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刘芳:播洒心中的光明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刘芳:播洒心中的光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0-09 03: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最美奋斗者】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她是位盲人,更是一位优秀教师,她用心中的光明驱散眼前的黑暗,她把这份用奋斗换来的珍贵光明与学生们分享,照亮无数孩子的心灵,她就是贵州省贵阳市白云三中教师刘芳。

刘芳:播洒心中的光明

刘芳  新华社发

  1997年,身为初中语文老师的刘芳患上了罕见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医生告诉她,她的视力会渐渐变差直至失明,那年,她26岁。

  眼睛对于每个人几乎和生命一样重要,面对如此变故,刘芳哭过、恨过、绝望过,但坚强的意志和阳光的个性使她迅速爬起来面对人生的黑暗。从发病到2007年完全失明,10年间,刘芳抓住残存的视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重新点燃了思想之光。为保证正常上课,她一遍遍记校园的路,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她将课本的古文诗词、讲义的重点难点统统背下来。她说:“眼睛不好,上课更要生动,才能把几十双眼睛吸引到我这儿来。”她思考更丰富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书本与板书,刘芳用幽默有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生动的例子,把课讲得有声有色,总是引来学生们一阵阵欢笑。

  失明后,刘芳放弃了病退的选择,坚持上班,不向命运低头。起初她总是碰着桌子、椅子,腿上、胳膊上经常有瘀青。但她依然在力所能及的事上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她说:“不工作才是要了我的命,会让自己掉进更黑暗的深渊。”

  努力者总会有机遇。位于城乡接合部的白云三中,急需对学校的留守孩子进行心理辅导。2007年,刘芳开始做一件获得新的人生价值的事情——心理辅导教师,这是一次工作转型,也让她以另外一种方式留在心爱的讲台上。

  刘芳开始做心理咨询时,贵州很多学校在这一领域还是空白。“可能因为失明,我的听觉和触觉变得特别敏感。”刘芳说,她会静静地听着孩子的倾诉。在心理咨询室里,她接待了几百名留守少年、后进孩子、单亲家庭孩子。“其实,我辅导过的孩子们心理都很健康,他们只是缺少爱。我懂得用爱倾听他们的心声。”

  学校有位同学是名弃婴,被两个老人收养。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逆反心理严重。刘芳就经常找他聊天,带他参加电视台的拍摄活动,给他买新衣服,鼓励他、帮他树立信心。渐渐地,孩子变得阳光开朗,跟家人和同学关系也融洽了。一名看着很文静的女生,因为选班干部落选,就殴打不选她的同学。对于这样的“问题孩子”,刘芳从了解原生家庭入手,在学校观察她的优点,适当给予表扬的同时也敲敲警钟,和班主任一起引导她。如今,这个女孩已经品学兼优。刘芳还为很多孩子做了成长记录袋,装满了他们成长的快乐与忧伤,也装满了只能告诉她的小秘密。为他们释放留守的心酸苦痛、纾解单亲家庭的苦恼、教会如何度过悸动的青春期。

  2012年,刘芳以“用爱倾听”为题目,在贵州各地讲述自己用爱重新找到光明的故事。坚毅的个性、幽默的话语、真实的经历,打动着无数心灵。2015年,贵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刘芳工作室”挂牌成立。刘芳还和贵州综合广播爱聆听工作室联合创办微信公众号“爱聆听”,做起心理疗愈电台节目,微信公众号有几千人的固定粉丝,听众会给刘芳留言,刘芳也会在下一期的节目中回复听众。

  2018年9月,刘芳还担任了贵州省残联盲协主席。每逢10月的世界盲人节,她就会邀请盲人自强典型和助残模范等给大家讲故事,激励盲人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刘芳说,向更多人播洒她心中的光明,再累也值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9日 04版)

[ 责编:李丁丁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