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王艺钊 朱斌
前不久,在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师生工业4.0赛项实现“三连冠”。“从‘鲁班工坊’到大赛获奖,我们正是在传承班墨文化。”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李靖告诉记者。
“邀请大国工匠走进思政课堂,听海河工匠分享成长故事,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该校机械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刘慧的感受,是学校“三个融入”精神文化体系落地生根的缩影。
“三个融入”是天津职业师范大学将班墨文化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的创新之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磨“大国工匠”精品课程,举办院士科学家、大国工匠思政课巡讲报告会,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匠德”;融入教学改革,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训实习中培育工匠精神,完善个性化培养方案;融入校风校训,以“动手动脑、全面发展”办学理念为指引,凝练“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能”培养模式,为学生技能提升搭建广阔平台。
校园文化融汇班墨文化,形成了以文化人的良好校风。该校建成校史馆、行知园、炎培园,共同构成“三园一馆”工匠文化主题景观,将工匠精神、班墨文化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文化深度融合。如今,师生漫步校园,无论是在班墨园研读经典,还是在行知园感悟教育思想,都能切身感受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物质文化熏陶。
“参与‘劳动+实践’项目,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更体会到劳动背后的匠心。”该校劳动教育专业劳动2301班学生乔蕊说。作为全国首批设置劳动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依托天津市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教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发了13个“劳动+实践”育人项目,将劳动教育与班墨文化实践深度融合。
据了解,该校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合起来,成立了天津市职业教育工匠之师研究中心,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与劳动教育一体,强化学生劳动素养;与社会实践一体,通过顶岗实习、志愿服务、特色活动,让工匠精神融入实践;与社团活动一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班墨文化的传统渊源与时代内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3日 0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