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孟歆迪 颜维琦
黄浦江畔,秋风送爽。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奏响开放合作的乐章。
步入第八个年头,“四叶草”见证着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坚定步伐。“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这些引领开放方向的战略部署,正通过持续深化的改革、接连落地的项目与不断优化的环境,结出累累硕果,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10月2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上岗宣誓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图为仪式现场拍摄的舞蹈表演。新华社发
从展馆到城市,进博效应在延伸
进博会的创新实践早已从展馆内,延伸至城市肌理。
在进博会溢出效应带动下,上海青浦区白鹤镇建成虹桥“跨境电商+产业带”先行区,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构建“仓—港—配”全链路数智化服务体系,助力长三角企业开辟“快进快出”的出海新路径。
上海徐汇区累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174家,总部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徐汇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和提升区域功能的重要力量。徐汇区将有30余家企业参展第八届进博会,其中三分之二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是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枢纽。2024年以来,着力打造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虹桥海外贸易中心等“三中心”平台,构建了立体化、全链条海外综合服务生态,通过发布“虹桥出海图谱”,集聚法律、税务、知识产权、数字化转型等50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深化长三角协同机制,深度服务长三角相关城市、各类商协会、各类产业园区,形成“徽商出海服务中心”“苏商出海虹桥沙龙”“大虹桥医械出海联合体”“G60出海服务中心”等工作机制……
创新监管模式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以上海海关推出的海宁港—洋山港“联动接卸”业务为例,经测算,每个标箱可降低海河联运物流成本约200元。洋山港还打通了超低硫燃料油从生产、运输、存储到加注的全流程,实现对保税绿色甲醇“进、出、存”全程高效监管。
数据见证开放成效:上海口岸贸易总额2024年突破1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6.5%。“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已形成电子提单应用、国际数据服务等10项制度创新成果。2024年服务进出口达2521.7亿美元,数字交付服务进出口达1095.3亿美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3.3%和11.99%。
创新实践背后,是上海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十四五”期间,上海充分发挥进博会高水平开放平台作用,全力推进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有效提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80条措施基本落地,其中77项成果向全国推广。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国家重大战略一体推进,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已基本完成功能性设施建设,计划于年底前实施封闭运行。
进博会溢出效应惠及民生。以进博会筹备为契机,上海让市民共享治理成果,累计优化提升3万多处公共休憩座椅,1700座环卫公厕实现24小时开放,2267座完成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并已新建改建53座口袋公园——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流淌着城市治理的暖意,也让进博会的热度化作市民生活中的美好。
从“头回客”到“回头客”,展商变投资商
“期待在第八届进博会上与来自全球的行业龙头共商国际水果贸易合作,共推全球果业高质量发展。”鑫荣懋智利有限公司是连续参加七届进博会的“全勤生”,公司中国市场副总监郭敏很自豪地抱起一颗榴莲向记者介绍,从佳沃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到佳沃秘鲁沙漠蓝莓、佳沃雪山车厘子,多款“明星水果”都曾在进博会上“首发”,并迅速“出圈”。

11月4日,工作人员在第八届进博会农食产品展区制作食物。新华社发
新西兰纽仕兰乳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闫致军细数他的进博收获:进博会相关的贸易便利化政策,让新西兰鲜奶通关“零等待”,72小时从新西兰牧场直达餐桌;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助推“展品变商品”,纽仕兰4.0牛奶等产品从一线城市快速布局到四五线城市,并成为网络平台爆款产品;通过进博会,纽仕兰与天猫、网易严选、北京物美等众多采购商达成战略合作,为其提供品牌定制服务……他告诉记者,去年进博会,公司邀请了21家在“新西兰朋友圈”的企业,共同参与这场盛会,“进博会搭建了共赢的平台。”
来自德国的拜耳集团,则在进博会走出了一条从展品到方案、从合作到深耕的轨迹。2021年第四届进博会上,拜耳展出其在北京揭牌的亚太区首个耘远农场。2022年第五届进博会上,拜耳与上海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达成战略合作,推动第二家耘远农场落户浦东。今年,拜耳推出布局的第三家耘远农场——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的梨树耘远农场,并进行进博会首展。拜耳希望借助进博平台,将其再生农业的示范项目扎根于中国田野。
是“大舞台”也是“体验区”,共享超大规模市场新机遇
进博会是近距离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舞台”,也是沉浸式感受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验区”。

11月4日拍摄的第八届进博会新闻中心。新华社发
记者注意到,本届进博会企业参展面积超36.7万平方米,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期间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未来十多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人,市场潜力巨大。进博会背靠中国大市场,前七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助力各国企业共同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困局,彰显中国共享市场机遇的决心。
进博会不仅直接扩大了进口规模,通过结构优化和平台赋能,也更好满足国内消费市场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在前七届进博会中,上海交易团采购成交额累计562亿美元,带动上海进口规模不断增长,进口结构不断优化。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高技术产品进口超过6000亿元;外高桥保税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淮海路新天地等3个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进口集散功能。2024年运行的上海国际展览贸易促进平台上线了177个境内外展会信息,提供1.5万个进口商品,汇聚了2800多个进博会参展商开展线上交易。今年1—9月,上海进口额同比增长1.1%。
走进洋山港,一排排望不到尽头的集装箱规整堆叠,船舶卡车往来穿行,大型机械无声作业……这里的日夜繁忙,令人欣喜。202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5150万标箱,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其中洋山港贡献了过半箱量。
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其他地区进口货物占上海口岸进口总值近40%。进博会上海交易团服务范围覆盖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国内大市场,已在全国范围设立了68个分中心。今年以来上海跨境电商进口额增长19.6%。
为把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打造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商务部在今年创新打造“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品牌。企业展创设专区专场,精准对接全球优质商品,首次设立“亚非产品专区”,聚焦“地理标志产品”与“洋土特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第八届进博会的到来,将再次印证:开放合作是历史大势,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
(光明日报上海11月4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5日 0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