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达·芬奇:绘画是一门科学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达·芬奇:绘画是一门科学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5-02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深度解读】

  作者:吴雪婧(浙江大学美学博士生)

  恩格斯曾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做出过精辟的评价:“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那是一些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莱奥纳多·达·芬奇无疑是这些伟大巨人中的一位天才。他1452年4月诞生于托斯卡纳附近的芬奇小镇,14岁起在著名的艺术家韦罗基奥门下学徒。天才的他很快在艺术领域崭露头角,为世人留下了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抱银貂的女子》等璀璨的艺术珍品,但他的兴趣远不止艺术,他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造诣。1519年5月,达·芬奇在卢瓦尔河谷的昂布瓦兹去世,今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的纪念年。时至今日,达·芬奇仍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也同样在科学领域留下了重要的遗产。艺术与科学的完美交融使得没有谁能比达·芬奇的名字更好地象征这个伟大的文艺复兴时代了。

达·芬奇:绘画是一门科学

达·芬奇 资料图片

  1.达·芬奇所处的时代

  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初至17世纪30年代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19世纪的艺术史学者布克哈特用“文艺复兴”来描述这一时期独特的意识形态。“文艺复兴”的意大利语“Rinascere”意为再生或复兴,它描述了欧洲逐渐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而发生的巨大变革。14世纪末,城市国家的兴起,大批古希腊罗马时期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献书籍随东罗马学者进入西欧,神权统治走向衰落而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这一切都为创造那熠熠生辉、异彩纷呈的文艺复兴图景创造了客观条件。

  在三百余年的文艺复兴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被尊称为人文主义学者,他们从灿烂的文明遗迹中重新发现了被中世纪掩藏起来的“自然主义”“以人为本”等理念,将树立人的自主意识看作是人文主义的核心。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远不在于人们对古典文明的机械模仿、再现,而是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古典时代在时空维度上的差异,他们将古希腊文明的文化元素放入到自己的时代语境里,让古典文明重新闪耀出光辉,又创造出属于自己时代的独特精神与文化。

达·芬奇:绘画是一门科学

《抱银貂的女子》 资料图片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观念强调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这种对人本身的肯定与尊重逐渐成为一种思维方式,这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中有着具体且明晰的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都把塑造崇高的人作为创作重点,在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的光辉下,艺术家渴望突破中世纪传统中以神为中心的艺术程式,建立独特的艺术自然主义新观念。全才的达·芬奇身兼多重身份,他既创作艺术,也进行解剖学研究等科学研究,这也使得他把古典文化、绘图技艺和复杂的自然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令达·芬奇的艺术家身份和人文主义观念变得复杂而深刻。

达·芬奇:绘画是一门科学

《蒙娜丽莎》 资料图片

  在人文主义观念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主张加强对人的研究,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主张探索自然的奥秘。在艺术层面,如何描绘完美的人体形象成为艺术家们关注的重心。古希腊文化典籍和艺术珍品的重新发现为艺术家提供了描绘完美人体形象的奥秘。作为艺术家的达·芬奇同样对古典时代那种宏伟而简洁的人体形式充满兴趣,他期望寻找到建构这种古典式理想美的艺术法则。在他看来,艺术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艺术同样也是对自然的反思。达·芬奇曾说,“绘画是一门科学”。他认为真正的科学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二则要像数学一样可严密论证。这两点在他的名作《维特鲁威人》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达·芬奇:绘画是一门科学

达·芬奇自画素描 资料图片

  2.《维特鲁威人》与比例学

  《维特鲁威人》是达·芬奇于1490年左右创作的一幅素描人体像。画面中一个裸体男性站立于一个圆形和正方形重合的部分,画中的男子有些刻板地直立着身体,他的双臂分别保持水平和上举姿势,双腿呈现出并拢直立和分开的动作。若细细观察,图中的人物并不单单呈现为两种站立姿态,根据身体两边手臂与腿部动作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出十六种不同的站立姿态,这样人物的完美比例和数的理性便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

  《维特鲁威人》是达·芬奇依据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威的人体比例法则创作而成。维特鲁威在巨著《建筑十书》中记录下他对人体比例的研究,并最终写下古典时代的“完美人体”比例法则。维特鲁威以人体本身为测量工具,以人体部位的长度为测量单位建立比例关系。他认为人颏到额顶的面部长度,与从腕到中指尖的手掌长度都是身体总长的十分之一,从颏到头顶的头部长度是身长的八分之一,从胸的中部到头顶为四分之一。人脚的长度是身高的六分之一,前臂为四分之一。此外,维特鲁威还认为人体的中心是肚脐。平躺的人四肢可以伸展成一个圆,圆心是肚脐,手指与脚尖移动便会与圆周线相重合。同时,这个圆周中也包含着一个方形。因为直立的人的足底至头顶的长度与伸展开的双臂的长度是相等的。

达·芬奇:绘画是一门科学

《维特鲁威人》 资料图片

  达·芬奇没有严格按照维特鲁威的人体比例关系,而是在其基础上不断完善绘制而成。在这幅极具对称美感的人体素描里,达·芬奇在人体的关键性部位,如膝关节,胸脯和肩部都留下了用尺规作图的切线标记。这些关节成为人体比例关系的分割点。画面中,正方形的下边外切于圆周,人物处在圆形与方形重合范围的中心位置,他的最高点与正方形的上边线相切,切点也正是上边线的中点,并拢的双脚踩在正方形的下边且恰好位与圆形与正方形下边线相切的中点位置重合。当观察画面中分开的腿部和双臂时,人物的脚掌与圆周相交,双臂上举与头顶同高,且与方形和圆周的交点交汇。

  在达·芬奇看来,基于数的人体比例不仅可以帮助准确地建构人体各部位的协调,比例学也体现着明晰、可靠的古典科学理念。在他眼中,绘画是高贵的视觉艺术,它内部充满了数学式的严密逻辑,如透视学,比例学等,但他又认为绘画高于数学,因为绘画在固定的数理逻辑之外可以展现自然的美学法则。理性与感性并不是笼统地混杂在一起,而是完美的融合,传统匠人的技艺在数理理性与达·芬奇的美学原则之下,闪耀出古典美感和自由艺术的品质。

  达·芬奇十分敬重维特鲁威的博学,对他的比例法则怀有信赖与崇敬之感。然而达·芬奇并没有止步于已知的古典比例理论,维特鲁威的比例法则也启发了他带着几何学的目光来研究真实的人体。13世纪晚期到16世纪中期,文艺复兴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进程,打击了罗马教会固有的权威,冲破了神学的禁锢。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达·芬奇渴望更深入地研究真实人体的奥秘,寻找表现人体形态美感的理想方式。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各处特征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产生使观者往往如痴如醉的和谐比例。”为了达到这种绘画中的“完美人体”境界,达·芬奇开始绘制人体解剖素描,观察人体真实的肌肉和骨骼构造。在创作于1501—1511年的素描《一位逝者或濒死之人的半身像,手臂的肌肉、手臂和躯干的静脉素描》中,达·芬奇表现了真实人体手臂与躯干的肌肉组织和结构。但这里的手臂已不再仅仅是符合维特鲁威理论中“前臂为(整体的)四分之一”比例法则的和谐形式,还具有强烈的人体动势美感,肌肉结构的准确把握让人体有了更强烈的生命力。在达·芬奇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与自然科学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进行人体解剖研究并非易事,在那个教会统治的时代,人体解剖仍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达·芬奇在解剖学上的成就更是被认为是对“上帝创造人”的否定,也因此受到了教会的迫害。

  全才的达·芬奇不仅拥有精妙绝伦的绘画技艺,更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和无限的创造力。和那些伟大的意大利艺术理论家一样,科学,尤其是数学和几何学知识原理在达·芬奇的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他的艺术理念里,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数学比例是理解自然的重要工具,这是艺术家需要掌握的绘画数学基础。他通过数学式的视觉方法,将技法建构为科学的系统法则,将技术构筑成一门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技法理论的面貌和文艺复兴艺术观得到了新的发展,对艺术与技艺、科学,艺术与自然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也使达·芬奇的艺术家身份变得内涵丰富。

  将科学的数学应用于视觉,加之扎实的绘画技法基础,达·芬奇的艺术观念也深刻地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后辈艺术家们。同时这也大大拓展了这一时期“艺术与科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命题维度。

  《光明日报》(2019年05月02日 05版)

[ 责编:孔繁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