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
想尽一切办法创新和突破
——记中车长客转向架制造中心电焊工、高级技师李万君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通讯员 解绍赫
“噼里啪啦,这是电流调大了。”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一车间,高级技师李万君听到20米外的焊接声,就能判断出电流和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是平焊还是立焊,焊接的质量如何。
工友们说李万君是个“传奇”,两根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不锈钢焊条,他能不留一丝痕迹地对焊在一起。职高毕业的李万君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工人院士”,代表着中国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焊接的世界最高水平。
而李万君却说自己只不过是个想为厂里和国家多作点儿贡献的普通电焊工。这样一份朴素的初心让李万君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和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让他实现了“把技能融入到中国高铁事业发展的每一道‘焊缝’中”的梦想。
初心:“做一名合格的电焊工人”
1987年,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后进了长客,成了一名水箱工段电焊工。夏天,焊枪烤得人无处躲藏;冬天,在水池子里作业,身上挂着一层冰霜。在焊接车间里,声音刺耳、焊花飞溅、味道刺鼻,笨重的工装上总是沾满油和土。工人们用顺口溜自嘲:“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水箱工段干电焊的。”
一年后,和李万君一起进车间的28个人,调走了25个。李万君也动了心思,他想让父亲找找人,换个更轻巧体面的岗位。李万君的父亲李世忠不仅是长客的第一代工人,还连续7年当选厂里劳模,被长春市授予过“五一劳动奖章”。
回忆起当年,76岁的李世忠说:“我悄悄去厂里看过孩子,知道他的工作又累又苦,可还是劝他留下来。”李世忠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其中有这样几句话:脏或累,活儿总得有人干,不管干什么工作,只要干好一样有出息。
在父亲的鼓励下,李万君安心地留在了水箱工段,立志做一名合格的电焊工人。休息的时候,他常常捡来废料练习,曾经每天要焊掉近300根焊条;厂里要求每个月焊100个水箱,他总会保质保量完成120个;老师傅们总说他黏人,问起问题没个完。1997年,李万君首次代表长客参加长春市焊接大赛。虽然在选手中年纪最小,但李万君却取得了多项第一。
责任:为高铁所搭载的“中国梦”提速
在高温的转向架焊接车间里,李万君身着灰色的工作服,半蹲在地上,右手端着焊枪,左手拿着焊帽。随着焊枪飞起璀璨的焊花,转向架的接口眨眼间就被平滑地“缝合”好。这是李万君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工作场景,背后却饱含着无数的汗水。
转向架是轨道客车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运行速度、稳定和安全,因此转向架制造技术被列为高速动车组的九大核心技术之一。2007年,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在中车长客试制。作为厂里焊接技术过硬的员工,李万君承担起“焊好自主生产的第一个转向架”的任务。仅用半个多月的时间,他就摸索出一套“架构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600毫米周长的环口焊一气呵成,不留任何瑕疵,有效保证了动车组的生产。就连外国专家都直竖大拇指:“这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级的焊接机械手都无法完成的动作!”
2015年年初,中车长客试制生产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其中转向架很多接缝的焊接形式是工人们从未见过的。李万君带领团队每天干到晚上10点,最终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而总结出的“下坡焊创新焊接法”,不仅提高生产效率4倍,合格率高达100%,还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
32年如一日在焊工岗位上的坚守,李万君不仅掌握了一整套过硬的焊接本领,还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多项,其中31项获国家专利。2018年12月,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揭晓,榜首就是“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李万君自豪地说:“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创新和突破,这是中国高铁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使命:“技艺,不断传承才更有价值”
在中车长客,不管李万君走到哪儿,总会有工友向他问一声“李师傅好”,这一声“师傅”不仅是对他技术上的认可,更是对他工匠情怀的钦佩。
2005年,当新加坡的专家发现李万君的焊接技术高超,以每月1万元的高薪邀请他去新加坡工作,并承诺将他的妻女都带到新加坡,却被李万君谢绝,而当时他在长客的月薪才3000元。
“我的技术是企业培养出来的,我必须和长客一起成长”,这是李万君的回答。
2007年,为解决高级焊接人才短缺问题,长客鼓励李万君承担培训任务。那时候中国高铁事业刚起步,国内根本没有高铁焊接的教材,李万君就在工作之余编制教材。他把自己20多年的焊接经验和操作方法做成PPT形式,就连焊枪的角度、蹲姿、呼吸节奏和频率都写了进去。职高毕业的李万君站在培训讲台上,讲授起技术来半点不含糊,面对提问对答如流,让参加培训的400多名员工提前半年全部考取国际焊工资质证书,投入到动车组生产的各个环节。
2011年,李万君主持起“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室”,先后组织培训近160场,培训焊工1万多人次,考取各种国际、国内焊工资质证书2000多项,满足了高速动车组、城铁车、出口车等20多种车型的生产需要。
在每一次培训的开头,李万君总会说:“转向架焊接是承载车体重量,保证列车高速行驶下乘客生命安全的重要技术环节。”李万君的徒弟何岩说:“师傅教给我们的不单单是高超的技艺,更是做一名合格高铁工人的使命和担当。”
李万君说:“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是一代代‘长客人’敢于创新、甘心奉献的传承。我有义务将技艺和精神传承给更多年轻工人,让中国高铁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