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龚 亮
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各个社区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始终奋战在防控一线,夜以继日、不辞辛劳、默默付出,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严防死守,织密社区防控安全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当前,一声令下,无数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从各自小家集结而出,坚守岗位、尽己所能,守护社区大家园。
马家富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和平社区书记,疫情暴发后,他每天天不亮就要到社区安排一天的工作和各个卡点的工作部署,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冒着被传染的危险走街串巷,直到夜深人静核对完信息员汇报上来的摸底数据才回家。
“我要对社区居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负责。”马家富的话道出了全国成千上万名社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和志愿者们的大爱情怀。
没有防护服、没有N95口罩、没有护目镜,他们戴着薄薄的医用口罩,奔走在大街小巷、小区楼宇,入户排查、卡点监测、辖区消杀、防控宣传、核酸检测,还有及时隔离、妥善安置发热和疑似病人……他们不分白天黑夜、不管线上线下、不论单位家里,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在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庞大的志愿者队伍成为社区防控的重要补充力量。有志愿者发动全家共同抗击疫情,全家岗、母女岗、夫妻岗、兄弟岗等屡见不鲜。
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勤昌村的塘东街设卡道口,由于连接着蔡路集镇,行人车辆来往不断。守在这个道口的是一群00后志愿者,他们身穿绿色或黄色马甲,口罩上方露出“较真儿”的眼神,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劲头。无论是谁,但凡进村,他们都要求掏证件、测体温。6个年轻人做事认真,被同村长辈们亲切地称为勤昌村新出道的“F6”。
社区严,居民安。“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八个字背后,是如山的责任。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坚持硬核防守不松懈,推进“人防”“技防”相结合,各地层出不穷的智能化疫情防控手段让常态化疫情防控更加科学、精准、有效,助力打造坚强的社区堡垒,守住社区“最后一米”防线。
温情服务,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
在严防严控的同时,也不能少了温情。
疫情防控期间,广大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甘当服务员、快递员,义务为居家隔离人群送菜送粮送药送快递……武汉90后社区网格员王薇的两部手机显示,仅2月份,她为300多户居民采购生活物资的流水账高达32万多元。
对一些特殊困难家庭,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更是像至亲家人一样对他们关怀备至。安徽省马鞍山市“七姐妹”志愿服务队队长呼云,在全市小区封闭式管理期间,一直坚守在社区卡口。做完志愿服务回家的路上,细心的呼云还不忘走访社区的高龄孤寡老人,当她发现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因出门不便,家中即将“断炊”后,立即买来大米、蔬菜,为老人做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第二天,呼云立即组织志愿者与社区13位困难老人、38户独居老人“一对一”结亲,让老人不仅有饭吃,还有人陪着说话。
姚旭是北京大兴区政府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干部,下沉大兴林校路街道罗奇营一区开展疫情防控5个多月。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他再次主动“请战”到社区。
为高效温馨做好居家观察人员管控服务,在微信联系的基础上,姚旭提出了“隔空招手”方法,他和社区工作人员不定时到楼下联系业主,隔窗招手打招呼并询问是否需要提供帮助。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办法,不仅能有效核实居家观察人员是否在家隔离,而且能使居家观察人员感到“社区人员随时在身边”,减少焦虑情绪,安心居家隔离。
使命必达,凝聚战胜疫情向心力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王立砦社区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区,临近河南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管控难度高。疫情防控初期,社区设置的防疫服务站均由社区工作人员值守。
52岁的井长安随即组建起一支15人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大年初二主动“请战”,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他以“老邻居”的身份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社会管控措施,最大限度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他还趁轮岗休息时主动为社区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采买生活用品、药品等。井长安的“老邻居”情结催生了社区“老邻居”志愿服务队的建立,影响带动了240名居民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历程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虽然没法一一写出他们的故事,但他们身上的执着与坚守、担当与奉献早已深入千家万户。他们使命必达的责任担当、不计报酬的默默奉献、一心为民的初心情怀,感染带动着身边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控,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6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