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我的进博会】
光明日报记者 杨雪丹
“快来尝尝我们的茶。”
11月5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卢旺达国家馆,迟玉文一边热情招呼观众,一边将刚冲泡好的茶水递到大家手中。
迟玉文是山东青岛人,今年已是他第四次参加进博会。“第一年参展时,我是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扶持的参展商。”迟玉文回忆道,“今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肯尼亚和卢旺达展区里,我都拥有了专属展位。”
展台上整齐摆放着银针、白茶、牡丹、红茶,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迟玉文眼中难掩喜悦。“我在非洲工作已经七年了。当时我发现非洲一些地区紫外线强烈,病虫害不易滋生,土地肥沃,农作物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在纯净的自然环境中生长。”
看中这一天然优势,迟玉文带着中国的制茶设备和技术走进非洲,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茶产业。这样生产出的茶叶矿物质成分含量高,口感也好。
“进博会是我们重要的宣传窗口。”迟玉文坦言,“随着展会带来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我们的客户群体日益增大,订单也越来越可观。”为了扩大茶叶产量,去年他与卢旺达当地最大的茶厂合作,共同开发茶园。
迟玉文介绍,目前他在卢旺达的工厂里雇用了150多名当地员工。通过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加工,每位员工一年能获得500到1000美元的收入。“这在当地是非常可观的收入。”他说,“我们希望能切实地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共享发展的成果。”
“接下来,我们计划将更多茶叶品种引入非洲。”迟玉文说道,“我们不仅仅是在做茶叶贸易,更是在搭建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非文化在交融互鉴中迸发出的独特魅力与勃勃生机。”
(光明日报上海11月5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6日 0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