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
光明日报记者 田雅婷
大脑神经纵横、血管交错,联系着人体的各个器官,但它又是人体中最脆弱的地方。因而,在大脑上动手术,无异于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王忠诚 新华社发
王忠诚作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带领着中国神经外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建立、发展和走向世界前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5年12月,王忠诚出生于山东烟台,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他大学刚毕业就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在吉林省洮南救治志愿军伤员。一天,一位年仅17岁的志愿军战士受了脑外伤,但由于当时还做不了脑外科手术,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逝去,这让王忠诚非常难过。此时,我国的神经外科领域仍属空白,为此,王忠诚立下誓言:一定要开创中国的神经外科事业。
1952年,原卫生部在天津总医院建立了神经外科培训基地,王忠诚得到消息后,马上报名加入。他师从我国神经外科奠基人赵以成,后又随同赵以成在北京同仁医院创建了北京地区第一个神经外科。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神经外科事业落后国际先进水平近30年。当时我国采用的“气脑造影”检查方法,不仅准确性低,还使患者痛苦难耐,且极易致残甚至死亡。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困难,治疗就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而西方国家采用的先进的神经外科诊断技术——“脑血管造影术”,危险性可大大降低,但由于政策封锁,我国无法引进该技术。为此,王忠诚决心凭借自己的努力,开创我国自己的脑血管造影技术。那时的防护设备很差,连一件铅围裙都没有,更谈不上隔离操作。王忠诚就在缺少防护的情况下,无数次暴露在放射线中做实验。长期超大剂量反复接触放射线,他的白细胞降到3000个单位左右,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这也使得他体质减弱,经常发烧,多次肺炎,还出现脱发、牙龈出血等,有两次险些丢掉性命。但王忠诚却说:“我知道危害性有多大,但是为了成功,必须豁出去。”
王忠诚牺牲了健康,换来了满满的收获。他用7年时间,积累了2500份脑血管造影资料,并在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造影术》专著,这本里程碑式的专著,使我国神经外科诊断水平一步跨越了30年。他还在国内首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使神经外科手术发生质的飞跃;他勇于攻克神经外科手术的“禁区”——脑干,解决了一系列的脑干肿瘤、丘脑肿瘤等世界性医学难题;他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对开展脑干和脊髓部位的手术起了决定性作用。
从医60年来,王忠诚成为全球唯一一位完成逾万例开颅手术的医生,这个数字曾被国外同行误以为多写了一个零。不仅如此,王忠诚还格外注重人才培养,亲自培养了80余名研究生。目前,全国近万名神经外科医生中,约半数是王忠诚领导的神经外科团队培养的,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当地的学科带头人、骨干和知名专家。在80岁高龄时,他仍致力于老少边穷地区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希望能让更多的患者在当地得到治疗。
王忠诚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推动神经外科事业发展的一生,是真心服务患者的一生,也是悉心培养人才的一生。2012年9月30日,王忠诚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编号1859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王忠诚星”。在浩瀚的宇宙里,这颗星以对人民和科学事业的赤诚,绽放出夺目光辉。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8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