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攀 闫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能源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前几天,宁夏银川下发《银川市碳普惠减排量消纳工作方案(试行)》,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累计创建20个左右大型活动建设试点示范案例,全市培育“低碳”企业5家以上,个人用户在衣、食、住、行、用等生活领域产生的碳普惠减排量转化为碳积分的覆盖率达到20%左右。
“这是我们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进一步促进碳普惠减排量消纳、完善碳普惠体系建设等迈出的重要一步。”银川市委政研室改革督查科马凯说。
“碳普惠”是公众参与减排的一种创新性激励机制。近年来,银川市通过“方法学创新—减排量核算—市场化交易—收益反哺”闭环机制,推动低碳行为从“政府引导”转向“市场驱动”,让群众与企业切实享受到“减碳红利”。“我们将碳普惠纳入碳排放权改革整体框架,细化哪些行为算减排、怎么算减排量、谁来认证、如何交易等核心问题,同时在宁夏率先发布相关文件,为减排场景‘如何算’提供科学依据。”记者通过银川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
贺兰山下的银川市西夏区同阳新村,碳普惠的探索实践让村民从“烧炭人”变成“卖碳翁”。“土锅炉取暖变成空气源热泵,空气质量好了,屋内屋外也干净了不少,关键还能把碳变现呢!”村民刘库乐呵呵地跟记者分享他的“碳账本”,“我家收到了两次碳收益呢!”
2022年,同阳新村600多户村民家里装上了空气源热泵,告别了燃煤取暖的历史,紧接着碳普惠项目就来了。“政府委托第三方对清洁能源改造后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进行核算,160吨碳减排量随即挂网销售了。”同阳新村党支部书记铁克勤告诉记者,先后有两家企业购买了该村的碳减排量,两笔碳普惠交易1.8万元,全部分给了村民,生态价值真正变成了“真金白银”。
有了碳资产,如何点碳生金?挂网交易!“银川市‘六权’改革一体化服务平台集成碳减排量确权、核算、申报、交易等功能,‘线上确权—科学核算—公开交易’全流程公开透明。”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科副科长吴斌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银川市碳普惠交易项目累计实现减排量19309.8吨,相当于种植106.4万棵树木的年固碳量。
“‘十五五’期间,银川市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名片’,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快碳普惠体系试点建设,建立碳普惠平台运营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探索个人减排量与企业配额交易联动机制、‘低碳社区’等激励机制,创新开发‘碳普惠+贴息’等产品,拓展碳普惠多元消纳方式,打通碳普惠减排量交易路径。”马凯说。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0日 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