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江西创新构建监测帮扶系统 筑牢防止返贫致贫底线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江西创新构建监测帮扶系统 筑牢防止返贫致贫底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25 03: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王洋 光明日报通讯员 薛斌

  2025年5月,江西省于都县禾丰镇尧口村村民刘晓春突发疾病入院治疗,虽然有医保报销,但自付部分仍然需要1.5万元。这笔自付医药费,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家庭一时陷入困境。刘晓春没有想到,他的情况,竟成了县农业农村局防返贫监测中心的一次监测预警——系统显示,农户新增大额医疗支出,风险系数远超阈值。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线索推送至乡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随即入户核实。当天,村两委就召开评议会,将刘晓春列为帮扶对象,采取了帮扶措施。

  “至2020年4月,江西所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基本摆脱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在随后的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我们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统筹优化监测帮扶机制,加大预警筛查力度,精准实施帮扶举措,构筑起更加牢固的防止返贫致贫防线。”江西省委书记尹弘说。

  2023年3月,江西省委省政府统筹推动,整合行业部门、科研院校等各方资源力量,组织数学、统计、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域专家组成研发团队,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推进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设计、研发与建设,于当年7月底试运行、9月全省推广应用,此后两年多不断迭代更新。

  “江西主动把工作对象由脱贫人口逐步转向所有农民。通过系统功能升级和模块再造,截至目前,这套系统已实现了对全省农村人口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全覆盖。”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朝辉介绍,通过打造全省“一张网”、工作“一盘棋”的监测帮扶系统,破解了实际工作中曾遇到的部门数据不全、数据分析较为单一、数据筛查预警有短板、农户和基层操作不便捷等问题;通过智能模型构建、大数据分析,生成多维度的动态“农户画像”“区域画像”“工作画像”,解决了人工排查研判标准不统一、消除风险不及时、区域潜在风险不显现等问题;通过部门数据与国家系统智能比对,跟踪落实帮扶措施的真实性,解决了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南昌县幽兰镇园艺场村已故村民万军强的妻儿是江西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系统的受益者。2024年,万军强因病去世,他的妻子需独自抚养子女,家中生活较为困难。2024年11月4日,帮扶系统将该户数据信息推送到村。村委会收到消息后迅速核实情况,启动监测户识别程序,很快将其纳入监测对象,并及时落实多项帮扶政策。幽兰镇干部李炳春深有体会地说:“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系统启用后,省时省力,利于我们精准找到监测对象。”

  “在充分发挥现有政务数据作用上找出路,在深化‘部门数据比对’效能上出方案。”这是江西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系统的设计理念。孙朝辉说,这套系统改变了过去依赖人工摸排、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的传统模式,转向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返贫风险的精准、动态、低成本监测,核心是实现“从人找人转变为数据找人”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

  立足2022—2024年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核实数据,江西省以公安部门户籍信息数据为基础,融合国家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等方面补充数据,形成了覆盖全省农村人口的基础数据库。同时,打通行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公安、卫健、民政、残联、人社、住建、财政、应急管理等13个行业部门44项数据和12家金融机构资产核对数据常态化共享,推动农户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这套系统还通过智能模型运算和归一法,计算农户返贫致贫风险系数,根据系数将农户返贫致贫风险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系数处在高、低两端的定期反馈基层核实,逐户分析研判,推动风险早发现、早干预,因人因户加强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针对性帮扶。

  “2023年9月以来,江西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系统已累计分析行业部门数据2.2亿条,协助主管部门及时纳入监测对象3万户12.1万人,稳定消除风险2.2万户8.9万人,纠偏帮扶措施3.7万人次。”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曹爱珍说,“通过系统的稳定运行,江西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已实现了流程线上化、分析智能化、管理标准化、工作一体化,筑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江西构建覆盖全体农户的这套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系统,打破数据壁垒,让监测覆盖对象更全面了;推进数据分析,让预警提醒信息更准确了;拓展应用功能,让服务基层群众更便捷了;落实机制保障,让系统迭代运行更高效了。”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业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宜红说。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5日 04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