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鸣镝】
作者:孟晓旭(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涉台问题上发表挑衅言论,鼓吹武力介入台海的可能性,蓄意将所谓“台湾有事”与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捆绑,其背后的逻辑是重回军国主义,谋求日本军事扩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高市政府妄图重开历史倒车,必将危及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须引起各国高度警惕。
日本军国主义一度肆虐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每隔5至10年左右便发动一次对外侵略战争,犯下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1874年侵略中国台湾,1879年强行吞并琉球,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出兵中国,1910年吞并朝鲜,1914年对德宣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加深对中国的侵蚀,1918年出兵西伯利亚,1927至1928年间三次出兵中国山东。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及亚洲人民发动的侵略战争时间之长、投入兵力之多、战争期间所施暴行之恶、对受害国人民造成的灾难之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931年,日本借口“存亡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长达14年的全面侵华战争,造成超过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并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等惨案。日本以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为幌子,侵略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等国,制造了马尼拉大屠杀、巴丹死亡行军、新加坡“肃清大屠杀”等惨案。
日本军国主义的战火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多国人民带去深重灾难。高市的逻辑与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路径呈现出惊人的同构性。
日本军国主义再度登场
尽管日本在战后确立了和平宪法,承诺不再走军国主义道路,但军国主义阴魂始终不散。近年来,日本政府不断复制近代以来军国主义的崛起之路,不断滋育军国主义温床,为军国主义“招魂”。从历史认知扭曲到安全体制突破,从地缘战略冒险到军事力量扩张,日本军国主义正以一种熟悉而危险的姿态再度登场,并呈现系统性、全方位的扩张态势。
日本右翼势力在历史问题上不断翻案,大搞历史修正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侵略事实,美化战争罪行,为军国主义重构历史叙事。高市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等历史事实,还声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侵略行为是“自卫战争”。一些右翼政客还公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经济实力的跃升也未给日本带来正视侵略历史的理性,反倒催生出日本民族主义的自大情绪和扩张主义倾向。右翼势力主张“告别战后”,要求摆脱“战后体制”,沉迷于复辟军国主义的历史旧梦。在战败80周年之际,日本政府甚至打破自1995年“村山谈话”以来在“逢十”周年发表历史问题谈话的惯例,改由首相发表“个人见解”,在历史问题上出现严重倒退。
日本政府以“切香肠”的方式,不断通过“合法性”政治程序,逐步突破战后和平体制束缚,从政治和体制上拆除阻挡军国主义的防火墙,导致军国主义余毒不断蔓延,和平主义根基不断遭受侵蚀。1954年,日本通过《自卫队法》,实际保有陆海空自卫队等作战力量。1992年,日本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案》,首次向海外派出自卫队。2001年,日本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为战时派遣自卫队提供法理依据。2015年,日本通过一系列“新安保法”,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解除了自卫队对外作战的法律束缚。
日本右翼政客不断再造军国主义“魂器”,重建军事大国身份认知,追求基于军事力量的威慑和进攻。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主张建立“一流国家”,高市强调“重拾在世界中心绽放的日本外交”,无不是以军事力量为后盾,无不是军国主义思想在作祟。为再次唤醒日本军国主义“妖魂”,高市政府正在恢复“大佐”等具有军国主义象征的旧日本军队军衔,通过玩弄历史政治继续传承军国主义狂热。
日本无视军国主义给本国带来的惨痛教训,不断背弃战后承诺,逐步抛弃“专守防卫”原则,大幅增加防卫开支,致力于发展远程进攻能力,谋求“先发制人”,扩军备战的动作愈来愈大。高市宣称,要尽快修改“安保三文件”,提前实现防卫费占GDP2%的目标。战后为日本带去复兴的“重经济,轻军事”的“吉田路线”已被抛弃,日本正在不断挤占民生资源用于发展军力,经济活动转向服务战争目的。
在所谓“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号下,日本执着于介入地区安全事务,扩大海外军事活动,增加国际安全输出,实质是为对外军事扩张寻找合法性。当前,日本主动为盟友提供大量军事支持,诱骗大国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采取绥靖政策。
军国主义是人类公敌
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断刺痛曾遭其侵略的亚洲各国,严重损害战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全互信。从14年连增防卫预算到航母化改装军舰和发展高超音速导弹,再到蓄谋突破“无核三原则”、悍然触碰核扩散红线,日本正在打破亚太地区力量平衡。
日本在地区与国际安全事务中频频越界挑衅,成为搅动亚太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麻烦制造者”。从公然插手台海事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到深化“印太战略”、推动构建“亚太版北约”,日本在政治与敏感安全议题上不断玩火,蓄意激化矛盾,制造阵营对抗,破坏亚太与世界的安全环境,将各国推向军事对峙边缘,将诱发更多的矛盾对抗和军事冲突风险。11月23日,在高市涉台言论造成与中日紧张之际,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在视察琉球群岛一处自卫队基地时仍然表示,将如期在该基地部署中程防空导弹。
日本系统性挑战和平宪法,突破《波茨坦公告》关于限制发展军事的束缚,正在动摇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和平安全保障机制,冲击战后国际安全秩序。军国主义是人类公敌,历史不会忘记日军曾经的暴行。殷鉴不远,好战必亡。世界各国应毫不犹豫地对军国主义施以迎头痛击,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7日 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