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魅力进博会】
光明日报记者 杨逸夫 刘梦
又是一年丹桂香,一场进博盛会为四海宾朋带来了开放共赢的暖意。
历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以及最不发达国家的参展商尤其深切感受到中国市场的热度,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带动当地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到进博会这个充满机遇的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格鲁吉亚展厅,展商与游客分享当地美食。光明日报记者 范天培摄/光明图片
本届进博会共吸引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163家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5%;非洲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参展企业数量也显著提升,分别同比增长80%和23.1%。
“南方好物”走向世界
“对坦桑尼亚的中小企业而言,进博会是一座通向国际市场的桥梁!”来到进博会,坦桑尼亚牛油果商朱莉安娜·姆瓦利耶佩洛难掩激动的心情,“只要保证质量稳定,把品牌建立起来,中国将成为我们的长期伙伴。”
坦桑尼亚经济高度依赖农业,但将农产品推广到全球市场并非易事。2024年,坦桑尼亚的牛油果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今年正式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再次为当地成千上万小农户和出口商带去了新的希望。
自2024年12月1日起,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全球首个实施这一举措的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本届进博会开幕前,为让这一政策落地生根,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搭建起全方位的支持体系:为部分展商提供免费展位,降低参展门槛;推出展品留购税收优惠,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建立物流补贴体系,解决跨境运输难题;开通绿色通关通道,让特色产品“快进快出”。
本届进博会还扩容了非洲产品专区,来自非洲的赞比亚、卢旺达、贝宁等国的企业在这里书写着与中国双向奔赴的故事:尼日利亚的大豆、布隆迪的咖啡、津巴布韦的精油……越来越多的“南方好物”不断走进公众视野,共享中国开放大市场与全球合作新机遇。
在热闹非凡的赞比亚展台,优质蜂蜜等农产品吸引不少观众现场品尝。“非洲产品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现场工作人员欣喜地表示。
“从一个手提箱到一批集装箱”“收获大量订单—加大备货力度—深耕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企业沿着“进博会路径”实现了销售量的飞跃。埃塞俄比亚向中国出口的咖啡从最初每年1至2个货柜,发展到如今每年货柜超100个、重量超2000吨,在中国中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卢旺达的咖啡企业从最初企业创始人仅带着一手提箱咖啡豆样品来中国尝试推广,如今已实现整集装箱向中国发货……
这些动人的进博故事,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无论体量大小、距离远近,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共享中国市场的开放红利。
“丝路伙伴”聚首进博
本届进博会展馆内,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成果随处可见。来自各共建国家的优质商品和服务通过进博会平台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在不断丰富着中国消费者的选择的同时,也为各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商机。
一走到位于国家综合展区的巴西国家馆附近,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烤肉的香气,观众很快便排起了长队。本届进博会上,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携手瑞幸咖啡为全球嘉宾带来了独具“巴西风味”的特色咖啡,还与蜜雪冰城共同推出限定款“巴西莓冰激凌”。两国合作带来的“进博限定”产品,让巴西国家馆成为众多年轻观众的热门打卡点。“中国企业在巴西有大量投资,巴西企业也在中国进行投资。我们的出口贸易、双边关系和友谊都在持续发展壮大。”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农业部负责人穆勒对巴中农业合作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食品及农产品展区,麦德龙商超借助“一带一路”合作机遇,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泰国榴莲冻干、阿根廷黑安格斯牛排、巴西原切肥牛卷、马来西亚方便菜等特色商品。进博会“全勤生”佳农水果也首发了产自哥斯达黎加的火山蕉、产自厄瓜多尔的红皮蕉以及产自秘鲁沙漠地带的有机蓝莓,吸引不少观众品尝购买。
“正是依托‘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秘鲁钱凯港至上海的新航线,让运输周期大幅缩短,为蓝莓的锁鲜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佳农水果将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战略协作,不断引进更多高品质特色水果,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
今年5月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的哥伦比亚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展,参展企业数量比去年翻了4倍。自首届进博会以来,哥伦比亚从未缺席,从最初展示阿拉比卡咖啡、祖母绿,到如今的巧克力、牛肉等更加多元的产品,进博会已成为哥伦比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门户”。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赛尔希奥·卡夫雷拉表示:“成为第八届进博会的主宾国,是哥伦比亚的一次历史性机遇。希望鳄梨、香蕉、手工编织品等更多哥伦比亚特色产品,通过进博会也能复制此前的成功经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与进博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助力各国中小企业搭乘“进博号”快车,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中国机遇”惠及全球
本届进博会不仅积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接,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将当地特色产品引进中国市场,还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首次围绕“增强全球南方经济韧性”和“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展开研讨,为促进全球南方国家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提升全球南方的发展权和话语权贡献“进博智慧”。中国以务实行动,展现着与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大国担当。
此外,11月4日,“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商务部举办十大主题活动,持续做大“朋友圈”,让中国机遇“惠全球”;多维搭建对接渠道,让更多商品“进得来”;精心打造消费场景,让优质商品“卖得好”;总结评估活动成效,让出口中国“走得远”;持续丰富“出口中国”品牌内涵,让中国成为更多国家的最佳出口目的地和发展动力源。
“最让我触动的是,进博会首次设立最不发达国家专区。走过8年的进博会仍在持续进步、不断突破。我认为,这不仅是一次展会,更是一个国家在全球议题上展现担当与智慧的窗口。”太古中国区主席蒋意达说。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表示,进博会为发展中国家展商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市场准入在这里真正转化为市场进入,展现了贸易创造机遇的力量,中国通过开放合作,让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机遇。

国家会议中心(上海)一角。光明日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正如许多参展商和嘉宾所表达的那样,进博会越办越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坚持“与天下同利”。14亿多中国人民迈向现代化是中国带给世界的巨大机遇,这份机遇,中国愿与全球伙伴共享。
不久前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发展的确定性和开放的确定性,未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将持续为世界提供更多新机遇和正能量。
(光明日报上海11月7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8日 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