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医学生救人遭“恶评”别用抖机灵掩盖常识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医学生救人遭“恶评”别用抖机灵掩盖常识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8-25 06: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网言】

  作者:与归

  日前,一名中年男子在湖南常德火车站突发哮喘倒地,两名医学专业女生对其实施心肺复苏约20分钟,待救护车到后才离去。不幸的是,该男子最终经抢救无效离世。两名女生的善举,赢得了多数网友的点赞。但也有不同声音出现,比如“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原因是两个女生没有行医资格证,这剧情怎么样?”的评论,获得6万多点赞。

  有人认为,“恶评”可能是一种反讽。但要强调的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抖机灵——哪怕是极少数人的言论,其带有的恶意仍值得警惕,我们不能允许这种“胡言乱语”扰乱了主流价值观。争论的实质是要回答一个问题:遇到路人突发病情,有医学知识的人该不该伸出援手?毫无疑问是应该的——哪怕没有行医资格证。以往,人们不会对这一认知有异议,也不吝表达对施救者的鼓励和肯定。不同的是,以往的被救者多数最终转危为安,此次两名女生救助的男子离世。但我们要表扬的,是“救”这种行为,而不是“有没有救活”的结果。两名女生的施救,确实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她们抛开顾虑,果断施救,这本身就是勇敢行为。这种勇敢,基于(学)医者仁心,也基于对公道人心的信任。如果这种行为不被肯定,以后见到路人晕倒,谁还敢伸出援手呢?

  (原载于澎湃新闻网 摘编:王欣夷)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5日 16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