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2-14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业模式创新中心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朱武祥、刘军、魏炜、欧阳宜良、王子阳)

  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给不少中小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冲击。稳住中小企业,就是稳住经济的“半壁江山”。当前中小企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如何精准施策助企业渡难关?对此,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业模式创新调研组联合北京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运用专业化网络信息平台,对北京、江苏、广东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6家中小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及诉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收入下降幅度、生存维持时间、成本支付压力、自身对策及对政府诉求等8个问题,系统梳理了政府近期出台的多项支持中小企业的应急之策,同时基于疫情影响持续时间维度,提出了减免债务、创新金融工具、设立国家中小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等不同级别的金融支持力度应对建议。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各地企业复工第一天的场景。新华社发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各地企业复工第一天的场景。新华社发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各地企业复工第一天的场景。新华社发

  1.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面面观

  在参与调查的1506家中小企业中,受访企业问卷排名前三的为北京551份,占36.58%;广东153份,占10.15%(其中,深圳73份,占4.8%);江苏131份,占8.7%。

  从行业分布看,高科技企业占19.12%,零售服务业占17.66%,餐饮住宿娱乐及文化旅游占17.13%,加工业企业占14.14%;物流运输批发贸易占比7.10%,建筑业占6.91%。其他行业合计占15.41%。

  从企业员工数看,65.54%的企业员工人数不超过50人,50~100人、100~500人的企业分别占13.72%、13.51%;员工人数不超过500人的企业合计占92.9%。

  从2019年企业营业收入看,76.43%的企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9.1%的企业营业收入在5000~9999万元之间;营收1亿元以下的企业合计占比85.53%;营业收入不超过6亿元的企业占98.58%。说明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

  从企业账上现金余额能维持的时间看,37.05%的企业账上现金余额只能维持1个月,31.6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2%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能维持4个月以上的企业占14.14%,8.96%的企业表示可以支撑6个月及以上。

  调查显示,关于本次疫情对公司营收的影响程度的预计中,31.81%的企业估计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27.22%的企业预计营业收入下降20%~50%;合计59.03%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20%以上。

  在疫情期间公司面临的主要支出压力上,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占58.5%,说明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是多数中小企业成本支出的大头;其次是租金,占17.40%;两项合计76.02%;偿还贷款占13.48%,三项合计占89.38%。

  在如何应对现金流短缺的问题上,22.31%的企业计划减员降薪,15.8%的企业选择停产歇业,这两项影响就业的选择合计占38.11%;21.98%的企业准备贷款,13.01%的企业选择股东增资,10.03%的企业倾向于民间借贷。

  在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诉求上,49.93%的企业希望政府在社保、租金、员工薪资等成本支出方面给予补贴或减免,20.05%的企业希望减免税费,希望提供流动性支持的企业占比13.94%,还有10.03%的企业希望适度延期偿还贷款或豁免部分债务。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所属行业 (单位%)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各地企业复工第一天的场景。新华社发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各地企业复工第一天的场景。新华社发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各地企业复工第一天的场景。新华社发

  2.疫情之下的中小企业发展之困

  ——如何减轻中小企业各种应付款的压力?

  当前企业经营受到重创,收入锐减,但在维持生存(包括暂时停产歇业)、恢复经营期间,仍然需要支付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各种法定应付款,包括租金、社保、员工薪资、债务本息、货款、物流仓储费、预收款退单退款等。

  救助中小企业,首先要减轻中小企业面临的这些应付款的压力。除了企业自己承担,包括当期承担和获准延期支付(租金、本息、税费等)外,还需要利益相关者适当参与承担。根据企业应付项目构成及诉求方的实力和意愿,通过政府、员工、国企以及有实力的民企等利益相关者在一定时期、减免一定数额的相应税费,从而减轻中小企业的支付压力。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无偿承担,即由利益相关者减免相应类型和数额的应付款,但不能获得补偿。包括:员工接受企业减少薪资支付,商业物业主减免商户租金;政府减少税费,或者政府补贴企业的租金、利息、员工薪资等成本支出;银行降低利率,甚至减免企业部分债务。

  二是有偿承担,即利益相关者意愿减免企业在生存维持和经营恢复期间的部分应付费用,但要从企业经营恢复后的收入中获得补偿。例如,餐饮店把春节期间顾客预订的预收款,以更多优惠转为充值卡;或者作为债务,在经营恢复后获得一定的利息,甚至可以采用可转债或者直接折算为股份。

  ——如何保持融资现金流入的供应?

  疫情一方面导致企业经营收入受到重创;另一方面,企业资金沉淀在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应收账款等不同的经营环节。因此,即使利益相关者减免了部分应付款,但如果疫情影响时间延长,会有更多的企业经营和现金流循环不能恢复,缺乏资金应对必要的应付款支出。

  此时,需要从金融角度给予救助。对于有贷款的企业,首先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抽贷、断贷和停贷;其次,需要设计适合企业在维持生存和经营恢复期间的现金流特征的金融工具。历史上,经济和行业受到重大危机时,往往会出现相应的金融工具。例如,零息票、优先股、收入债券。其条款更为灵活,匹配企业生存和经营恢复正常的现金流期限分布特征,助力企业尽快恢复经营,同时满足投资者的风险收益要求。

  ——损失连锁反应引发的违约、赔偿问题如何解决?

  疫情之下,很多企业经营受到重创。不同的行业和企业,遭受的损失及程度有所不同:有些是产品积压,销售不出去,或者不能按期交货;有些是用户要求退款,或者货物被拒收;有些是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损失;有些是应收账款难以收回。还有一些行业不能开工,或者因交通管控,供应链中断,出现经营休克。

  企业经营涉及上下游企业、员工、承租人、债权人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因疫情而导致支付能力普遍锐减甚至丧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的违约、索赔和企业信用。对企业来说,此次疫情暴发和传染属于外部不可抗力。除了少数具有保险赔付外,这些违约责任和索赔如何执行?是否计入信用记录?这些问题,需要有相应政策或者新的法律解释。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在广西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对生产车间的复工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新华社发

  3.多方力量共战“疫”助企业渡难关

  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企业而言,属于外部不可抗力。需要动员企业及利益相关者甚至全社会力量一起行动,共同分担,助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企业自救。

  面对疫情,很多中小企业积极自救,一方面,暂时关闭一些店面、减少产能,降低成本,缓解支付压力;另一方面,调整用户、渠道和经营模式,尽可能维持一定的经营收入。例如,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业务,包括线上远程办公,组织线上内训,线上积极与供应商、经销商和用户沟通,转型网络营销。例如西贝、眉州东坡等连锁餐饮公司相继开展外卖送餐业务,1000多名西贝上海员工临时应聘租借到盒马生鲜工作,解决部分员工待岗期间的收入问题。

  第二层面,政府及利益相关者减免税费。

  一方面,国务院、中央部委及省市政府部门近期应急出台了企业扶持政策。包括返还失业保险费、减免或延期支付税、社保等行政事业费,补贴租金等。

  然而,各地财政实力和中小企业行业分布不同,需要进一步调研,根据企业受疫情影响遭受的损失状况和维持生存能力,提出具体解决办法。例如,对餐饮、旅游、科技等行业的企业,如果企业不裁员,政府给予担保公司一定的补偿,鼓励担保公司给企业担保,银行提供一定额度的基准利率下浮的贷款。

  此外,国企提供的经营场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服务收费也可以相应减免中小企业的租金水电费、物流企业及个体运输户的高速公路通行费。一些有实力的非国企也宣布减免中小企业部分费用。例如,租金、物流配送费、广告费等。万达、大悦城等500多家商业物业主已经宣布减免商户租金。

  第三层面,金融机构参与救助。

  保持资金供给。《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宣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同时,对金融机构提出了若干要求。包括不抽贷、不停贷、不压贷。央行发放专项再贷款支持疫情防控,商业银行陆续制定了相关信贷支持政策,例如,无须还本续贷,本次疫情导致企业债务违约,不计入失信记录等。国家开发银行设立疫情防控应急贷款,西贝获得了浦发银行1.2亿元贷款,还有数十家银行愿意支持;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设立了23亿元的专项优惠贷款,兴业证券发行了券商疫情防控债券。

  根据疫情影响状况,升级金融支持力度。调查结果表明,受疫情影响,31.62%的企业估计2020年营收下降幅度超过50%,59.12%的企业下降20%以上。如果疫情影响持续时间较长,85.74%的中小企业难以维持,出现资金短缺的企业会更多,需要升级金融救助力度。

  适度减免债务。中国人民银行等几部委的通知没有提到贷款本金是否可以适度免除、列入坏账核销。如果疫情持续2至3个月,更多的企业可能出现债务违约。为了减少企业破产,特别是对能够恢复经营的企业,需要金融机构做出相应调整。可以考虑给银行增加疫情专项债务坏账计提额度,适度减免中小企业债务。

  设立专项基金,定制化设计匹配企业维持和恢复经营现金流特征的金融工具。不同行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现金流周期不同,维持生存和恢复经营需要的时间也不同。例如,加工业、制造业,从订单获取到交货周期长,一旦订单流失、被取消、被退货,资金沉淀在库存、生产和销售环节,更容易出现债务违约,恢复经营的时间更长,需要更长期限的资金。

  需要针对企业维持生存和恢复经营需要的时间和现金流周期特征,在还款期限、还款现金流分布等方面设计定制化的金融工具,增加灵活性。可以鼓励银行、信托、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设立商业化的中小企业救助基金,灵活设计金融工具。例如,半期限零息债务、收入债、高收益债、可转债、股权投资等。

  开发新的保险产品。很多中小企业可能事先没有保险,对于能够恢复经营的中小企业,保险公司可以研究新的事后缴纳型保险产品。例如,据有关媒体对家禽养殖业的调研,疫情引发的交通管控对家禽养殖业影响很大。饲料不足导致大量家禽死亡,受访企业平均损失超过13万元。对养殖业,保险公司能否设计先赔付补偿养殖企业一部分损失,后续再补交保险费,助力企业获得生产恢复资金。此外,需要研究重大灾害及疫情损失保险产品,减少今后企业因遭遇外部重大威胁承受的损失。

  放宽企业上市条件。疫情可能导致一些拟上市公司业绩下降。中国证监会可针对拟上市企业由于疫情导致报告期业绩下降、不满足上市前三年业绩达标的情况,相应放宽条件。

  第四层面,设立国家中小企业救助、振兴基金。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现金余额能支撑6个月以上的中小企业只有9.27%。如果疫情影响持续时间更长,则陷入经营困境的中小企业会更多,债务违约也会增加;企业股东未必愿意增资,民间金融、正规商业金融机构也会产生畏惧,将出现资金全面紧张的局面。即使有融资能力的企业,也会面临借贷无门。同时,中小企业危机也会传染波及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升级金融救助力度。

  如可以考虑由财政出资,甚至发行特别国债,成立国家及地方中小企业救助或者振兴基金。由于此次疫情影响波及面大,对行业、产业、产业生态和金融业影响甚大,中小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只救助单个企业可能难以奏效。因为产业上下游内部、产业之间、产业与金融之间、金融机构之间高度关联,可以根据行业、产业或者产业生态设立。例如,农业养殖业、科技制造业,出口型企业,餐饮业,旅游业,可以龙头企业或互联网平台企业为核心,包括国企和领军民企,联合渠道商、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从产业链或商业生态角度,设计金融解决方案,带动产业或细分产业或细分行业更多的企业恢复经营。

疫情之下,如何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主要支出压力 (单位%)

  ●相关链接 

  部分城市中小企业帮扶政策

  北京 “16条”措施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    

  北京市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16条”措施)包括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房租、为经营困难企业办理延期纳税、补贴小微企业研发成本、进一步增加信贷投放及实施援企稳岗政策等。

  上海 多项减负政策为企业减负

  2020年2月3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人社局会同市医保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出减负的一系列政策:

  1.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2.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

  3.可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   

  4.实施培训费补贴政策。

  苏州 共渡难关苏“惠”十条

  苏州市人民政府针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涉及房租、税费减免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青岛 18条政策助中小企业渡难关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包括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完善政策执行等四部分18条政策。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14日 07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