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深耕“三农”沃土 守好大国粮仓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深耕“三农”沃土 守好大国粮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24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深耕“三农”沃土 守好大国粮仓

——供销合作社系统建起全覆盖高效农资流通服务体系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农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增产增收背后离不开农资行业对农业生产的全方位赋能。近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在保供稳价、绿色转型、网络升级等方面打出“组合拳”,逐步搭建起覆盖全国、上下联动、平急兼顾的农资流通服务体系,助力粮食稳产增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保供机制

  “每年开春先看供销合作社的保供通知,心里才有底。”河南滑县种粮大户王建国的一句话,道出了广大农民对供销合作社的信赖。

  近年来,供销合作社系统聚焦农资供应痛点、堵点,创新构建运营高效、平急转换的保供体系。在重要农时保供方面,供销合作社系统创建了“三个一”工作法:年初召开全国春耕农资保供视频会议,明确全年供应重点和区域调配方案;在春耕等关键农时印发专项保供通知,细化任务清单;向社会公布农资保供重点企业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高效、智慧、方便!”在浙江省平湖市钟埭街道镇南路的一家农资店里,正在购买杀虫剂的农户王在忠同步完成了数字化信息采集。结账时,农资店工作人员对王在忠进行了人脸识别登记,他购买的农药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就被全部录入电脑系统,每一瓶农药都会明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源可溯、数量可控、效果可查,从源头斩断滥用滥施的可能性。

  作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县,平湖市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健全完善农资服务网络、形成农资生态管理建设工作体系,实现肥药全流程闭环管理。减肥减药的绿色种植技术已让越来越多的平湖农民尝到甜头,在土地上“种”出了好日子,推动了平湖农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针对钾肥等资源供应短板,供销总社指导中国供销集团所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等社有重点农资企业千方百计扩大进口,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全系统化肥供应量约占全国70%,钾肥进口量占全国40%。

  一系列机制和模式创新,共同构建起反应灵敏、调度有序的农资保供“动力轴”,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体系支撑。

  扛起稳价责任

  贵州省贵定县昌明供销合作社农资销售点里,货架上农用物资琳琅满目,负责人忙着将一袋袋肥料、种子等搬运到农户的农用车上。“我们每年都是从这里进肥料,质量有保障,价格还公道,今年我已经买了21包。”从昌明镇永和村赶来的种植大户赵培友说。

  销售点负责人唐定林介绍,进入农用物资销售高峰期,蔬菜种子、水稻种子和肥料是“重头戏”。销售点加快推进化肥、农药、种子储备进度,已储备200余吨化肥,最大限度满足周围农户的生产需求。

  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企业承担了约47%的国家化肥商业储备和80%的省级化肥储备,成为调节市场供需的“蓄水池”,根据供需变化及时投放储备农资,发挥价格“稳定器”和市场“压舱石”作用。

  “今年,湖南省社系统继续打好‘建立淡储机制、专班重点调度、公开指导价格、配合开展打假’的农资保供稳价‘组合拳’,确保全省农资供应优质优价、惠农利农。”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保供稳价方面,各地供销合作社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一系列机制和模式。河南省供销合作社整合52家农资企业组建集采集配联盟,构建“供销合作社+联盟+企业+金融机构”协同稳价模式;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参与重塑农资产业链,实行“集采+直供+回收”联农带农模式;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源头控价、区域统价、终端稳价”三级机制,将集采集配与储备任务紧密结合,有力遏制价格波动。

  主渠道作用持续强化,带动系统农资销量稳步增长。2024年,全系统肥料、农药、农膜销量较2020年分别增长17.68%、52.72%、22.50%。

  夯实网络基础

  “以前买农资要跑十几里地,现在村头供销网点就能随用随买,还能送货上门。”四川剑阁县樵店乡农民张明的体验,是供销合作社系统持续完善运转高效农资流通网络的生动体现。

  2024年,供销总社发布《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24—2028年)》,要求逐步建成覆盖全国、安全可靠、高效畅通的全国供销合作社现代农资网络体系。截至2025年9月底,全系统共完工国家战略性农资(储备)库12个,新建或改造县域农资配送中心302个,新建县级农资企业264个,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全国产粮大县的农资保供网络基础进一步夯实。

  走进河北省邢台市的“邢供0610”南头村店,“保供稳价、服务农民”的标语赫然入目。“村里今年150亩大白菜都是通过供销合作社平台卖出去的,每天都要运走七八千斤。”南头村党支部书记代科显告诉记者。

  邢台市供销合作社主任王永伟介绍,目前,全市供销系统有两家社有供应链公司保障货品供应,确保供销合作社系统流通渠道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

  县域是农资流通的关键环节。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县域网建设工程,2025年四川省供销合作社改造升级规范化农资经营网点320个,新建县级农资企业22家,新建改建县域农资配送中心26个;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布局全省的50余家配送中心与遍布城乡的销售网络网点形成“网格化”服务体系,打通了农资配送“最后一公里”。

  踏上新征程,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始终坚守为农服务初心,深耕“三农”沃土,持续做强农资主业,以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守护大国粮仓、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4日 10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