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是党中央对加强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根本遵循。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更加强调针对性和有效性,党员教育培训应形成闭环式系统,明确各阶段培训提能侧重点,推进教育培训高质量开展。
突出政治理论教育,筑牢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党员教育培训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校作为教育培训“主阵地”,应加强针对性课程开设,包括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理论,以及关于经济、政治、生态文明重要论述等课程,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政治属性。要进一步丰富政治理论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红色教学资源开展体验式教学,组织党员重温历史,并聘请当地党校教师到现场讲党课,把课程搬到历史发生地,触及思考、坚定信念,深化党性锤炼。同时应持续提升党校教师执教质量,实施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党校专职教师每年应参加专业培训,强化教学输出“主力军”。
聚力专业素能提升,建实高校素质拓展“训练地”。近年来,校地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高校优质的科研资源、师资力量,能够为地区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应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与高校在合作办学、师资共享、课题调研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专业素养培训水平。聚焦重点领域工作,按专业划分政治建设、社会治理等教学板块,开办专业化课程,靶向提升干部专业能力。依托高校优质师资,不断充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以外聘、邀请等方式,请高校教授到地授课,增进校地交流联系。
促进培训成果转化,搭建返岗培训实践“试金地”。提升党员干部能力水平,为实际工作提供助力、为中心工作服务,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要做好党员教育培训的“下半篇文章”,以学促用是验收培训成果的有效途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结束后,应安排学员返岗实训,围绕专题自主选题调研,撰写实践调研报告,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用结合能力意识。同时,联系党校教师、高校专家教授、行业资深主管、部门负责人等分专题领域指导实践调研,促成系列专题调研报告成型,并将学员社会实践报告、建议报告编辑成册呈送上级部门,为服务大局发展群策献计。(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委组织部林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