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时评】让更多人能共享数字红利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时评】让更多人能共享数字红利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8-05 04: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时评】

  作者:朱巍(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近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闭幕。峰会聚焦数字产业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应用、5G等多个子领域,数据显示共签约数字经济项目565个、总投资2990亿元,充分展示了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与持续的创新力。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更好地弥补数字产品与老龄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是技术服务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示中,针对老龄群体研发的字体、机型、交互路径等深受欢迎。特别是智能终端针对老龄群体专门设计的一键呼叫系统、烟雾传感器和人体感应装置,将在老龄群体的生活起居、身体医疗监测和居家安全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数字化在助老行业发展中已越发迅速,覆盖医疗、保健、金融、通信等传统行业;在数字转型方面,针对老年群体特质的线上线下打通服务也已经开始普及。在金融安全、日常医疗、适老通信服务和居家安全等多个领域,数字技术已全面嵌入为老服务之中。本次峰会不仅将这些助老、适老新产品进行了研发向产业的转化,而且还将科技成果和产品应用纳入老龄课堂,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消除数字鸿沟,更好保障老年人权益。

  此次峰会的另一大亮点是对数字助残产业发展的关注和展示。对于聋哑人士来说,数字技术或能够让他们重新用声音进行表达;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将帮助他们通过图像识别转化成语音的方式重新认识世界;使用数字“义肢”,则能帮助肢体残疾者解决不少日常生活问题。这些都是数字技术带动助残产业变革的缩影。数字技术助残产业的发展,将深刻影响我国8500万残障人群的生活和创业状态。

  据统计,我国目前尚有1500万残障人士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通过数字赋能,将能降低甚至避免该群体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发生。数字赋能,还体现在对残障人群的创新创业领域,很多地方已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到数字产业赋能范围,包括直播电商、文创产业、数字产品和技能培训等,相关帮扶政策已经让不少残障人士重塑生活。

  网络直播、数字产业、农业互联网、跨境电商和物流平台等产业平台的建立,为创业者们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人口、残障人群创业者,搭建好了产业的平台。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路径,将生意做到世界各地,足不出户,就可以线上完成选品、供货、广告、销售、物流和评价。数字中国,正用一系列普惠性、兜底性的数字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分享数字红利。

  更好地让人民获得数字红利,是数字产业发展的内核。从数字产业发展目的看,就是要提升全体人民在数字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因此,数字技术的产业转化,应多向弱势群体倾斜发展,让他们学会使用和有能力使用数字技术,如此才真正诠释了“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本次峰会侧重关注并探讨“为老服务”“助残技术”“扶贫赋能”等内容,搭建了将科技进步最新成果与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相结合的交流平台,将助推“数字为人民”工作走向纵深。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5日 02版)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