与追寻的往事缓缓铺展开来。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深入准噶尔盆地,意外撞见了几匹野马。同家马相比,它们头大颈粗,耳短小而圆,背部中央有一条黑色脊线。这些拥有6000万年进化史的野马,后被命名为普氏野马。

  可这份“发现”之后,竟是长达百年的失落。随着盗猎和生态退化,野马的栖息地被一点点挤压。20世纪70年代,国内普氏野马野外绝迹。全球仅存的700多匹普氏野马,均为从原生地流失的野马后代。

  “那时候谁能想到,这些‘海外游子’还能回到家呢?”张彦豹语气里满是感慨。他的父亲张俊,曾任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父子俩的一辈子,都和这片大漠里的野马绑在了一起。

  1985年,我国启动实施野马返乡计划,在新疆、甘肃等地建立繁育基地,为普氏野马搭建“回家之路”。1986年8月,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在吉木萨尔县正式建立。同年12月,首批11匹普氏野马从欧洲启程,踏上了返乡的旅途。1988年3月8日,一匹马驹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健康诞生,这是普氏野马回归后在原生地繁育的首个后代,被命名为“准噶尔一号”。

  从“圈养繁育”到“野外奔腾”

  在卡拉麦里保护区管理中心监测指挥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野马群的活动轨迹。通过卫星定位项圈、无人机巡护、红外相机和重载云台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管护员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每一匹野马的健康状况。

  “以前哪有这条件啊!”长期跟踪研究普氏野马的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胡德夫感慨,以前骑摩托车追着马群跑,现在无人机巡护一趟也就40多分钟,覆盖半径能达10公里。镜头传回来的高清画面里,野马的一举一动清晰可见。

  为给野马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卡拉麦里保护区联合10家单位开展共建。2018年12月,准东油田284口保护区内的油井完成永久封堵及地表修复,9个采矿权全部退出,173个探矿权注销。曾经因采矿而坑洼的戈壁,重新长满牧草,成为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乐园。

  截至目前,卡拉麦里保护区已完成18个批次、146匹野马的野放。甘肃敦煌、内蒙古大青山、宁夏贺兰山等地,也相继迎来这些“大漠精灵”。今年4月,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好消息——放归的野马群中,一匹母马成功产下首匹幼驹,这意味着普氏野马在当地成功扎根。

  从1986年的11匹,到如今种群总数突破900匹,我国普氏野马数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新疆存栏546匹,累计繁殖815匹,成活率连续30年居世界首位。

  从“迎难而上”到“驰而不息”

  圈养区里,一只刚满月的马驹踉踉跄跄跟在母马后面。棕黄色的皮毛上,一条黑色脊线从脊背延伸至尾端,标志性的直立鬃毛已初具雏形。

  “我们给每一匹野马都建立了谱系档案,往上追溯3到4代,都能查清亲缘关系。”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工程师薛剑楠介绍,工作人员按比例组建6个繁殖群,优先选择血缘远、体况好的个体进行配对。

  不过,普氏野马种群仍面临近亲繁殖风险。“我国与德国、蒙古国等开展野马种源交流,2012年向蒙古国输出4匹种马,2025年计划从欧洲引进5匹雄性野马,进一步丰富基因库。”胡德夫说。

  根据《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卡拉麦里保护区名列其中。“成为国家公园后,保护范围将从‘面积拓展’转向‘内容深化’,核心保护区将严格管控人类活动,一般控制区将建设动物通道、水源地,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卡拉麦里保护区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基才介绍,保护区将继续构建天空地全方位监测体系,开展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科学研究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野马保护的意义。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07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