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赵明昊 黄小异 姚昆
11月10日,记者走进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柯柯牙镇戈壁新村,昔日的戈壁滩如今已变身连绵枣林,枝头挂满红枣,空气里都是清甜的枣香。
在种植户雷涛的100亩枣园里,自走式红枣捡拾机正来回忙碌,前头的大吸筒精准吸起地上的红枣,不一会儿就装满一筐筐果实。“这机器一天能收6到7吨枣子,比以前纯人工快多了,能省下将近一半人工费,再也不用为找人手发愁了!”雷涛指着满筐的红枣笑着说。
秋末冬初,温宿县17万多亩红枣陆续成熟,进入采收季。田间地头处处是丰收的热闹景象。
戈壁新村是柯柯牙生态治理工程的重点区域,过去曾是风沙重灾区。这些年,村里坚持“先治沙、后造林”,逐步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成红枣专业村,目前种植面积约1.3万亩。为提高红枣的品质和产量,村里不仅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测土施肥等精细管理方式,还组织农技专家团队,从开花坐果、防虫防病到科学采摘,提供全过程指导。
“我们这儿是沙土地,日照足、温差大,结出的红枣没有裂口,果大肉厚,甜度也高,一亩能产600多公斤。今年红枣品质特别好,地头价1公斤能卖到6块多!”种植户曾华捧着一把红枣高兴地说,“现在种枣也讲科学,水肥直接通过管道送到树根,省水省肥,产量还更稳了。”红枣产业如今成了戈壁新村农民增收的支柱。
为解决部分农户采收人手不足的问题,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还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下地帮忙抢收。村里也积极通过线上电商和线下渠道一起发力,把红枣卖到全国各地。温宿县融媒体中心驻戈壁新村第一书记郭海涛表示,当地正大力推进红枣提质增效工程,通过无公害管理、科学管护等措施,力争亩产稳定在500公斤以上。
据介绍,温宿县红枣年产量已突破10万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下一步,全县将继续优化灰枣、骏枣等优质品种,发展红枣干制、枣酱、枣夹核桃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让红枣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黄金果”。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1日 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