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尚杰 王冰雅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红军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甘肃庆阳市“东数西算”产业园,只见机房里的一排排指示灯随着服务器的高速运行不断闪烁,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的数据在这里快速处理后,又在15毫秒内回传到当地……
在这个占地1.7万亩的产业园内,中国电信、中国能建等6个数据中心建成投用,智谱清言、燧原、金山云等1425户数字经济企业签约落户,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3.66万架、智能算力7.4万P。
庆阳市坐落在陕甘宁三省交界,90多年前,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宣告成立。如今,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庆阳着力推动工业转型、产业向新、农业提质,面貌焕然一新。
“‘十四五’期间,我们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东风,加快建园区、落项目、扩算力、聚集群、促融合。”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说,庆阳数字经济从零起步,4年间发展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城市中,增量最大、增速最快、智算化比例最高、消纳最充分的枢纽节点和数据集群,实现了从“赶跑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角色转换。
围绕算力的建设消纳,庆阳市还招引落地452家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企业,促进了新能源、绿色储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一批前沿产业发展。
数字经济异军突起,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眼下,庆阳市西峰工业园区内,同欣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项目施工正酣。该项目总投资63.15亿元,是庆阳实施的首个天然气精深加工项目。
“原来庆阳产业结构单一,主要靠油煤气资源。”庆阳市工信局局长丑一斐说,“十四五”以来,庆阳市紧盯建设国家级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这一目标,推动能源产业扩量提质、延链补链,装备制造突围突破、向新向智,工业结构实现了从单一资源型向多元化、高端化的历史性转变。
如今,庆阳工业新气象持续涌现。瑞华天然气提氦、宏大双氧水及吗啉、绿源伴生气利用等一批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化工新材料实现突破;三一重能、易事特、中钠储能、超芯电缆等企业相继投产,高端装备制造从无到有,首批“庆阳造”信创计算机整机下线,国内首条无人机机翼及涡发模具3D打印产线建成投运……
统计数字显示,庆阳市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327.44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532亿元,增长62.5%。庆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2022年GDP突破千亿元大关,连续三年增量以百亿元跃升,增速居甘肃省前列。
工业高歌猛进的同时,农业也在飞速发展。
在镇原县,居立果业智慧苹果分选线就建在地头。12条自动化分选线马力十足,一颗颗红润饱满的苹果放上传送带,经过精密传感器“视觉考验、内在体检、精准分流”后,分级归类,销往不同的市场。“庆阳苹果”已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
“‘十四五’期间,我们部署实施百万亩复种增粮增效、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改造提升、百万亩高标准农田节水补充灌溉工程,培育壮大‘牛羊猪鸡果菜菌药’八大主导产业,实现农业产业规模效益双提升。”庆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耿文科说。
在环县,洪德镇庄子峁村在致富带头人杨清艳的带领下,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农民变成了“新农人”,靠着“五小产业”和文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模范村。
基于庄子峁村的成功经验,庆阳市加快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建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村庄32个,带动农村面貌大转变、农民收入大提升,闯出了一条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新路。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5日 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