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战旗引领再立新功——记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刘老庄连”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战旗引领再立新功——记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刘老庄连”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16 04: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佳豪 姜帅

  82年前,江苏淮阴刘老庄,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82名官兵与千余名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3天后,来自刘老庄的82名青年参军入伍重建四连,被命名为“刘老庄连”——擎着战旗,连队官兵转战中华大地,以一场场战斗奏响壮歌,用一次次胜利告慰英灵。

  82年后,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刘老庄连”的英雄传人高擎战旗、列阵方队,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新时代,“刘老庄连”官兵赓续红色血脉,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连魂精神指引下当先锋立新功,出色完成跨区演训、国际维和、抗洪抢险等重大任务,英雄的旗帜历经风雨更鲜红。

战旗引领再立新功——记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刘老庄连”

陆军某旅“刘老庄连”举行“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颁授仪式。新华社发

  人人为荣誉传承而战

  “我是‘刘老庄连’战斗编号6660号战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我一生践行的誓言……”今年9月,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颁授仪式,在某训练场举行。面向“刘老庄连”战旗,“不怕困难挑战,勇于攻坚克难……”刚刚获此殊荣的11名“勇士”和全连官兵共同宣誓,声音洪亮,斗志昂扬。

  “每年评选‘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既是对血脉的赓续,更是对官兵的激励。”连队政治指导员戴天骄对记者说,连队花名册的序号从“第83号”起始,到现在已编到6679号。官兵只有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才能将自己的战斗编号与“八十二勇士”传人画上等号。

  为了画上这个等号,来自刘老庄的二级上士杨永杰从入伍之初就严格要求自己,在训练场埋头苦练,手榴弹使用、掩体构筑等都达到优秀仍不满足,继续寻求突破……就这样,他两次在集团军比武中捧回荣誉,并于今年获评“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我是刘老庄人,走进‘刘老庄连’,就要续写英雄荣光。”杨永杰向记者介绍,82年来,连队先后有169名和他一样的刘老庄籍战士,其中大多数都成了训练尖子,将姓名载入连队荣誉册。

  训练争第一、比武夺红旗,在“刘老庄连”,人人为荣誉传承而战。2022年,“刘老庄连”班长洪何亮参加旅狙击手集训,步兵出身的他在专业狙击手面前毫不胆怯。“‘刘老庄连’的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他自我加压,练体能,别人跑五公里他就跑十公里;练据枪,枪管上摞弹壳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练专注度,他就找来细针练习米粒穿孔,手指经常受伤出血。最终,洪何亮以优异成绩取得了第一名。

  “我们‘刘老庄连’就像一个大熔炉,进门一块铁,转眼硬如钢。”戴天骄语气中难掩自豪,连队这些年坚持开展“学传统、话传承”系列活动,授战斗编号、唱英雄连歌、讲辉煌连史,让官兵在“刘老庄连”精神激励中奋斗前行。进入新时代以来,连队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陆军表彰为“四铁”先进单位。

  当好转型攻坚的先行者

  初秋塞北,一场装甲步兵连进攻战斗综合演练拉开序幕。无人机空中侦察,装甲步兵战车驰骋沙场,一队队官兵、一台台无人平台武器装备如墨点般铺在草原。

  “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无人平台武器装备的加入,让我们装甲步兵作战样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抖落身上的硝烟尘土,“刘老庄连”连长朱明朝兴奋地说,以前觉得步兵能冲锋就是本事,如今一个班就能协同炮兵火力打击、呼叫空中火力掩护,真正形成了一个精干多能的独立作战单元。

  前些年,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刘老庄连”面临着转型重塑。在转型为合成营体制下装甲步兵后的首次演练中,一向攻无不克的“刘老庄连”险尝败绩。如何续写英模连队荣光?随后的几个月里,“刘老庄连”官兵几乎放弃了全部休息时间。他们到友邻分队了解装备性能和作战运用战法,学习组网建链本领,到其他部队求教协同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刘老庄连”官兵顺利通过了检验性考核,在全旅率先完成转型跨越。自那时起,“官兵人人均掌握多兵种知识,干部骨干个个都具备多岗位履职的能力”成为“刘老庄连”的新追求。

  上等兵蒋其洋的案头,摆着诸如《空气动力学》《机械原理》等“大部头”。“作为‘下一场战争’的参与者,我们更要有科技思维和前瞻视野。”蒋其洋说。今年年初,蒋其洋报名参加了某试点建设任务。数九寒冬里,他每天早出晚归,在呵气成冰的训练场上反复摸索装备操作技巧。经过蒋其洋和战友们的不懈努力,“刘老庄连”圆满完成任务,总结出的某型装备实战应用指南,成为战友们争相学习的“教材”。

  “当好转型攻坚的先行者,才能赢得未来战场主动权。”朱明朝说,在换羽新生的道路上,作为英雄连队的传人,大家都在全力以赴奋斗拼搏。这几年来,连队训练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担负旅多个重难点课目示范,军事训练成绩连续3年总评优秀。

  连队的奋斗为了人民

  “‘八十二勇士’为了党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诠释忠诚。和平年代,‘刘老庄连’传人也要时刻牢记使命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刘老庄连”所在营教导员对记者说,连队的力量来自人民,连队的奋斗为了人民。只要人民需要,就能看到“刘老庄连”官兵的身影。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和战友们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战士马崇智回忆,那时余震不断,经常有乱石横飞,但大家毫不畏惧,以最快速度进入震中映秀。官兵们到达后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清理废墟、运送药品,搭设帐篷、安装板房……为灾区人民撑起了一片天。

  戴天骄也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那是2023年夏天,华北多地遭遇了洪涝灾害,旅队奉命支援灾区。此时,“刘老庄连”大部分官兵正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留守的26人中,多为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新兵。他们连夜写下请战书,26个红手印力透纸背。得到同意后他们雨夜驰援。在任务最吃紧的数十个小时里,他们日夜不休地装沙袋、固堤坝、堵缺口,就像82年前的先辈们坚守阵地那样,用身体构成防洪堤……经过多天的连续奋战,任务区险情得到控制。临行前,26名官兵在借宿学校的教室黑板上写下:“你们只管好好学习,我们负责保家卫国。”

  “人民需要我们在哪里,我们就奔赴哪里。”回忆这些年随连队参加抢险救灾任务的经历,下士李梦翔动情地说。今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李梦翔和战友们再次走上驻地街头巷尾,开展助民劳动。见到熟悉的“刘老庄连”连旗,看到亲切的“国防绿”,有群众赞道:“看到了穿军装的人,就看到了希望,无论何时,还是军民情谊深。”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6日 04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