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编者按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从5000年历史中走来的中华文化,历经新中国70载春华秋实,愈加生机勃勃。70年来,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当代中国人必将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故宫夜景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影视事业 面向未来创作经典
曹可凡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我小时候住的弄堂,整条巷子只有一台电视机,天气晴好时,几十个小孩儿一齐蹲坐在屏幕前,无论什么节目都看得欢喜。改革开放之后,电视机先是9英寸的,然后尺寸越来越大,从黑白变成彩色,电视节目也逐渐丰富,像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对我们这代人影响很大。《焦点访谈》则将充满思想性的新闻谈话类节目搬上银屏,使广播电视业的制作水准上了一层楼。
70年来,我国影视剧创作越来越活跃,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呈现出健康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创作出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中国电影海外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开辟了新路。我国电视业应该“向前走,向后看”,既要高瞻远瞩,面向未来,又要回归经典,重寻精粹。比如《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既立足当下,又以敬畏之心面对历史。相信广大影视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国影视事业将继续蓬勃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李苑、光明日报通讯员马心怡采访整理)
戏剧曲艺 政府扶持推陈出新
刘莉沙委员(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党支部书记、代团长)
曾经是没戏演,现在是演不完。从送戏下乡到戏曲进校园,从《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到国家艺术基金,现在国家对传统戏曲的扶持,可谓“政策多、资金多、惠民演出场次多”。
以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为例,2019年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我们就一直在下乡演出,有时一天会演两到三场,所到之处,人山人海。一场下乡演出,政府财政补贴7500元。
除在乡村受到欢迎,传统戏曲在城市也重新焕发活力。比如在石家庄,政府推出文惠卡,市民只需要充值100元,就可以享受政府400元的观剧补贴。这改变了以前把资金直接补贴给院团的做法,迫使文艺院团努力提高作品质量以吸引观众。目前,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在城市演出的上座率已经超过80%。政府的扶持,观众的认可,最终推动了剧目创作。这些年,我们先后创作推出《女人九香》《黎明前的星光》等现代戏。未来,我们希望将戏曲跟旅游、动漫等结合,让它在现代社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采访整理)
新闻传播 深度融合日新月异
郭媛媛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2004年,我在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后工作站进行出站论文开题时,提出想做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研究,时任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的童兵老师问我:“你在出版社工作,为什么不研究图书出版,却要研究电视媒介?”记得当时自己的回答是:“因为纸质媒介正在走下坡路,而电视还有很长的发展时间。”可没几年,在网络、信息技术深度介入社会文化建设及传播体系之后,电视媒体遭遇到严峻挑战。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是传媒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可以用日新月异形容。从大众媒体到自媒体,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媒体深度融合不仅是趋势,也是必然。传承文化以至建构文化,始终是媒介传播的重要功能。从新闻到信息传播,从单一媒体到全媒体,面对中华文化复兴的使命,传播媒介和平台有了更多的责任和作为空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应有更多、更新的内容和形式;应有多样、多面的继承和发展;应有更好、更广的传播和推广。向着中华文化更加繁荣的目标,我们有太多的事可做要做。
(光明日报记者尚文超采访整理)
网络文学 创作活力不断涌流
陈崎嵘委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
经过20年发展,网络文学以广泛的普及面、独特的原创力、强大的适应性、海量的传播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并探索出一条中国文学与市场接轨、与高科技融合的发展路子,使“互联网+文学”得以实现。网络文学已成为许多影视、动漫、游戏、有声读物等的母本与素材,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网络文学的实际影响力已超越文学本身,成为青少年生活的组成部分,并开始改变国人的阅读习惯、文化审美、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可以说,中国网络文学是中国人文化原创力的惊艳喷涌,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新时代需要新时代文学,新时代更期待着网络文学出现更多高峰。今后,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方针,积极支持、正面引导、依法管理网络文学,促进网络文学“趋主流化”和转型提质,继续倡导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网络文学精品力作,使中国网络文学实现更高质量的繁荣,大踏步走向世界。
(光明日报记者刘江伟采访整理)
图书出版 技术进步推动发展
别必亮代表(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
2019年春节,很多读者在重庆钟书阁书店门前排起了长队,就是为了一睹这家“最美书店”的风采。图书卖场的变化,反映了出版业翻天覆地的变革。过去,图书品种少,基本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出版人很少为销路担忧。对很多人来说,将自己的作品公开出版,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技术的进步使得图书印刷更为便捷,铅字排版成为历史,一些出版社已经可以按需印刷。近几年,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达到50万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图书品种的增加,既源自技术的进步,更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出版业不论是选题策划,还是装帧设计,都更加人性化、分众化,就是为了适应读者阅读品位的提升。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没有让出版业消亡,反而推动着出版业不断发展,因为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人们对内容产品的需求是不会变的。
(光明日报记者杜羽采访整理)
美术创作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许江委员(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纵横跋涉,沉浮奋斗。新中国成立70年,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中国的文化艺术受到了深刻的洗礼和塑造,也铸炼着艺术家的历史情怀。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美术创作迎来了一次发展和繁荣期,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佳作涌现,美术界及艺术院校的创作观念、教学方式经历了深刻变革,艺术家们创作出了一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艺术杰作。
当前,中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主精神和自信力量,凸显坚定的、自觉的文化担当。这源自70年来国家的发展,源自几代人的成长,源自中国道路、中国实践的选择与坚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坚定地立足本土,深耕大地,举人民中心之旗,树中国精神之魂,着力建构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我们一定要头顶中国文化之天,脚踏时代生活之地,顶天立地,坚守文化自信,培固文化根基,铸造文化高峰,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赵明昊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