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带劲”的非洲鼓点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带劲”的非洲鼓点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06 05: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手记】

  光明日报记者 刘梦

  走进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农食产品展区,热辣的非洲鼓声瞬间“揪”住了人们的脚步。

  “这是我们国家的宝贝。”展台上,是一排排来自非洲马里的纯天然手工护肤品,肌肤黄金油和黄金乳木果油。参展商阿玛都放下手里的非洲鼓,热情地给大家试用:“天然、滋润、细腻,最适合女孩子了。”

  原来,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参加进博会——用非洲鼓吸引更多采购商,他已经“熟门熟路”了。从第一年达成5万元订单,到第四年突破10万元,连年的增长,让他对自己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现在,我就怕自己的厂子做不了太大的订单呢。”阿玛都说。

  隔壁展台,第一次参加进博会的卢旺达小伙何满看起来略显腼腆。但向记者谈到自己带来的产品时,他语气中又添了几分自信:“这是我们卢旺达的辣椒,带劲得很,你可以尝尝。”

  曾在中国留学的他,从火锅、麻辣香锅等美食中,看到了家乡辣椒的广阔市场。

  “别看我们公司只有30来个人,但我们背后站着3000多名农民。”原来,何满的公司与卢旺达当地农民签订了辣椒种植协议,由他提供种子和技术,定期向农民收购辣椒。“中国的市场大,进博会又给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我想在这里认识更多人,签更多单子,让家乡的人们日子过得更好。”何满说。

  一段鼓点、一席话语,让现场暖意融融。“四叶草”展馆里,没有大国与小国的落差,只有商品与市场的契合、梦想与机遇的相遇。

  这些年来,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坦桑尼亚的腰果、尼泊尔的羊绒制品、赞比亚的蜂蜜……一批批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共同在进博会构成一幅多彩的全球南方图景。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这些“土特产”走进中国千家万户,也牵引着这些国家融入全球供应链,共享发展红利。

  今年,进博会再次升级:扩容升级原有非洲产品专区,集中搭建展台,为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支持,包括部分免费展位和展品留购税收优惠政策等。此外,还打造了“跨境电商甄选平台”,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能共享中国大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

  点滴举措,终化成展台前一张张灿烂笑脸——

  “只要进博会一直开,我就一直来。”阿玛都语气坚定。

  “未来,我肯定能带动更多人过上幸福生活。”何满眼里有光。

  (光明日报上海11月5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6日 08版)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