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浙江湖州10月17日电(记者韩业庭、陆健 通讯员秦宇杭)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会上公布了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基卡依村、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等4个乡村入选,入选总数达19个。
联合国旅游组织自2021年起发起“最佳旅游乡村”项目,旨在促进旅游在重视和保护乡村及其相关景观、知识体系、生态和文化多样性、本土价值观和活动(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以及美食方面的作用。
本次入选的4个乡村,在自然地貌、文化形态与发展路径上各具特色,呈现出乡村旅游丰富多元的发展脉络。从地理环境看,地貌形态多样,分布在西南山区、高原峡谷与江南水乡,展现了不同自然生态条件下的乡村发展图景;文化内涵方面,表现形式丰富,黔东南侗族大歌的活态传承、苏北里下河水乡的农耕文明、甘孜嘉绒藏族的多彩民俗以及江南桑基鱼塘的生态智慧,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与鲜活;在发展范式上,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黄岗村以非遗整体性保护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东罗村依托垛田花海推动农文旅融合,基卡依村探索自然生态与多彩民俗相得益彰之路,荻港村则实现了传统渔桑文化向现代业态的创造性转化。这些实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印证,也是民族特色文化在文旅融合中更加彰显光彩的具体表现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显著成果。
据悉,目前我国已入选的19个乡村,覆盖14个省(区、市),有浙江余村、安徽小岗村等,通过先进理念和实践,探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有广西大寨村、湖南十八洞村、贵州黄岗村等,依托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在旅游活动中有效发掘经济价值,实现物质精神共同富裕的精彩蝶变。它们以具象化的成功案例,展现了当代中国的蓬勃生机,走出一条以乡村讲述中国故事、进行文明互鉴的立体化路径,为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8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