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十四五”铿锵印记】
光明日报记者 邱玥
在重庆市南岸区,无人机飞行工程师在检查无人机。新华社发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养老服务师、碳排放管理员、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这些五年前还鲜为人知的职业,如今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就业市场活跃的“增长极”。
“十四五”期间,我国紧跟市场动向发布72个新职业,覆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绿色低碳等多个领域。这些新职业不仅是经济结构优化的“风向标”,更是就业扩容的“新引擎”,不断促进我国就业实现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
在安徽万通技师学院新能源整车实训中心,老师带领学员熟悉新能源汽车架构。新华社发
从职业新名录到就业新机遇
夜幕降临,近万架无人机准时起飞,在空中排列有序、变化万千……一场融合科技与浪漫的视觉盛宴,织就了一幅光影画卷。而这画卷的“执笔人”,正是来自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的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杨杰。
“很多人以为我们只是让无人机飞起来,其实我们还要让无人机飞得准、飞得稳。”杨杰告诉记者,他们不仅要具备定制飞行表演方案的编程能力,还要能够对飞行环境、信号等进行评估统筹,更重要的是要让艺术审美和前沿技术完美融合,确保每一架无人机在合适的时机飞到指定的位置。
眼下,越来越多像杨杰这样的新职业从业者,正成为就业市场的新生力量。今年7月,我国第七批新职业正式发布,养老服务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装修管家、工伤预防咨询师、家政服务经理人、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咖啡加工工等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入编”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驶入规范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我国已累计发布七批,共110个新职业。新职业申报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相关机构和单位申报的新职业数量,从最初每年的几十份持续快速攀升。2024年8月,第七批新职业征集工作共收到新职业建议书近400份。其中,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等领域的新职业约占申报总数的四分之一。
“我们大力发展新职业,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一是适应技术进步新趋势。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催生了如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等新职业;二是适应产业结构新变化。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等绿色职业兴起;三是适应消费活动新业态。低空经济、在线娱乐等新业态孕育了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新职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福建,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的茶艺老师在课堂教授茶艺。新华社发
从技艺新传承到产业新蓝图
在青海化隆,做了20多年拉面的马学明如今有了一个响亮的新身份——“牛肉拉面制作师”。每天一大早,伴随着老汤锅里骨汤咕嘟的声音,一碗碗香气四溢的面条端上了饭桌。
“20多年前刚学手艺那会儿,师傅总说,拉面是‘三分揉面,七分汤底’。”马学明说,传统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每一样都是功夫活。但别人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他总不好意思说是“拉面的”。“而现在,我可以大大方方说自己是‘牛肉拉面制作师’了。这不仅是个名分,更是对我手艺的认可。”马学明说。
如今,青海拉面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了3万多家门店。在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门店,2024年实现经营性收入突破200亿元。目前,“牛肉拉面制作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工作已经启动。
新职业涌现的背后,折射出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度。一个个富有时代感的新岗位,成为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也蕴藏着人们就业观念、职业选择转变的新趋势。
新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显著的就业规模。在广东广州,一个十几平方米的直播间里,细分出商品选品员、视频创维员、平台管理员等几十种新岗位,带动了3个大型工厂、10余个小工厂发展,在稳定产业链的同时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辽宁沈阳举行的咖啡市集上,咖啡加工工在售卖咖啡豆。新华社发
从技能新提升到发展新生态
“我们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发工业数据采集实训系统,将企业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这个系统既可以训练将要到工业现场做工业数字化、数据采集实施的公司员工,也可以在学校培训工业数字化相关的技能人才。”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项目比赛现场,广东省参赛选手、树根互联教育事业部资深产品经理郑飞展示了自主开发的工业数据采集实训系统。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培训的专家,郑飞同时参与了工业互联网运维员国家新职业标准的制定。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项目的比赛内容十分切中企业需求。”树根互联教育事业部总经理陈立峰说,树根在服务国内上千家中大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一线实施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们和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院校都有合作,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数字化人才。”
新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2025年,人社部推出“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重点面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民生急需领域开展培训,推动新职业从业者提升职业能力。目前,新职业技能培训热度与新职业发布同步攀升,部分项目一经推出便迅速满员。
“新职业开辟了就业新赛道,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多元的选择。我们也注意到,部分劳动者尤其是年轻人对新职业兴趣浓厚,却苦于缺乏快速‘入行’路径。为此,我们以培训为抓手,重点加快制定新职业国家标准,明确知识、技能及工作条件要求,为培训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龙头企业、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开发培训大纲、教材,并充实师资队伍;持续加大培训力度,将新职业纳入重点领域,指导各地因岗因人开展精准培训。”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继续优化供给,为劳动者投身新职业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7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