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我们这儿祖祖辈辈都叫‘石足迹’,但以前给外面的人讲‘石足迹’,总要解释老半天,大家还越听越蒙。”家住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环大村的莫建明,指着住家附近一方形似脚印的巨石告诉记者,因为位置比较偏僻,以前外面的人来走亲戚经常迷路。自从“石足迹”两年前上了导航以后,手机能直接导航到家了,叫网约车方便了,游客也多了。
像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垫江的农村除了乡镇和村社的“大名”,每个村社还有一些世代相传的小地名。这些“记得住乡愁”的“小地方”在推动农文旅融合时,常常由于位置偏远不为外人所知而面临重重困难。
转机出现在垫江县实施的地名数字化工程。莫建明自豪地拿出手机演示:“你看,打开这个‘乡村著名行动’小程序,就可以上传地名信息。这个程序一开通,我就把‘石足迹’传上去了。”
太平镇桂花村有一个峰门铺,峰门铺的居民打造了一个“峰门驿站”;桂阳街道十路村的雷家湾依托稻谷与峡谷两大特色建起了“巴谷·宿集”。“以前也听人说起过,但这种地方一听就是山旮旯。大山里要是迷了路,连个问道的人都找不到,谁敢来?”游客曾凡秀说,通过导航能够直达峰门铺和雷家湾后,他们几个朋友周末经常一起过来,大人小孩玩得都很高兴。
“以前到雷家湾是‘探险’,现在来才叫休闲。”十路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杨晓洪说,雷家湾现在有了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和网红打卡点彩虹路,日均接待游客超1000人。
据垫江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县已完成1727条地名信息数字化,545个乡村小地名有了规范的身份标识和准确的导航地图。
除了旅游业,受益的还有快递业。“过去送快递,到了村里往往还得转老半天,怎么也找不到客户。”乡村物流配送员傅燕玲说,“现在输入地名一键直达,配送时间缩短了一半,业务范围扩大了三四成。”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7日 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