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众生平等
对“平等”这个概念论述最多的,首推佛家。而且中国佛学里强调的“平等”,早已超越了世俗概念,甚至超乎物种的限制,叫做“众生平等”。众生,包括“有情众生”,也就是有感情的生命体,比如人类和动物;众生,也包括“无情众生”,也就是植物、微生物乃至山川石矿等没有情识的物体。大乘佛法说众生平等,是认为一切事物都会受轮回之苦,也都能具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所以“视众生无有差别”。
佛教到中国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在中国文化界影响力最为广泛的中土禅宗。以禅宗的观点看,佛性就是自我的觉悟,众生都能成佛,就是众生都有机缘参禅悟道、升华自我,如果能够破除迷惑内心的种种执着、能够了悟解脱心灵桎梏的真理,那就是一种“立地成佛”了。中国文人之所以推崇禅宗的理论,是因为禅宗的人间化与简易化,使它不再执着于仪规、不再像宗教,而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智慧参照、一种哲学道理,成为了“禅学”而非仅是“禅宗”。
在禅学的思想指导下,“众生平等”的理论也推衍到了社会生活中,演化成一种德性标尺。如果认同众生的地位平等,就该尽可能维护每一个物种生存共处的权利;如果承认众生的法性平等,就该尽量地遵从每一样事物自然而然的状态。人类对于万物,不该以霸占之心、掠夺之心去强求和破坏;人类之于世界,该是以平等之心、善念之心去尊敬和平视。
这就像道家以平等心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上天没有偏爱私心,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草扎成的狗一样,在天地苍穹的怀抱中,万事万物都经历着平等的存在与平等的消亡,都遵从着平等的规律法则和平等的因果循环。在大自然的眼中,“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都是平等的生发衰落、平等的循环往复。
而宋代理学家张载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说人民与我都是同胞、万物与我都是同类,这种“民胞物与”的观点,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从侧面显示出的一种众生平等观。
在“众生平等”的禅学感悟和哲学思索下,也许我们与他物有着境遇差别,但是没有优劣差别,不该以轻蔑之心傲视天地;也许我们与他人有着境地差别,但是没有等级差别,不该以轻慢之态目空一切。怀有慈悲心性,就是能对他人他物的苦乐以平等心去感同身受。
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平等的呼唤,有社会宏观层面的制度平等,有个人实际层面的人格平等,更有生命自然层面的众生平等。所以国学会对家国说“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会对社会说“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会对个人说“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会对官场说“临官莫如平”;更对世间道理说“持心如衡,以理为平”。在这样的文化承袭中,让我们在今朝期待,正理平治,承平盛世。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出 品:子曰文化
作 者:曹雅欣
书法:张瑞龄
学术导师:金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