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旭(湖北省军区武汉第七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 )
我叫马旭,是一名军人、医生,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今天,光荣获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并作为代表发言,感到十分荣幸。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贫困的小县城,从小目睹山河破碎的悲惨现实,我和每一个中国人一样,内心渴望国家繁荣富强。1947年,14岁的我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军政大学分校学习医护,后来参加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多次立功受勋。回国后,我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以全优的成绩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1961年,中国空降兵进行大规模扩充,我作为军医负责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
怀揣着“建设一支强大空军”的梦想,为解决受伤伞兵救治问题,我与跳伞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期间,我发现由于军医不能随同跳伞,跳伞中受伤的战士难以得到及时治疗。于是,我向领导打报告,要求当伞兵。由于身高才1.53米,体重仅70斤,不符合跳伞要求,我的请求没有得到批准。但我并不放弃,在家里挖了个三尺多深的大坑,填满沙子,用两张桌子、两把椅子搭起跳伞平台,每天下班后练习500次。训练受伤在所难免,但争当女伞兵的信念支撑着我咬牙继续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部队进行空降兵考核,我又去恳求首长,终于得到试跳的机会。我一连跳了三次,每次动作都很规范,最终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这一跳就是20多年!我成为中国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和实施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
在党忧党、在党为党。20世纪80年代,我和老伴儿离休不离志,到高校进修外语,接受电脑培训,坚持潜心搞科研。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战士,我始终不忘兴党兴军之责。为解决空降兵跳伞着陆瞬间强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士兵踝部骨折的问题,我和老伴儿经过多次尝试,取得重大突破,发明了跳伞着陆时能有效保护踝关节的充气护踝,获得国家专利。我们研制出高原跳伞供氧背心,填补空降兵高原跳伞供氧的空白。几十年来,我和老伴儿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空降兵生理病理学》和《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
人在远方,心系故土。14岁参军离开故乡后,因父母早年过世,将近70年,我再也没有回过家乡,留在脑海里的只剩下儿时的模糊记忆。我是一个幸运儿,在党和国家培养下,参了军、入了党、上了学、成了家,过上幸福生活。然而,我一刻也没有忘记,家乡的黑土地上,一些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的生活还不够富裕,还有很多孩子家庭比较困难……因此,我和老伴儿平时省吃俭用,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什么。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和老伴内心越来越焦虑,夙愿未了成为压在我们心口的一块石头。一次在武汉的战友聚会带来转机,一位转业到老家的战友帮忙联系了木兰县有关部门。2018年9月和2019年4月,我们分两次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捐献给了家乡教育事业,终于实现了为家乡发展奉献绵薄之力的夙愿。
我今年86岁了,亲历了我们国家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70年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牢记,人民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为人民谋福利就是我的初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我毕生的追求和神圣使命!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回顾我的一生,我感到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党和人民给予我崇高荣誉。这份荣誉既是激励更是鞭策,我将倍加珍惜这份荣誉,继续努力学习,继续艰苦奋斗,坚守初心使命,发挥榜样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