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西柏坡里的致富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西柏坡里的致富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4-11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光明日报记者 陈元秋 耿建扩

  编者按    

  70年栉风沐雨,70年铿锵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中华民族彻底改变前途命运、不断创造伟大奇迹、从胜利走向胜利的70年,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站起来、勤劳努力富起来、砥砺奋进强起来的70年。70年来,中华儿女谱写了奋发图强、逐梦前行、引领时代的壮丽史诗,用奋斗为新时代刻下鲜明的注脚。

  耕耘成就梦想,奋斗收获幸福。从今天起,光明日报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推出系列报道,以踏实作风、清新文风讲述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征程,以生动事例、鲜活话语展现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以融合传播、全媒表达唱响亿万中华儿女昂扬奋进、砥砺前行的时代赞歌。

西柏坡里的致富经

俯瞰西柏坡。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70年前,西柏坡成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党中央从这里进京“赶考”,推开了新中国的大门;70年后的春天里,我们来到西柏坡,再次触摸那振奋人心的红色脉搏,聆听奋斗的声音。

  2018年,西柏坡和其所在的平山县一起脱贫出列,交出了一张“赶考”答卷。

  西柏坡,这个太行山东麓的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多年来面对岗坡次地的先天困境,借助红色旅游的东风,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精品村,成为红色旅游发展的新样本。

  “碾盘弃婴”的翻身仗

  面对记者,西柏坡镇西柏坡村73岁的闫青海老人指着家门口菜园里一个碾盘说:“它,就是最好的见证。”

  1948年,年仅两岁多的闫青海得了严重的痢疾,村医表示无能为力。母亲觉得不吉利,但又不舍得让孩子死在家里,就用破苇席片儿包裹着他,放到了村边的碾盘上。当时,借住在闫青海家的董必武夫妇在回家路上发现了这名被抛弃的“小房东”,看到微微翕合的嘴唇,董必武夫人何连芝急忙将闫青海送到了东柏坡的中央机关医院救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闫青海活蹦乱跳地回来了。

  红色印记自那时起在老人心中扎根,激励着他奋斗不止。

  1968年,23岁的闫青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当时西柏坡村村民的日子很艰难。“不仅我们家,家家户户都缺吃少穿,一天才可以赚5分钱,根本不够生活。因为穷,有的村民甚至全家迁往山西谋生活。”说起当年的情形,闫青海不由得叹了口气。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改变过去封闭贫困的生活,闫青海不断思索着出路。1981年,闫青海到北京批发布匹回来卖,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那时候批发一米布是六块钱,我卖六块六一米,一米可以赚六毛钱。每次可以运三四件布,一件大约100米,这样算下来一趟可以赚200块钱左右,一个月可以来回三四趟。”闫青海边算边说。

  那段时间里,西柏坡陈列展览馆和中共中央旧址区相继建成开放,这让闫青海嗅到了新的商机。1983年春天,闫青海用卖布攒下的钱从保定白洋淀买回了自己的第一艘游船——长13米、可容纳40人的二手船,在岗南水库搞起了旅游。

  在闫青海的带动下,西柏坡村村民和周边村民都开始购买游船搞旅游业。为了规范市场、统一价格、便于管理,90年代初期,闫青海还牵头组建了西柏坡水上旅游公司,开始集中管理游船、统一分红,不仅确保了各船家的收益,还保证了游客的游玩质量。2002年,闫青海投资十几万元,把旧船换成了汽油船,一次载客28人,每年能收入五六万元,生意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在的日子过得滋润得很,彩电、冰箱、抽油烟机、净水器都有,家家户户办起了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吃穿不比城里差。”谈及现在的日子,闫青海冲我们满意地笑了起来。

  一碗茶水改变了生活

  “我家是靠卖茶水起家致富的。”84岁的韩花珍老人正坐在自家院子里,修剪着院里的几棵竹子。尽管年纪大了,但韩花珍回忆起往事,思维仍然清晰。坐在沙发上,老人讲述了她的致富故事。

  1989年,丈夫闫民生因心脏病去世,留给韩花珍的只有三个女儿和一屁股外债。怎么能挣钱致富呢?那时候中共中央旧址门口已经有村民开始摆摊卖汽水。“别人卖汽水,我就卖茶水”。她将家里的一只母鸡卖了2.8元钱,买了一套茶具,一张圆桌,6把凳子。

  头一天营业就卖了6毛钱,韩花珍觉得很满意,够买盐买醋了。没想到第二天下小雨,一天未能开张,她就有点垂头丧气,钱没挣到,还耽误了地里的农活儿。正在她犹豫时再次遇到了闫青海。闫青海鼓励她:“不能灰心,该去还得去。”

  第三天竟然卖了1.2元。韩花珍说,那天心里那叫一个美。此后,她的生意越做越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2002年,茶水不卖了,她牙一咬转行办起了农家乐。她拆掉旧宅院,投资70万元建起了村里规模最大的农家乐“西柏坡招待所”,成了当时周边最大的新闻。

  现在,外孙闫二鹏经营着西柏坡招待所,客房由24间发展到了现在的40多间,配套设施也不断得到完善,而且接待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记者采访时,院子里正在施工,招待所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盖了一层,变成了4层,现在招待所可以同时接待600多人用餐。

  二鹏的哥哥闫立鹏2017年在旁边不远处也建起了一座四层楼的西柏坡圣都酒店。小哥俩的小日子蒸蒸日上。闫立鹏告诉我们,4月份已经有3批150名客人预定了酒店。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团队游客到来,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柏坡岭上只争朝夕

  “马上到清明节了,西柏坡将迎来又一个客流高峰,这对我们村的服务质量又提出了新要求。”4月3日上午,西柏坡村党支部书记闫振祥到村里转了一圈,看看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完善。

  “艰苦奋斗的精神什么时候都不能丢”,站在村委会门口,闫振祥指着面前的“两个务必”广场说。20世纪50年代,由于岗南水库的修建,西柏坡人迁到高岗旱岭上,人均不足三分地,生活顿时艰难。原来除了种地,村民就靠打渔贴补家用。随着游客的增加,部分村民开始在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一带卖小吃、卖纪念品、照相,后来村里又发展了农家乐。现在村里有17家农家乐,中小型农家乐每年也有六七万元收入。摆摊经营纪念品的摊位有20多家,经营好的一年收入十来万元,最少也有三四万元收入。目前,西柏坡村全村85户244人中,九成以上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村集体年收入60余万元,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

  行走在西柏坡村,一幅幅美景让人陶醉:码头停泊的游船、轻点水面飞过的鸟儿;庄严的纪念馆、精致的农家院落;来来往往的游人、安然自得的村民……缅怀革命历史,看看绿水青山,走走美丽乡村,“红游柏坡”的旅游业态丰富起来,兴旺起来,新时代的壮美画卷在这个小山村华丽展开。

  “最后的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是革命战争时期西柏坡人踊跃支前的写照;20世纪50年代,为防范洪水修建水库,他们放弃富饶的“米粮川”,迁到高岗旱岭;改革开放以来,以闫青海、韩花珍为代表的西柏坡人紧抓红色圣地的旅游资源,主动创新,只争朝夕,书写了一部“红游柏坡”的奋斗致富经。

  站在新的起点上,奋斗不停歇,“赶考”仍在路上。西柏坡人满怀奋斗热情,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11日 01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