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 曾毅 王斯敏
编者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积极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
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统筹推动复工复产作出重要指示。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我国在推动复工复产方面总体情况如何,未来应更加注重哪些方面?中国复工复产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有何意义?光明智库特邀亲历者讲述复工复产过程,并请专家解读支招。
浙江宁波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一家复工企业的工人在加工汽车模具。陈张坤摄/光明图片
精准发力推动复工复产持续提速
作者:蓝庆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专门走进港区、企业,就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作出重要指示。
伴随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复工复产不断提速,在党中央各项政策支持下,各地区各部门涌现出不少助力企业发展的鲜活经验。结合宁波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青岛啤酒随州公司负责人的讲述,我们对企业复工复产的现状、特点与未来路径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企业复工复产的总体特点
首先,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企业复工复产较为迅速。疫情下,线上需求增加,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契机。5G、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等领域的企业,瞄准国内外用户需求,在春节后快速复工复产,拓展了智能制造、在线教育、云办公、无人配送等业务,实现了营业收入增长。线上需求增多也不断激发传统企业应用数字化智能手段的动力,助推我国企业转型升级。
其次,制造型企业复工复产率高于服务型企业。制造业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截至3月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98.6%,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超过76%,生产医疗设备、防疫产品、居家必需品的企业开工充足,极大满足了民生需求和疫情防控物资需求,扭转了疫情暴发之初防疫物资短缺的局面。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餐饮、商务、会展、运输、文娱、教育、旅游等依托空间、物理方式提供服务的企业复工相对缓慢。
最后,内需型企业复工复产效果好于外贸型企业。国内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疫情期间,国家适时推出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举措,采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激发国内投资需求。大型企业复工复产,带动了为其实施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批量恢复业务。但是,海外疫情蔓延,外贸订单减少,外贸型企业复工复产艰难。据笔者对广东、四川、北京等地中小外贸企业的调研,83%的企业面临因订单减少或取消而导致的开工不足等问题。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外贸企业复工复产亟待关注。欧盟、美国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其国内经济和商务活动阻滞,导致我国外贸企业业务量下降。据笔者对广东外贸企业的调研,目前欧美国家取消订单或暂缓订单现象较为严重。作为中国对外贸易重要平台的广交会因疫情延期,也给出口带来一定影响。
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需重视。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复工复产困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需要各地拿出切实举措。
政策落地是关键。根据调研,许多中小企业反映部分政策条文和具体实施之间存在脱节。比如,由于缺乏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融资难未得到缓解;不少企业租赁的是非国有用房,且大部分企业已在疫情暴发前预交全年房租,故而难以享受房租减免政策。
复工复产协同性需予以关注。为顺利推进复工复产,需要各产业、区域不同环节协调同步。据调研,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困难是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影响,因各地防控措施不同、扶助政策和落实情况差异而对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复工复产产生不同影响。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需精准施策
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鼓励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动企业在云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贸易发展。扶助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面向国际市场的多语种电子化商品展厅,实现外贸商品云展示。加强国际贸易合作与协调,推动各国以联合防疫为契机破除贸易障碍。
强化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扶持政策的创新性。紧抓中小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打破信息孤岛,精准掌握企业复工复产融资需求及其融资和发展能力相关信息。推进金融机构开辟中小企业信贷绿色通道。设立疫情纾困基金,以低息有偿定期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切实推动房租减免,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承租企业无法享受政策。
协同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实现供需协调、业务衔接。建立复工复产省区协同机制,实现各地区支持措施的联动性,打通人员流动梗阻。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各区域分别负责,实施精准对接服务。
扩大消费能力,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强大需求。疫情影响到部分群体收入水平和全社会消费能力。可适时发放定期消费券,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强抗风险能力。注重激发企业家的危机意识,强化数字化转型思维。加快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持。通过专项资金扶持、税收减免、人才引进、高科技产品进口通关等方式支持企业在数字技术领域开展国际合作。
重启“经济引擎”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
作者:王瑞彬(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作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中国稳步实现复工复产,重启“经济引擎”,对于缓解疫情对各国的剧烈冲击、拉动世界经济走上复苏之路意义重大。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所言,中国复工复产“对中国来说是好消息,对世界也是好消息”。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产业协作基本格局早已形成。
中国复工复产有助于深入发展开放型经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国为世界经济持续带来机遇,多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占全球进出口比重已接近12%。中国大市场的作用日益强大,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10%以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进口贡献了全球进口增量的六分之一。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已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9%,在各主要经济体中居于领先位置。随着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日见成效,海外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迅速恢复。3月,中国美国商会对会员企业所作问卷调查显示,40%的受访企业明确表示将维持对华投资计划不变,甚至还将视情况予以追加,这一数字较上月增长23%。
中国复工复产有助于发挥全产业链潜力,为国际抗疫提供支持。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具有明显的全产业链优势。疫情紧急,中国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迅速得到调动,形成强大产能。以口罩行业为例,该行业早在1月底即已复工,3月初日产量已达1.2亿只。世界卫生组织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确诊病例达到112万例。为控制疫情蔓延,多国采取严格管制措施,封锁边境、停航停运、停工停业,甚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或“战争状态”,医药等行业产能急剧下降,但防疫所需医疗物资需求直线飙升。中国制造业的机器正在快速运转,成为全球防疫物资的重要后援。
中国复工复产有助于维持全球产业链运转。东亚、北美、欧洲是全球三大产业链中心,中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各在其间居于枢纽地位,相互协作,互为支撑。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而欧洲、北美等地疫情扩散仍未得到抑制。全球产业链处于紧急时刻。中国复工复产既是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也是对维持全球产业链运转负责。例如,厂区设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瑞士食品包装企业康美包公司因疫情遭遇物流运输、货物通关等问题,有关部门积极协调,迅速解决。目前,该企业复工率达100%。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深度交融。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呼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面对此次对全球生产端和需求端造成同步打击、破坏力空前的疫情危机,迫切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全面谋划后疫情时期的世界经济复苏问题。
首先,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比如在东亚地区,中、日、韩在电子、汽车、机械设备等行业协作关系密切,是各经济体产业优势互补的结果,也是三个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上所具备竞争力的基础。日、韩企业居于上游,三星、LG等行业领军企业牵一发动全身,中国则居于中间地位,发挥承上启下作用,辐射越南、印尼等地。目前,三国在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合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研讨优化中、日、韩相关产业布局,增强三国产业链合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其次,充分发挥现有国际机制作用。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其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公共卫生领域,有必要及早利用和发挥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区域合作平台优势,研讨提升相关地区疫情防控能力、稳定区域经济恢复与增长的可行性方案。二十国集团是当前较为全面地代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意愿的全球性治理平台,疫情危机给各方提供了深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作的机遇,可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二十国集团的机制化建设,促使其功能由危机治理向全球经济治理转型,为今后全球产业链合作模式谋求新方案。
最后,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疫情当前,国际上仍有人继续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对某些商品加征不合理关税,甚至宣扬大国经济关系“脱钩论”“产业链断裂论”,将中国制造与全球供应链受阻联系起来,称疫情是促使制造业离开中国的机会。病毒是全人类体魄健康的敌人,而贸易保护主义正是全球产业链健康运行的敌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各国亟待“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发出有力信号,提振世界经济复苏士气”。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环比回升16.3个百分点。这为全球产业走出疫情阴影,实现反弹回升发出积极信号。随着中国企业复工复产,并逐步实现满工满产,中国有信心与世界各国及地区携手迈上疫情后经济复苏之路,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8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