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23人的23个日夜文章》
首页>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23人的23个日夜文章》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2020-05-16 04: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3人的23个日夜

——生命方舱里的十一局力量

  这一刻,我们听到了大地回春、冰河解冻的声音;

  这一刻,我们看到了樱花含苞、次第绽放的景象。

  武汉,这座似乎被疫魔下了“咒语”的城市,在全国上下的奋力驰援、在自带光明的白衣勇士手中,抖擞精神,逐渐“醒”来。

  3月9日15时许,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国际会展中心的江汉方舱医院正式休舱。

  23名为爱逆行的白衣勇士,23个日夜的顽强奋战,这支中原腹地黄河之畔、中国电建水电十一局黄河三门峡医院的医疗队伍,随着武汉江汉方舱医院的休舱,队员们虽然脱下“战甲”,但他们努力践行了初心使命,在荆楚大地上镌刻下电建人的英勇无畏,阐释了央企人的责任担当。

  看,这就是他们!

  武汉,我来守护你

  2月15日上午9点,黄河三门峡医院接到河南省卫健委的紧急通知,作为河南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医院23名医护人员要在2小时内进发武汉。

  “紧急集合,十一点出发去武汉!”

  9点20分,黄河三门峡医院护士唐燕君收到这条手机消息。尽管全家已经开始为她去武汉做着各种准备,收拾行李、购买生活用品,连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是为了提高免疫力,但是接到出发通知的瞬间,全家人的心还是一紧。

  此前,黄河三门峡医院成立支援重点疫区的省级预备救治医疗队,短短两个小时,就有1000多名医护人员报名。

  从递交请战书的那一刻,他们就做出了选择。在这个危急时刻,这群身着白衣的战士,没有人胆怯,没有人后退,没有任何条件,他们只有一个要求:让我去武汉!医院从专业和工作经验考虑,在1000多名报名者中挑选出23人,组建了黄河三门峡医院援鄂医疗队。

  中国电建集团党委对此次援鄂抗疫工作高度重视,得知黄河三门峡医院援鄂医疗队即将出征武汉的消息,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晏志勇第一时间给水电十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玉峰打来电话,要求积极主动发挥企业的优势专长,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调度下,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地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充分展现中国电建的责任担当;要全力以赴做好医疗队出征武汉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他们全面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水电十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玉峰提出明确要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做到召之能战,战之必胜,决不辜负党和各级政府、各级组织的重托。必须做好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两保障,必须做好前方将士的个人防护,任务紧急必须迅速启动三门峡、郑州两地保障模式,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全部物资备齐到位。

  水电十一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夏水芳也打电话询问应急医疗队的行程安排等,要求把准备工作做细致扎实。

  临行时刻,全体队员进行出征宣誓:坚决服从命令,驰援武汉前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不负组织重托,不辱光荣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他们也是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面对未知的风险,和他们一起奔赴前线的,还有家人的无限不舍和牵挂。

  当天,三门峡天气很冷,广场上前来送行的人很多。

  “一定要注意防护!”

  “我们在家等你们平安归来!”

  “每天忙完记得来个电话,孩子。”

  “放心,家里有我们,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人群中,一名男青年抹去眼泪,用力地抱了抱即将奔赴武汉的妻子苏闪闪。在车快发动的时候,唐燕君的母亲气喘吁吁地跑上车,把装满热水的水杯递给她说道:“答应妈妈,好好吃饭,平安回来”。

  “担心不舍肯定有,但孩子选择了这个职业,这时候她得冲上去!”张婵婵的父亲强忍着眼泪说。

  而在另一端,一箱又一箱的物资正在清点装车。

  外科口罩1000个、防护服230件、隔离衣500件、手术手套1500个……

  “带上,多带一点,不要局限于7天,一次性带够10天的量,他们在最危险的一线,物资紧着他们来。”

  从医疗物资到生活用品,后勤人员事无巨细全部准备充足。“我们到不了一线,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他们需要的东西准备好,给他们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支持,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一位负责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说道。

  在这场战“疫”里,没有一个旁观者,大家都想方设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你们在关键时刻主动请缨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战斗,不愧为电建人的骄傲和光荣,希望大家充分认识此行的责任重大与使命光荣,坚定信心,沉着应战,充分展现河南人民和中电建集团对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谊和无私大爱。同时恳望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绝不容许任何一个人掉队,十一局全体员工时刻都在期待着你们打赢战役、平安凯旋!”受水电十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玉峰,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夏水芳委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朝晖在为医疗队员送行时叮嘱道。

  在三门峡和郑州,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市长安伟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接力为白衣战士们深情送行。

  挥挥双手,作别河南。

  逆向而行,目标武汉。

  “英雄的乘客您好,感谢您挺身而出,驰援武汉疫区,我们会在这里等候大家,接大家回家!”伴随着飞机广播,晚上20点40分,医疗队抵达武汉天河机场。

  当天武汉雨雪交加,天气异常寒冷,奔波一天的医疗队员不顾劳累,分发物资、熟悉环境,一直忙碌到凌晨2点30分。他们只想快一点、再快一点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生命,我来筑防线

  2月16日,黄河三门峡医院援鄂医疗队进入江汉方舱医院中舱。

  从驻地到医院要半个小时车程;

  一个班6小时;

  下班后大汗淋漓、浑身虚脱;

  面对未知的风险;

  ……

  这是医疗队队员每天都要经历的。

  他们平均年龄只有33岁,有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护士长,也有年轻的80后、90后。为了佑护生命、践行誓言,他们毫不犹豫,用双手托举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江汉方舱医院的外面搭了很多帐篷,作为医务人员的更衣区域。医疗队队长程小宪和临时党支部书记石磊早上第一班进入方舱,他们排队领到了防护服,找了个帐篷开始换装。

  进入方舱医院,第一紧要事是穿好防护服,防止传染。为此,医疗队成员对穿脱防护服提前训练了十几遍。

  穿隔离服,戴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鞋套……一整套穿下来已是浑身冒汗、透不过气,站在原地什么都不做,就有窒息之感。

  程小宪和石磊负责5个舱,共100个病人。他们负责的中区在一层大厅。人很多,但井然有序,也特别祥和。

  大厅由挡板隔起来,一个个空间就是方舱,每个舱住着20个病人。他们的被褥是崭新的,有24小时供应的热水,有WIFI,也有专门的图书架。

  询问病人的感受、查看核酸检测情况、解答病人的问题、作记录、下医嘱,忙完已是下午一点多。容不得松一口气,还要向不时前来咨询的病人一一解答。

  在舱内,隔着厚重的防护服,都是要吼着说话。一个班下来,他们嗓子都痒痒的,很难受。

  为了方便辨认身份,他们在防护服上写下自己的省份、名字。

  为了节省防护服,避免不必要的穿脱,他们坚持不吃不喝,以减少大小便。

  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不少队员平生第一次穿上纸尿裤。

  身上痒了不能碰,渴了得忍着,有尿了很多时候得憋着。

  我们只知道医护人员的付出,但哪知他们背后的艰辛。

  为细化病人的管理,医疗队对医生进行划分,白天第一班,每个队伍分管60名病人,其他班180名病人合起来管理。60张床位,相当于普通医院里的一个大科室,黄河三门峡医院医疗队只有6名医生,还要分成4班倒。

  “方舱医院里病人多,需要的药品、医疗物资、生活物资也多,大家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一点儿差错都不能出!”医疗队队长程小宪不断强调。

  询问病史、检查病情、开具化验单、下达医嘱;

  和病人沟通、书写病程记录;

  接待新入舱病人、为痊愈病人办理出舱手续。

  这些平时极易完成的工作,在层层防护下变得不那么轻松。由于防护严密,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缺氧现象。

  石磊开玩笑地说,在这里提前体验了一把白内障的感觉。主要是因为护目镜上的雾气影响视线,大家尝试各种办法来解决,用干肥皂、碘伏、洗洁精等涂抹,也都暂时有成效。但四五个小时后,护目镜还会起雾,仍然看不太清楚。他们必须努力地分辨,把眼睛睁大,再大点。

  另一个战场依然不轻松。

  早餐有20多辆推车,转运、登记、分发工作量大。王飞红、李萌、付艳婷几个女孩子力气单薄,推起来很费劲,再加上穿着防护服,蹲下、站起都很困难。

  但是,如果搁置,时间一长早餐就会放凉,大家就不停地加快速度,即便这样还是要用一个多小时。一个班下来,防护服里面穿的衣服会全部湿透,头发也像刚洗完澡一样。

  脱防护服是个复杂的过程,每脱一步就要洗一次手,前后要洗十多次。把一整套防护用品全部脱掉,则需要花上近一个小时。

  每次迈出舱门的那一刻,他们感觉像是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可以大口呼吸新鲜空气,可以看看蓝天白云,多么美丽的世界啊!

  虽双肩还显柔弱,但也要像玫瑰一样绽放。

  正是他们的勇敢无畏,才筑起一道坚固的白衣长城。

  党旗,我心中飘扬

  “钢镚,在家要听姥姥话,妈妈打怪兽去了。”

  “在家等着爸爸,等爸爸回来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

  张丽是黄河三门峡医院外科一支部党支部书记、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她丈夫也在疫情防控一线。临行之际,夫妻二人把儿子托付给了母亲。

  从三门峡出发前,医疗队紧急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石磊任支部书记。

  “冲在最前面,挺在最前线,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在战斗中,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书写在武汉大地上,让鲜艳的党旗飘扬在阵地上。”

  到达武汉的第二天,临时党支部就召开第一次会议,向全体党员发出号召。面对鲜红的党旗,大家佩戴党徽,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经过紧急培训,医疗队开始分批进入方舱工作。上午第一个班最繁忙,也最危险,党员们纷纷站出来。

  “我是支部书记,让我先来!”

  “你是支部书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先上!”党员柴沛提出不同意见。

  “我和相阁、晋豫我们三个都是急诊和重症专业,处理危急情况我们有经验,要上也得我们先上。”党员郭发瑞不甘示弱。

  最后决定,程小宪和石磊率先进入方舱医院。

  “阿姨,今天感觉怎么样?发烧不?有没有咳嗽?胃口好不好?”清晨,党员程相阁、刘晋豫开始例行查房。

  程相阁说,要克服语言障碍,大声说话才能交流,戴着两层防护手套操作键盘很不方便。

  唐燕君今年27岁,是家里的独生女,也是临时党支部年龄最小的党员,她和4名同事担负方舱医院所有患者的化验任务。

  刚开始时,由于没有工作流程、不熟悉方舱环境、患者ID号不准确等,协和医院的老师忙得团团转,她们也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唐燕君心里非常着急,经过多番努力,她联系上了先前负责检验工作的吉林医科大学队友,经过反复请教注意事项、怎样提高效率和正确率等问题,很快,上千名病人的检验工作变得井然有序。

  2月20日下午,王阁敲响了张丽的门。

  “张丽老师,我把检验组的工作已经捋顺了,我想申请和张捍忠老师对调工作岗位,到方舱组工作。”

  张丽问为什么。

  “我是团支部书记,检验组这边的风险相对小一些,让我进舱吧。以前的非典,捍忠老师在隔离病区保护着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她了!”

  申请入舱的,还有王飞红、赵萍……

  我愿意,愿意为你挡在疫魔前面!

  医疗队还成立了临时团支部,团支部书记王阁召集大家开视频会,明确团支部和每名团员的任务。在这个关键时期、特殊环境,多名团员郑重地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心底,我同样柔软

  在方舱医院,医疗队队员每天都武装到了牙齿。

  但“铠甲”之中,也有着“柔软”部分。

  这份柔软来自方舱医院里的病人,来自武汉街头的陌生人,还来自国家、社会、集体和同事。

  这份柔软是四面八方涌来的关心和爱护,每一次都因为感动而震颤着他们的心房。

  2月17日,中电建湖北工程公司为医疗队送来了慰问物资。他们深情地说:“我们是中国电建的兄弟姐妹,你们来到武汉,是来帮助武汉战胜疫情,帮助武汉人民渡过难关的。请放心,我们湖北工程人就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你们在武汉有任何的困难,我们一定会拼尽全力。”

  2月24日,方舱医院中心区29号房间的一名患者,将一封手写感谢信交给值班医生刘晋豫。

  “河南医疗队的医生在查房过程中,总是耐心解答病友们的疑问,仔细查看病友们的各项检查结果,鼓励大家安心养病,看到大家的指标恢复正常,比我们还高兴。衷心感谢各位白衣天使,希望你们保重身体,一个也不少地回家。”感谢信有些皱巴,文章落款密密麻麻写着29号房所有患者的名字。

  “虽然看不清你们的样子,但是我会永远记得你们防护服上的名字,是你们救了我们的命。”

  “小伙子,辛苦你了,我这两天好多了,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们是来救我们的。看你满头的汗,眼镜都湿了,我心疼啊,可我不能帮你擦。”

  在工作过程中,患者的这些话,就像催泪弹,但是他们不能哭,因为泪水会让护目镜花掉。

  方舱里的病人们,为了能保护医护人员,都主动拉开距离;为了让医生能听到自己的说话,他们会提高音量并加上肢体动作;每次解答完疑惑,病人们都会鞠躬感谢。这些细小的举动,医疗队员们都看在眼里,让他们觉得面部的勒痕、6个小时的不进食不排泄、频繁的胸部缺氧都是值得的。

  从刚下飞机过道两旁行人高喊“河南人民好样的,武汉人民谢谢您!”到驻地宾馆服务人员彻夜未眠为医疗队员准备被褥、热水、食物,再到电建集团驻汉兄弟单位连夜送来各种物资,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队员们一次又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而一包花生米,更是让队员们唏嘘良久。

  一天,在回驻地等车途中,一名外卖小哥的摩托车突然停在骆瑞、赵萍和苏闪闪身边。只见小哥从保温箱里拿出了一包花生塞给她们说:“我买了一袋花生,送给你们,感谢你们不辞辛苦从河南来武汉帮助我们!”说完便匆匆骑车离去。

  这一包花生也许是他一天的干粮,也许是他给孩子带回家的零食,可他却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医务人员……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大家一回到驻地就纷纷交流心得,分享家乡的趣闻,相互倾诉,互相打气说结交了一群“生死之交”。

  天气好的时候,没有入舱的队员会在楼顶宽阔的平台上练习八段锦,增强抵抗力,纾解紧张的情绪。

  在后方,电建集团领导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在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三门峡市和水电十一局领导专门安排,多次对医疗队家属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安心放心。水电十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玉峰专门察看队员简历,要求关心关注队员的家庭困难,特别批准医疗队队员、合同护士王迁火线转为医院正式职工,指示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为前方战士消除后顾之忧。

  一份份感动,给大家增添了冲锋在前的强大动能。

  今天,我庄严宣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你,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经过河南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的表决通过,黄河三门峡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的程小宪、张捍忠、王贾文、张婵婵、付艳婷、苏闪闪、王迁、杨雯丽、苏琼琼、李萌、王阁、贾辉、骆瑞13人火线加入党组织!

  1993年出生的张婵婵还没结婚, 在进入方舱医院前,王阁问她:“姑娘你害怕吗?”张婵婵回答道: “不怕”。看到身边的党员前辈纷纷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她每天都被他们鼓舞着、感动着,心中充满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杨雯丽在方舱医院的二号门分诊台负责出院及转院患者的办理。在到达武汉3天后,母亲才知道她去了一线。

  分诊台前每天都会有患者不停地来问出院名单,询问自己可否出院,杨雯丽都一一耐心解答。一位大叔说:“多亏了你们这些好心人来武汉帮助我们!我们现在都康复了,真的特别特别感谢你们!”

  年过五十的张捍忠至今记得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工作的情景,因为密封防护服造成缺氧,忙碌时间长点就会出现头疼、心慌、恶心等不适症状,大家就轮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缓解一下,互相打气,坚持到交班。

  在抗疫的一线,他们不惧风险,不辞辛苦,舍身忘我,冲在前面。

  付艳婷说,她知道所面临的将是一条从未经历过的艰险道路,但一点都不后悔,也不胆怯。看到方舱医院的病人用积极乐观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感觉自己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也不那么沉重了。

  “第一次穿尿不湿,穿上了又尿不出来了,尿出来后裤子又湿了,感觉我们就像犯了错的孩子,不敢告诉别人也不能告诉别人,只能坚持到下班。”一名队员说。

  “这是一支团结而富有战斗力的队伍,在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站得住,带动和吸引了更多的新生力量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河南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书记孙威对医疗队给予高度评价。

  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也最能考察识别领导干部。

  3月6日,程小宪被火线提拔为黄河三门峡医院胸科医院副院长。

  程小宪是黄河三门峡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平日里既要面对繁重的工作,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拉扯两个孩子。然而当祖国需要时,他没有半点犹豫,毅然挺身而出:“干的就是这个呼吸专业,我们不去谁去?”

  “程队长,从今天起,我们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就把这支队伍交给你了,希望你切实发挥好队长作用,切实履行好队长职责,安全地把这支队伍带出去、带回来,你能不能做到?”

  “能!”

  出征前,面对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的嘱托,医疗队队长程小宪回答的铿锵有力。

  “放心,这事我来帮您解决!”

  “您的化验单有一点点小问题,今天我把药再调整一下,保证您能好!”

  “得病了不可怕,现在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只要放松心态、好好吃饭、加强锻炼、听医生的话,就一定会好起来的!”这是程小宪面对病人时说得最多的话。

  截至正式休舱,江汉方舱医院累计收治病人近2000人,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收治人员零死亡。

  在后方,水电十一局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严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响应中央、国资委和电建集团的号召,积极捐款、捐物,参与河南省“小汤山”医院建设,为打赢防疫阻击战做出应有贡献。截至3月5日,水电十一局3100多名党员共捐款35万余元,全部上缴地方党组织,用于疫情防控。随着形势的持续好转,水电十一局坚持防疫复工两手抓、两不误,加快复工复产步伐,各工程项目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也陆续开工建设。

  有令必行,使命必达。

  回首这短短的23天,传承着优秀企业精神的医疗队勇士们,满怀着为国分忧、为民安康的理想信念,无畏生死,不计报酬,与疫魔赛跑,与危险抗争,用坚定的逆行驱散迷雾阴霾,用身体的温度融化寒霜冷冰,用信念与付出带来希望和光明,脉搏里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辉和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

  在这场疫情的大考中,处处都有央企人的身影,他们建医院、援物资、战疫魔、保平安,在危难时刻践行了共和国长子的初心使命。战“疫”路上,电建人紧急部署,立刻行动,同气连枝,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展现出高度的政治意识和积极履责、勇挑重担的一流企业形象。休舱之际,水电十一局黄河三门峡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心潮澎湃,两眼含泪,齐声歌唱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

  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

  ……”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迎接助残日

  • 阿富汗西部洪水灾害致50人死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