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山东泰安:救助“托底” 帮扶“搭桥”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山东泰安:救助“托底” 帮扶“搭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07 04: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杨桐彤 光明日报通讯员 畅诗瑶

  “感谢你们,让我靠双手挣到了第一份工资!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不久前,山东省泰安市救助管理站大厅内,身着外卖工装的李军(化名),握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手哽咽地说。

  原来,外来务工人员李军此前选择到泰安市救助管理站求助。救助管理站初步了解情况后,立刻安排驻站心理咨询师与李军一对一沟通。经过初步了解,心理咨询师认为,首先需要帮他走出“自我否定”的困境,便向他分享了几位遇困人员在救助管理站帮助下脱困的事例,李军渐渐敞开了心扉。经进一步了解,救助管理站发现李军已经比较熟悉本地的交通和环境,便联动泰安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为他精准匹配了外卖配送岗位。

  这些年,为了及时给李军这样的遇困人员提供支持,泰安市救助管理站与泰安市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互设“务工救助”窗口,每周二、周四还会组织受助人员前往泰安市劳务市场,搭建“企业直聊、岗位直达”的线下对接渠道,让受助人员直面用工企业了解岗位详情,有效提升岗位匹配成功率,缩短求职周期。从“靠救助生活”到“靠双手奋斗”,越来越多的受助人员不仅摆脱了眼前的生活困境,更在劳动中重新找回了“我能行”的自我价值,真正开启了人生的崭新篇章。

  “我一个人从外地来泰安,想找份工作,但是好几天还没着落。”不久前,外来务工人员付明芳(化名)走进了泰安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向付明芳详细解读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专项帮扶政策,依托泰安市人才市场和双创服务平台,现场检索就业岗位,并陪同付明芳来到泰安市人力资源市场。在他们的帮助下,付明芳被当地一家火锅店录用,成为一名服务员。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泰安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又多次来到付明芳工作的火锅店,了解、关心他的近况。付明芳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现在我已经能在泰安站稳脚跟了!”付明芳灿烂的笑容里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今年以来,泰安市救助管理站已为19名受助人员提供“从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到岗位对接、上岗跟踪”的全链条服务,其中12人成功上岗,实现稳定就业。如今,他们中有人在工厂车间熟练操控机器,成长为生产线骨干;有人凭借专业家政技能,成为雇主信赖的居家护理员;有人靠着自己的勤劳努力,成为一名物流分拣员;有人化身城市“摆渡人”,骑着电动车穿梭街巷配送外卖。

  泰安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希望深耕精准帮扶、高效赋能,进一步探索‘救助+技能+产业’的多元帮扶模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拓宽就业渠道,让更多受助人员凭借自身努力点亮人生新航程,绽放属于自己的奋斗光芒。”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7日 05版)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