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论坛】
作者:蔡珂、卜卫(分别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
今年是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日前,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的主旨讲话中指出,展望未来,我们要重温北京世妇会初心,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更广泛共识、开辟更广阔道路、采取更务实行动。30年来,以《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为重要起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核心议题。系统阐述介绍新时代中国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理念、原则与创新实践,向世界展示中国妇女的风采与担当,对于传承和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深化合作交流互鉴,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动妇女事业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中国妇女发展的目标已经从解决生存与基本权利转向促进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无论是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发挥作用的女能人,还是在数字化转型中不断提升技能的新业态女性劳动者,都生动展现了女性作为现代化建设参与者与贡献者的新形象。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理论可以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发展提供新视角、新路径。
立足中国实际,深入总结中国妇女发展的生动实践,将有助于建构中国特色的妇女发展话语体系,为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贡献宝贵的中国智慧。在此过程中,加强国际传播大有可为,也应大有作为。用世界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将中国妇女的发展经验转化为全球公共话语,为全球妇女事业注入新动力。
妇女发展经验的传播,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制度表达,也离不开自下而上的生动讲述。前者重在展现国家战略与制度优势,通过政府白皮书、国际多边舞台、主流媒体与学术智库,传递中国推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后者则以个体经验为媒介,依托短视频与社交平台,讲述女性在科技、体育、文化、乡村建设等领域的生动故事。宏大叙事为个体故事提供价值框架,个体故事为宏大叙事注入生命温度,二者相辅相成,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妇女发展经验的传播力、解释力与感召力,助力构建有温度、有说服力的跨文化交流格局。
传播中国妇女发展“好声音”,还应创新传播机制,持续拓展和丰富中国妇女故事的表达。当前,全球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加强中国妇女发展经验的国际传播,亟须在机制与路径上不断创新。在叙事策略上,应注重过程型叙事,通过奋斗历程展现中国妇女的主体性与创造力,把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核心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国家战略与个体故事的融合,让宏大政策与鲜活实践相互印证、相互支撑。在传播渠道上,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媒体与社交平台增强交流互动,构建多层次、多语态的传播网络。特别是,可将妇女发展议题与数字技术、减贫合作、教育交流等主题相结合,推动经验共享与价值共鸣。在机制保障上,应强化跨部门协同,形成政府、妇联、学术机构与社会组织的多方合力;完善智库支撑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为国际传播提供智力与人才保障;建立常态化的交流与反馈机制,推动中国妇女发展成果由国内经验向国际公共知识的转化,形成新时代中国妇女故事的全球化表达。
创新中国妇女发展经验的国际传播,不仅是对中国妇女发展经验的总结,更是中国妇女发展话语的建构与实践。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加快形成多层次、多主体、多渠道的国际传播格局,必将更好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的制度性成果与实践经验。讲好中国妇女故事,不只是讲述中国的发展成果,更是向世界传递一种理念、一种力量。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7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