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创造新时代儿童文学的繁花盛景
——“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走笔
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龙军 赵嘉伟
乐曲悠扬,勾勒出少年儿童的丰盈世界;流光溢彩,托举着中国文学的斑斓多姿。
11月20日晚,由中国作家协会、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在湖南长沙启幕。
恢宏的儿童乐团、巧妙的开奖仪式、隆重的作家亮相,开启一次次盛大而辉煌的颁奖时刻,这是属于所有儿童文学创作者的荣光。
晚会颁发的18部(篇)获奖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是对中国孩子们纯真而丰富心灵的生动描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的探索与创新、生机和活力。
诗心与童心交汇,现实与幻想交融。诗歌奖和科幻文学奖获奖作品寓清澈于斑斓,生动书写了生命本真的温度与不事雕琢的纯净。
诗歌《我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了》在万物的尺度中体认人的有限与无穷,拓宽了童诗的表达空间;科幻小说《改造天才》将科幻设定植根于现实逻辑,思辨地探讨科技与人文的严肃议题;科幻小说《火苗照亮宇宙:暗生命传奇》融合前沿科技与宇宙图景,是一次对科幻边界的特别探索。
世界的探索和未来的创造,离不开想象力,而儿童文学正是那颗孕育想象的种子。正如开奖嘉宾刘慈欣所说,他7岁那年,在一个夏夜的池塘边,一颗明亮的人造卫星,安静而辉煌地划过夜空。那一刻的震撼,让他自此对头顶的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好奇。
从睡前故事到认图识字,从奇思妙想到天马行空,有了儿童文学陪伴,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无穷色彩。儿童绘本、童话、青年作者短篇佳作获奖作品,正是对儿童内心宇宙的深情探访,这些作品以多样的形式拓展着孩子们的想象空间。
儿童绘本《不能没有》《妈妈的剪影》在图片与文字的交融中,呈现东方美学的现代魅力;童话《外婆变成了麻猫》《器成千年》《白夜梦想家》《月光蟋蟀》《我的,我的》以饱满的童趣和轻盈的奇思,编织起关于情义、陪伴、梦想、守护的温暖叙事;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守护神》则以守护敦煌壁画的少年群像,诠释文明的传承在于每一个个体的执着、勇毅和使命感。
获奖作家赵丽宏感言,创作儿童文学,是和孩子们谈心、交朋友,和孩子们一起寻找世间的光明。好的儿童文学可以浸润心灵、给人温暖。
儿童是未来,是希望,而儿童文学能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美好心灵、锻造优秀品格、凝聚文化认同。晚会最后颁发的获奖小说作品,以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注入鲜活力量,其中寄寓了作家们对童年的深深思考和绵延的爱。
《方一禾,快跑》表现直面逆境的勇气与信念,《狼洞的外婆》坚信爱与信任能让心灵交融,《额吉的河》礼赞超越血缘与地域的大爱,《胡同也有小时候》以天真童趣写京味儿文化,《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打开一个与动物为友的奇妙世界,《大河的歌谣》是一部关于守护与希望的乐章,《万花筒》铺展出上海弄堂的日常生活以及蕴藏其间的时代万象……
获奖作家蔡崇达坦言,儿童文学是他送给女儿的一份礼物。“或许在越发快速发展的时代,越要在不得不告别孩子之前,尽可能以爱的方式,介绍她和这个世界认识,然后再把她交给这个世界。”他希望这样的礼物,能触达更多的孩子,也温暖每一个始终保有童心的人。
每一部文学作品背后,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编辑,他们的思维穿梭于文稿之中,细心打磨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点亮一盏又一盏文学之灯,温暖无数少年的心。盛典专门设立致敬文学编辑的环节,孩子们为18部获奖作品编辑送上小橘灯,寓意一盏盏微光必将汇聚成灿烂的星海,未来中国儿童文学也必将如繁星般璀璨。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这是最好的未来……”盛典在歌声《最好的未来》中落下帷幕。而放眼广阔的大地,作家们正用饱满的笔触,为孩子们描绘出新时代的万千气象。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1日 0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