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线医护日记】(14)
记录者:河南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新乡医疗队队长、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 王好义
2020年2月1日
接到通知
晚上10点接新乡市卫健委通知:明日出发!
看到通知,我的妻子马上紧张了起来,“你不是腰痛吗”“不能让别人去吗”?
作为河南省抗疫呼吸重症预备队员,每次呼吸类疾病的重大疫情我都应该冲在最前线!
2020年2月2日 出发
出发前,我院党委书记张毓智同志紧紧拉着我的手,声音低沉,“一定注意安全,平安回来,你们一定要注意防护,安全第一!”
在大家依依不舍、满怀期待的眼神中离开了新乡。原本以为是去支援信阳,出发前才知道是去武汉。
2020年2月3日
初到武汉
初到异乡,感觉新鲜。安排好住宿,马上就收到了来自妻子、孩子的提醒:“到处都是病毒”“别出门,出去很危险啊!”虽然夸张,但为了让家人安心,我还是止住了外出的脚步。
作为呼吸科的医生,我曾参与抗击非典,以及后来抗击甲流,从没感觉到害怕,当时穿上防护服还觉得挺帅气,但这次已经有那么多医护人员感染,甚至有人牺牲,心里感觉压了点什么。
2020年2月9日
全面接管病区
我们这支医疗队是来接替北京援助湖北医疗队的,负责接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区7东病区,病区在短短2天内就收治了近50名患者,几乎都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人。
前些天第一次进到这里的病房,是由北京医疗队的同仁带着先熟悉工作流程的。虽然穿防护服,心里不免还是有些紧张。作为一名呼吸科的老人,我知道病房里有多危险,除飞沫传播外,在病毒浓度较高的封闭环境内,还会形成气溶胶传播,虽然我是医生,但说完全不怕是假的。
初进病房。
随着北京医疗队离开转往其他病区,我们的医疗队全面接管中法新城院区C区7东病区。值班是全天候不分白天黑夜的,常常忙到顾不上吃饭。
在病房里穿戴全套的防护装备并没有照片和视频里看起来轻松,动作幅度不能大,面部表情也不能多,否则会很容易撑开防护服或口罩上下出缝隙。防护装备穿戴在身很“闷”,一个班次值下来衣服都湿透了。
左图:同仁对工作的认可;右图:查房记录。
生物钟被打乱、防护装备闷的人喘不上气、面部被口罩护目镜压出深深的痕迹,这些对我们临床医护人员来说已经不值一提,因为大家习惯了。
在病房之外,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是能离多远就离多远。我们在病房之内却要离病人越近越好,不能让他们觉得医护人员在疏远他们、隔离他们。要每天询问每个人对身体状况的自我感觉,查找病人之前的检查资料、给他们做检查,进行治疗,还要鼓励安慰他们。总之尽我们所能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对他们进行安抚。
正在查房。
由于疫情的特殊性,所有的病人都没有陪护。一线的医护人员负责对接病人的所有需求。对于重症病人还要负责端水、吸痰和清理大小便。在采集咽拭子标本以供进行核酸检测时,需要病人除掉口罩,从口腔、鼻腔取标本或让病人咳出痰液送检,这个动作让高浓度的病毒直接暴露在医护人员的面前。
2020年2月11日
终身难忘的生日
11日是我52岁的生日,说实话,忙碌的工作让我早就忘了生日这回事。2月10日晚上,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同事给我发来了一段祝贺生日的视频,才想起几个小时后就是自己52岁的生日了。
今天我们的值班时间是从凌晨3点到早上9点。凌晨1时许,我和我的同事就从宾馆出发了。因为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口罩这些准备工作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接班前我们都会预留出时间,提前早早就赶到了病房。
从早上7点开始,我花了1个小时的时间,为11名病人取了咽试子,然后送去检测。值班时的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如何过生日。中午下班,我回到宾馆吃完饭,很累,倒头就睡。睡醒后在微信里看到了远在新乡的领导、同事和我的亲朋发给我的生日祝福,很感谢他们还记得我的生日。
52岁的生日,我会终身难忘,因为我战斗在武汉!
2020年2月20日
终于迎来第一批病人出院
随着一个个病人病情好转,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们的心里也逐渐轻松起来。今天终于迎来了第一批2个病人出院,心情好多了!
接管病区后的第一批2个病人出院。
近几天还要有多个病人出院,但愿他们都快点好起来!疫情早点结束!
(光明网记者丁玉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