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钻研文化 实现由软变硬
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刘 峰 于海霞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创建于1973年8月,是中石化重点研究院、胜利油田骨干科研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单位。主要承担石油钻完井、石油机械、石油滩海工程新工艺、新工具、新材料、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应用。现有职工935人,其中博士43人,教授级高级职称31人,高级职称387人,建有博士后工作分站。在46年发展中,钻井工艺研究院实现了从经验钻井到科学钻井的跨越,从常规钻井到特殊工艺井钻井的跨越,从陆上钻井到海洋钻井的跨越,从面向本油田到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跨越,逐步成长为集科研、设计、服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单位,获得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连续13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中石化工程公司创先创效夺标竞赛活动标杆单位。
钻井工艺研究院作为重点科研院所,坚持文化制胜理念,大力推进钻研文化建设,将文化力量形成的软实力,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融入科研生产经营工作之中,成为思想引领的“导航灯”、创新创效的“驱动器”、和谐稳定的“黏合剂”,逐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硬实力,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共承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983项,其中国家发明奖、技术进步奖2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9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50项,在我国石油工程科技进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培养战略思维,点亮思想引领“导航灯”
明确目标任务,发展定位更加精准。思路决定出路,目标引领未来。为实现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石油钻井科研院所愿景目标,根据不同阶段要求分解目标任务,将愿景目标转化为可以分步实施具体战略,提出“科研设计服务一体化”“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建设国内一流石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试验中心、高端产品加工中心、技术支持中心、利润中心、人才中心和战略规划参谋中心等“七个中心”。同时配套实施文化强企、人才保障、品牌建设、信息化带动等保障措施,形成了脉络清晰的战略发展思路。经过几年努力,膨胀管、复杂结构井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初步确立了国内一流钻井科研院所地位。
抓实观念引导,发展思路更加认同。坚持把思想文化引领摆在重要位置,探索运用钻研文化引导观念转变,组织“机关人员如何在扭亏脱困中担当作为”“扭亏脱困,我能做出哪些贡献”等专题讨论,深入思考讨论交流扭亏脱困岗位建功好主意、好方法。创新将观念引导、形势任务教育与职工文体活动相结合,组织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红歌比赛、“趣定向”安全技能竞赛、戏曲广播操比赛等系列活动,把形势任务、观念引导相关内容,以有奖问答形式穿插其中,增强员工参与热情,达到普及知识,统一思想目的。通过“入转改”“言家行”“讲学想比”等活动,引导干部员工发展思路一致,共同承担起创新创效重要责任,增强事业心、责任心,严细实恒、奋发有为,更好地发挥科技支撑、科技引领重要作用。
加大制度建设,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坚持把提升制度建设水平作为持续推进战略实施,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抓手。按照“流程再造、岗位重塑、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目标,建立了院制度体系,颁布了《钻井工艺研究院管理制度汇编》。该体系包含党建思想文化、科研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等69项制度。通过合理划分管理层次与责权、优化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责任,营造了以制度管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工作的氛围。2019年,院将以开展制度建设提升年为契机,从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制度、业务流程入手,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面、衔接有序、程序严密、流程清晰的制度及业务流程体系,进一步提高科研生产经营管理运行效率。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推动各项工作平稳运行。
注重品牌推介,打造创新创效“驱动器”
擦亮人才名片,依靠一流的队伍品牌巩固市场。在“尚贤育人,人尽其才”人才理念指导下,钻井院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文化培育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循序渐进实施“12129”“151113”“12355”人才发展战略,为钻井院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了一流人才方阵。在人才引进上,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和院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引用外部智力,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博士后分站、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和科学试验基地等“四个基地”,充分发挥知识、信息、资源、人才的聚集效应,推动院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人才团队建设上,创建战略研究、技术攻关、现场应用三大团队,突出抓好复合型、外闯市场型、国际化三类人才培养,打造形成8支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10支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其中复杂结构井钻完井技术创新团队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创新团队,有中石化工程公司优秀创新团队2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优秀创新团队3支。在人才培养上,完善加快人才成长培养引进、使用成长、考核激励和教育引导“四种机制”,坚持在实践中选苗子、铺路子、树梯子、压担子、给位子,通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技术服务等方式,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养造就了以中石化首届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集团公司高级专家韩来聚为代表的一大批局级以上高级专家、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擦亮了人才的金名片。
擦亮技术名片,依靠一流的技术品牌驾驭市场。在“崇本务实,敢为人先”的创新理念指导下,钻井院攻关石油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尖端技术和前瞻课题,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探索、宽容失败”创新文化氛围。完善科技管理模式,推行科研项目经理(负责人)负责制,加强项目组的科研经费使用管控,在项目管理上区分项目评价标准,加强项目实物验收,突出成果软硬件的考核。完善科研攻关机制,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和考核办法”,“钻井液参数实时测量技术与工程化应用”成功研制撬装式钻井液参数自动化测量系统,“双壁钻杆气举穿漏钻井技术研究”成功完成2口井先导试验,实现当年开题立项、攻关研究、试验突破,创效近百万元,一大批国内领先技术,为解决复杂钻井难题、促进油田增储上产提供工程利器,被誉为石油工程铁军“兵工厂” “先锋队”“参谋部”,擦亮了技术的金名片。
擦亮服务名片,依靠一流的质量品牌开拓市场。在“钻石品质、精益求精”质量观指导下,强化宣贯,树立全员质量意识,持续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各层面质量管理办法,开展质量手册培训等途径,营造了人人重视质量、人人保证质量、人人提升质量的良好氛围。坚持践行“招即来、来能战、战必胜”的服务理念,探索“一体化”服务模式,坚持设身处地为甲方着想,实施“交钥匙”工程,采取大包或全包方式,集中多个专业的技术力量,促进各方面资源优化配置,为甲方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努力实现甲方利益和市场收益最大化。实施“区域化”服务模式,坚持以区块为基本单元,成立专家组,研究制订配套完善的技术方案,形成统一规范的操作标准,明确施工程序,形成相对固定模式,在同一区域内的后续服务中继续推广应用。实施“个性化”服务模式,在复杂条件下,认真分析每一口井、每一个现场难题、每一个项目工程的特殊情况,“量身订做”专项技术方案,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国内各油田重点工程、重点区块、重点项目承担起技术支撑重任,擦亮了服务的金名片。
实施人文关怀,形成和谐稳定“黏合剂”
继承中发展,在文化再造中增强发展力。为整合、提升钻井院人近四十年积淀下来的艰苦奋斗、舍家忘我的石油工程科研文化,启动新一轮钻研文化建设工作。在全院公开有奖征集文化理念、文化故事,开展文化访谈,组织网上评选,最终形成“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石油钻井科研院所”愿景目标,“钻坚仰高,竞和自胜”企业精神,“崇本务实,敢为人先”创新理念和“招即来、来能战、战必胜”技术服务理念,明确“厚德励志、日新行远”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石油工程科研特色、“钻坚研微,强院兴油”的“钻研文化”新体系。组织各基层单位以新版《手册》为蓝本,以钻研精神为核心,结合专业特色、凸现个性原则,建立完善各自的基层团队文化体系。比如,钻井所建立“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三出文化”,完井所创建了“立科技兴油志气、有不停攀登勇气、树无私无畏正气”的“完井文化”,工具所创建了“心”文化,情报档案中心创建了“绿叶”文化,这些具有钻研文化特色基层文化,成为钻井院对外的一张张亮丽名片,铸就了院发展新高度。
深化中创新,在文化运用中增强向心力。为使钻研文化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实现文化创新,我们把文化建设纳入全院整体考核评价体系,每年与院文明建设、“三基”创建等工作同考核,同激励。不断丰富钻研文化内涵,组织编写《钻·研印象》、《钻·研丰碑》、《钻·研足迹》、《钻·研风采》、《钻·研故事》、《钻·研文化》6本文化丛书,拍摄《石油钻井技术的领跑者》宣传片,自编自导自演微电影《一凡的青春梦想》,逐步提升院整体形象。组织举办“践行主流价值,讲钻研好故事”讲故事比赛,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通过企业文化导入活动,使广大员工对企业精神、价值理念、战略目标、员工守则等文化内容认知、认可,外化为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力量。
拓展中融合,在文化渗透中增强凝聚力。坚持以人为本,认真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全面推进EAP工作,组建钻研心弦工作团队,通过有效咨询和心理培训,帮助员工正确面对压力,促进员工心理健康,体现组织关怀;深入开展“走基层、访万家”活动,深入基层班组和员工群众,了解基层建设动态和生产经营情况,加大对外闯市场员工关爱力度,每年定期前往外部市场慰问一线干部员工,及时传递组织温暖;探索实施工会惠员工程,为在岗职工送上生日祝福和生日慰问品,为职工建立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3个保障计划;关注员工子女成长,开展“关注独生子女成长,创建和谐幸福院所”活动,组织钻研骄子心智成长训练营,举办“贺学助学座谈会”;组织“钻研杯”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坚持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夏送清凉”和员工生日慰问制度;加大对到龄退休员工的关怀力度,为到龄退休员工举办欢送会;落实离退休员工“两项待遇”,坚持为八十岁离退休职工过生日,关怀退休后居住在外地老同志,及时传递组织的温暖。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传达着院这个大家庭对员工的责任,体现了员工在全院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依赖感,有效地推动了“软实力”发挥“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