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十四名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十四名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3-10 05: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杨伟民委员: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杨伟民委员9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杨伟民从四个“没有变”分析了我国经济基本面:

  一是需求基础和供给条件没有变。我国是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这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独有优势。只要我们善于从长期大势看当前形势,就不应该丧失信心。只要我们善于用市场化办法激发需求、优化供给,潜在的增长就会转化成现实的增长。

  二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把握好战略机遇新内涵,并据此解放思想、重塑规则、改革体制,就能化危为机,把外部压力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没有变。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只要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更多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市场经济的自我纠偏机制就会发挥更大作用,经济发展的韧性就会增强。

  四是宏观调控精准施策的思想方法没有变。针对经济运行和政策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出了相应部署。只要我们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影响经济下行的短期因素就会不断消除,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就会增强。

  “下行是前进中的波动,问题是成长中的阵痛。”杨伟民说,我们有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市场主体的不懈创新,有亿万人民的共同奋斗,克服了眼前的困难,前面必将一片光明。

  林毅夫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发言:

  为中国经济投上信心一票

  林毅夫委员9日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表示,当前世界确实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任何变局都是“危”和“机”同生并存,应对得当将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

  林毅夫说,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固然有体制性改革尚未完成、人口老龄化等内部原因,但外部性和周期性因素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同时,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但增长的质量显著提高。

  “展望今后,最重要的仍然是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林毅夫说,保持定力,抓住主要矛盾,找准改革突破口,就能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当前,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后两年,降成本和补短板的发力空间巨大。

  林毅夫分析,从降成本看,目前已开始为中小企业大幅减税。从补短板看,可补的方面还不少。我国当前产业多属中低端,可向中高端升级。其次,以往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城际间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和港口,但城市内部基础设施,如地铁、地下管网依然不足,5G商业化运用带来新的投资契机,污染防治领域的短板也亟待补齐。我国仍处于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住房、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投入。

  “世界变局是我们的机遇,伟大时代是我们的底气。”林毅夫说,只要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陈志列委员代表全国工商联发言:

  民营企业要把握机遇把企业做强做优做久

  陈志列委员9日代表全国工商联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民营企业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把企业做强做优做久,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陈志列表示,身为民营企业家感受到了五大变化。一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更加坚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坚定了信心,各级党委政府持续推动政策落实落地落细,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过关。二是政策措施更加有力,在政策出台过程中,有关部门多次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反复听取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的愿望诉求。三是企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广大民营企业必须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摆脱原有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努力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四是政商关系更加亲清,政府用心服务企业,政府工作人员真诚与民营企业家交往,沟通更加通畅。五是社会氛围更加宽容,社会对民营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民营企业家更加心无旁骛专注于生产经营。

  陈志列说,当前国内外各种因素叠加,民营企业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民营企业家一定要加强自我学习、奋发有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双委员:

  民营企业要在新时代再立新功

  陈双委员9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民营企业要在新时代再立新功,民营企业家要当创新者、奋斗者。民营企业遭遇的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成长中的烦恼,要从挑战中发现和把握新的机遇,依靠努力实现更大发展。

  长期在中关村工作的陈双表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银行,定政策、抓落实、送服务,中关村民营企业的获得感越来越强。一系列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随着一项项政策的落地,中关村民营企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实业报国的信念进一步增强,许多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陈双介绍,北京市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狠下功夫,实施北京效率、北京服务、北京标准、北京诚信四大示范工程,大力推进政府服务掌上办、自助办、马上办、就近办。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水用气、纳税等领域服务明显改善,充分发挥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融资担保基金、纾困基金作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依法保护产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陈双认为,观众永远拿不到金牌,只有参赛者才有可能获得回报。在中关村,最不缺的就是创新的热情和氛围,总能看到一批批创业者和企业家在不懈努力。随着营商环境越来越完善、政府服务越来越进步、越来越贴心,民营企业完全可以实现更大的发展。

  戴北方委员:

  全面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

  戴北方委员9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深圳实现从“腾笼换鸟”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转变表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途径在于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全面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戴北方说,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营造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营造有力有效的政策环境;坚持竞争中性原则,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营造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坚持深化“放管服”综合改革,营造充满活力的综合创新生态环境。

  戴北方建议,加快政策链与创新链的无缝对接,对现有政策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动态调整;对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制,抓紧修改废止;对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产业标准和契约精神,要认真加以借鉴和遵循,让政策更好地引导创新、服务创新。

  戴北方说,深圳创新成果迭出,得益于国内外各类创造性人才的有效集聚。要在管理机制上放权,在评价机制上放开,在分配机制上放活,加快构建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尤其要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重要责任,为他们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

  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戴北方说,应贯彻“底线监管”原则,将法律底线之上的广阔空间留给市场主体,审慎干预。对一时看不准的东西,可采取边创新部署、边试点应用、边完善监管的策略逐步推进。对看准了的方向和领域,则集中资源,厚植创新沃土,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默契配合、相得益彰。

  李世杰委员代表民建中央发言: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李世杰委员9日代表民建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表示,需要从国家政策加持、创新平台赋能、科技人才保障、知识产权护航四个方面激发企业主体创新升级活力,加快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李世杰说,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进入关键时期。民建中央专题调研发现,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体量大、包袱重、补贴多,转型动力不足,路径依赖“不愿转”;部分企业认为新技术研发投入大、回报慢、风险高,害怕创新“不敢转”;还有部分企业确实是实力不够“不能转”。

  李世杰建议,探索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创新政策协调机制,加强科技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产业、知识产权等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同时加强政策精准对接,注重倾听创新主体心声,切实把创新主体需求转化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

  李世杰说,能力不足、资源缺乏是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敢创新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对类似案例加以总结、借鉴和推广,为企业“插翅膀”。

  李世杰说,要加大人才激励,引导和鼓励各地建设一批产业协同育人平台、新兴产业培养和发展基地等。加强创业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有效提高企业维权效率,为企业创新升级保驾护航。

  葛红林委员:

  多管齐下、加速出清“僵尸企业”

  葛红林委员9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僵尸企业”已成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痛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难点,需强力督导、多管齐下,加快出清。

  葛红林说,所谓“僵尸企业”,是指丧失盈利能力、债务负担较重、靠不断“输血”而存活的企业。“僵尸企业”处置经过几年努力,工作取得了进展,但效果还不够理想。究其原因,突出存在“三难”:

  一是利益割舍难。“僵尸企业”及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股东、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给处置“僵尸企业”带来阻力。二是土地处置难。“僵尸企业”留下的有效资产大多为价值不高的工业用地和国有划拨用地。三是职工安置难。国企“僵尸企业”职工转换身份成本高,企业难以筹措,加之处置过程中地方政府“少裁员、保稳定”的要求,企业领导普遍有畏难情绪。

  要解决这些问题,葛红林建议成立“僵尸企业”处置督导组,针对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加强督导检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确保工作不拖拉、不走样。支持省、市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用于“僵尸企业”的土地收储,专款专用,不纳入地方政府的负债率考核。全国社保基金可按照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同等比例,给予“僵尸企业”职工安置补充资金支持,减轻企业负担。在“僵尸企业”处置期间,各级人社部门加大对社保缴费的减免力度。

  黄先耀委员:

  打好脱贫攻坚战需处理好“六对关系”

  黄先耀委员9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直接推动下,西部8省(区)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为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注意处理好“六对关系”、防止六种倾向。

  在帮扶对象上,要注意处理好建档立卡户与非建档立卡户之间的关系,防止只注重对建档立卡户的帮扶,忽视非建档立卡户特别是“边缘户”存在的实际困难,甚至对建档立卡户搞“福利堆积”。在产业扶贫上,要注意处理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运用行政手段之间的关系,防止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忽视市场主体作用,甚至不顾当地资源禀赋和客观条件,过于依靠行政手段“拉郎配”。在项目安排上,要注意处理好当下脱贫与长期致富及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防止只注重立竿见影的“短平快”项目,忽视一些整体性、基础性项目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帮扶方法上,要注意处理好物质帮扶与扶志扶智之间的关系,防止以简单给钱给物给房的方式替代对建档立卡户的扶志与扶智,忽视群众内生动力的激发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扶贫考评上,要注意处理好考核指标统一性与地区客观差异性之间的关系,防止不顾地区差异与客观实际,采取简单化、“一刀切”的考核标准,甚至预设比例划分考核等次,影响考核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在推动落实上,要注意处理好检查追责与推动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之间的关系,防止上级机关以简单重复的检查追责和填表报数,替代对基层工作的政策指导和帮助。

  刘永好委员:

  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刘永好委员9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建议,成立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联盟,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运用现代科技服务农业,倡导绿色种养殖一体化,大力培养“绿领”新农民,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刘永好说,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出部署,各地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批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村镇不断涌现。但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还不牢固,不少地方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活,融合程度低;农村产业小而散,全产业链条有待延伸贯通;一些地方缺乏统筹规划和组织,将休闲农业简单等同于三产融合发展,一哄而上、千村一面的现象比较突出;劳动力空心化和中高端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刘永好建议,成立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联盟,共建农村产业生态圈,让资源聚起来。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破解产业发展资金难题,让资本转起来。运用现代科技服务农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让农业强起来。倡导绿色种养殖一体化,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让农村美起来。大力培养“绿领”新农民,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人才基础,让人才多起来。只要我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就一定能够巩固脱贫成效,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应有贡献,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蒋作君委员代表致公党中央发言:

  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蒋作君委员9日代表致公党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表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要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蒋作君说,青藏高原各类环境和生态建设工程实施进展顺利,基础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工程、环保意识教育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环境质量呈现逐步改善的趋势。但仍存在对目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事实及其影响的量化研究不够,对灾害风险预估的科学预判不足等问题。

  蒋作君建议,加强生态安全科学研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综合观测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灾害风险评估预判,提高灾害防范能力;加大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支持力度。

  围绕这四个方面,蒋作君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举措,包括以第二次青藏科考为契机,将相关资源调查纳入科考范围,汇聚多方科研力量参与,采用实地考察、长期资料数据以及遥感遥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弄清家底、辨明现状,为量化分析环境气候变化打好基础;加速推进青藏高原卫星遥感与地面跨部门综合监测系统及其多源信息数据共享工程建设;开展青藏高原环境与气候变化预测预警和适应技术研究,特别是短、中期预测预警技术和对区域经济社会的风险预估,进而研发针对性强的适应技术;加大西藏、青海县级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支持力度,尤其是西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

  杨戌标委员:

  真抓实干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杨戌标委员9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调研时,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最朴素的语言、最鲜明的逻辑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大战略、大道理作了深刻而又精辟的阐述,并亲自部署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浙江展现秀美江南本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杨戌标说:

  一是全力以赴铆足“一股干劲”。浙江始终坚定不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不犹豫、不徘徊、不打折扣。以抓铁有痕的毅力,打造“两美”浙江,推动“两山”理念在浙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久久为功绘就“一张蓝图”。浙江立足实际,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战略,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建设,从“美丽浙江”到“诗画浙江”建设,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一脉相承、层层递进,以钉钉子的精神绘制生态蓝图,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三是统筹协调下好“一盘大棋”。生态整治要始终坚持源头治理、问题导向,做到上下游同治、左右岸联动、治标治本结合,系统性、协同性并进。

  四是科学有效健全“一套机制”。生态保护必须依靠制度、注重长效。浙江率先建立实施了河长制、生态补偿、排污权有偿使用、水权交易等制度机制。

  杨戌标表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能只说不干、不能搞“只开会、只喊口号”的形式主义,我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勇毅笃行拼命干、群策群力一起干,用汗水、用实干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蓝逢辉委员:

  完善减税降费措施助推高质量发展

  蓝逢辉委员9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要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措施,发挥其在调结构、促改革、稳增长、激活力中的引擎作用,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蓝逢辉说,中共十八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围绕减税降费持续展开,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减税降费改善了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了税制结构,减轻了企业负担,提振了企业信心,激发了市场活力。

  蓝逢辉认为,部分企业的获得感、实惠感仍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中小企业专业人才缺乏,能力不足,为适应改革规范财务付出的成本高;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近年持续上升,材料、水电油气、人工、土地、房租等成本不断上涨;三是社保负担重,名义费率高给企业带来压力;四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融资难融资贵、制度性成本高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减税降费配套政策不够同步。

  为此,蓝逢辉建议,降低社保费应以“企业能发展、个人能承受”为原则,解决名义费率与实际费率差距大的问题。清理规范政府涉企收费项目,降低制度性成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是深化增值税改革,提高直接税比重,简化税务申报,完善现有减税政策。厘清政府、社会、市场职能,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培育支持税务师等涉税专业服务力量。完善减税降费配套政策,如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成比例,健全地方税体系等。

  胡晓炼委员: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胡晓炼委员9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工作的头等大事。要从营造维护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宏观环境、平衡好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关系、打好政策组合拳等方面入手打好这场攻坚战。

  胡晓炼说,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易引发和放大金融领域长期积累的风险。这就要求财政、金融、产业等宏观政策稳字当头,保持定力,既要为防范化解风险创造一个平稳的大环境,又要对防范杠杆再次扩大、风险日后累加设置警戒线。

  胡晓炼认为,防控金融风险不能以牺牲实体经济稳定为代价,不能以防风险为由,弱化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

  胡晓炼建议,要针对不同类型风险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风险防范和化解讲究的是策略和方法,不能简单化和一刀切。要一类一方、一户一策,设计好顺序和重点,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建立完善更加协调、中立的金融监管制度,监管需要加强法制和规则建设,保持监管尺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加大和改进与市场沟通,引导和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善用市场力量和经济的自我调节与修复机制。此外,充分发挥金融机构防控风险主体作用。金融机构要善于发现问题,不让隐患积累,自律严管严控,聚焦主业主责,守住风险底线,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李稻葵委员:

  把握战略机遇 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稻葵委员9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天的挑战本质上是“成长的烦恼”,信心不可动摇。必须以冷静、开放的心态合理应对挑战。狠抓改革,支持奋斗者、激励创新者、保护担当者、宣扬奉献者。久久为功,做强做大经济发展的“底盘”。

  李稻葵说,在经济全球化赛场,我们遇到一些赛场上“推拽拉扯、挑衅对抗”。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主流,世界经济已经彼此交融、相互制约。我们“成长的烦恼”也来自于自己个头长得太快,难免不协调、不平衡。一些领域投资过多、产能过剩,一些地区生态破坏、亟须修复,一些核心技术还没掌握。但是必须看到,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在成长中得以解决。我国国民储蓄率名列前茅,中国经济具有旺盛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有近14亿为了生活更加美好而努力拼搏的中国人,这保证了中国经济绝不会就此停止前进。

  李稻葵认为,一些看似咄咄逼人的要求,短期是痛,长期是倒逼改革,应以开放的心态冷静应对。对于一些从长期来看将阻碍我们创新和升级的要求,必须坚决拒绝。对企业家,要保护产权和公平竞争,让他们勇于投资新兴产业、乐于退出产能过剩行业。对科研人员,要鼓励他们积极投身自主创新。对政府工作人员,要给予更多的正面激励,让他们更有担当、更有作为。

  李稻葵表示,要加快社保体制改革,减少劳动用工税费,推进户籍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想方设法提升他们的收入和消费。只要我们抓住战略机遇,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陈炜伟、姜琳、刘慧、熊争艳、胡浩)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0日 03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