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中秋月圆时 共话家国情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中秋月圆时 共话家国情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9-29 05: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智库答问】

  编者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恰巧相逢,“小家”的团圆情与“大家”的富强梦温暖交融。光明智库邀请学者从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中探寻传统节日丰厚内蕴,共话家国关系,激荡血脉情怀,积蓄奋斗动力。同时,请4位节日期间仍将值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斗者,提笔写一封书信,问候远方的亲人。借此,向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熠熠生辉的人们送去诚挚祝福,表达满怀敬意!

  本期嘉宾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  李君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刘魁立

  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  葛晓音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沈湘平

中秋月圆时 共话家国情

市民在澳门议事亭前地拍摄中秋国庆节日灯饰。新华社发

中秋月圆时 共话家国情

  9月28日,浙江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中心幼儿园开展“祖国妈妈我爱你”主题爱国教育活动,迎接国庆佳节。图为小朋友们在进行小堂鼓表演。王正摄/光明图片

中秋月圆时 共话家国情

中秋、国庆将至,湖南常宁市官岭镇西塘村开启捕鱼作业,丰富双节期间的菜篮子。图为村民将刚捕获的鱼投放进鱼筐。新华社发

中秋月圆时 共话家国情

位于北京前门步行街的“北京宫灯”节日花坛景观。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中秋月圆时 共话家国情

陕西西安,家长和小朋友在烘焙工厂体验月饼制作。新华社发

中秋月圆时 共话家国情

江苏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藏族、汉族大学生一起制作月饼。冯凯敏摄/光明图片

  明月与乡愁: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积淀

  光明智库:谈及中秋,脑中会自然浮现“月”的意象。古人以此为题留下诸多诗句,虽事随时迁、跨越千年,今人赏读仍有共鸣。对此,您如何理解?

  沈湘平: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有着显著的重情特质。在基于生产、生活及审美实践的情物、情景交融中,自然被人文化,诸多风物成为具有特定意涵、意义的形象和符号。例如,月亮成为关联乡愁、团圆、美好等的典型意象。经由诗词歌赋、戏曲等民族文化实践的反复强化,这些意象最终积淀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标识性的共同民族文化基因。中华民族重情的文化共同想象,赋予世界以温情、魅力,也成了一种自然真实、历史真实之外的文化真实、意义真实。某种程度上,把握住了这种真实,才能找到民族的心灵密码,进入中华文化的内核深处;才能传承祖先的人文衣钵,像他们那样思考、审美和生活;才能自豪地说我们身上流淌着炎黄热血,是一个有根有魂的中国人。

  刘魁立: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传统新年的宏大、隆重的全民节日,亲友欢聚、庆祝团圆,有利于建构家庭及社会的和谐关系,于个人而言,也是涵养道德、激昂心力的好契机。

  我国民间流传着大量以月亮为主题的神话与传说。汉代以前就有月亮崇拜以及相关祭祀仪式。自唐宋开始,拜月赏月活动日益繁盛,逐渐成为全民广泛参与的节庆。借助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我们庆祝丰收、感恩自然,把自然神圣化和人格化,同时又使自己融入自然、适应自然,把自己理解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们想象月亮里有人物、有建筑、有动物、有植物,俨然是一个美好的家园。在各地,又散布着与月亮相关的诸多好景致: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燕京八景的卢沟晓月,扬州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到处都有团聚赏月的佳境,每每呈现人月相亲的场景。

  古时候,中国的时间制度与其他许多民族不同,是太阳历和太阴历的结合。把太阳作为制定时间制度的参照物,于是有了属于阳历时间制度的二十四节气,使我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变化节律保持一致。同时,生活中还存在另一个非常活跃的时间系统,称为太阴历。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大都依据阴历的时间节点来安排,把月亮看作表达个人和群体情感的最佳寄托。阴历和阳历,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构成了中国人顺天应时、表达感情的时间制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体现。

  葛晓音:中国古诗从汉魏时期开始就借望月写思念之情,其中家喻户晓的代表作,就有宋代苏东坡咏中秋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代交通不便,人们聚短离长,尤其到秋深夜半之时,能够同时伴随两地离人的只有天上的明月,因而明月首先成为乡情的寄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而且每个月,月亮都有由缺到圆的循环过程,仿佛与每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相应和:“一年十二度圆月,十一回圆不在家。”(李洞《客亭对月》)“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张祜《题于越亭》)同时,明月作为永恒的存在,又反衬出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正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苏东坡正是将明月所包含的这三种文化内涵融合在一起,从古往今来人们望月的普遍感慨中提炼出人事与天道的相同规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见,中秋这一传统文化节日承载了中华民族盼望家庭团圆的共同心理,在当代仍是能够体现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文化基因。

  家与国:就如同小河与大江

  光明智库:今年中秋、国庆双节相逢,“家”与“国”的概念交相辉映。中秋本是团圆日,但很多坚守基层一线的人们选择不回家,以个体奉献服务国家发展。如何理解“小我”与“大我”、“爱家”与“爱国”之间的关系?

  李君如:形象地说,“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滔滔江水与小河支流的关系一般:小河丰满才会汇入江河;江水充沛、奔涌不停,小河才不会枯竭。

  自古以来,家国情怀就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奋进征程中,中华儿女前仆后继、砥砺前行,舍弃“小家”,成就“大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回溯历史,家国情怀在不同时期的形式虽然各有不同,但其内涵一以贯之。

  在民族危亡以及革命战争年代,志士仁人奔赴战场,不畏强敌、不避艰险,捍卫了民族尊严、建立了不朽功勋。像林觉民《与妻书》中所呈现的内容,就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的典型。这些为革命牺牲的英雄们,在历史洪流中更加凸显,有山河为其立碑,为人民永远铭记。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各行各业也涌现出大量先锋、模范。在今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在脱贫攻坚一线,就有很多人以个体服务百姓安康、奉献国家发展。我想,“小我”与“大我”尽管有不同的内涵和追求,但两者只有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才能让个体更加焕发光彩,让国家愈加文明富强。

  刘魁立:此次抗疫期间,“小家”与“大家”的关系表现得最为充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把自己的健康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救治、照料他人;快递小哥把食物、用品送到每一家,使暂时紧闭门户的家庭过上正常安定的生活。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全民抗疫,万人心变成了一条心,“小家”团结成了“大家”。

  沈湘平:人总是本能地以自我为中心去把握周围世界,但是人还有超越本能的思想与境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可以使个体确认自己是共同体中的一员,使“小我”积极汇入“大我”。

  家、国是不同层面的共同体,中国自古至今都有着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特征。无论是爱家还是爱国,爱就意味着奉献与担当。国由千万家构成,但又不简单是众家之和,而是一个需要大家积极建设、齐心捍卫的共同体;没有国就没有家,但也不意味着家必须做无谓的牺牲——在“人民至上”的国度,国始终温暖地呵护着家。正是因为这种良性互动,人们才爱国如家,心甘情愿为了国而在某种程度上作出家的牺牲。

  同时,中华儿女不仅有着深沉、饱满的家国情怀,还有着浓郁、博大的天下意识。这在今天就体现为:不仅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且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爱国如家,而且深信“天下一家”。每一个“小我”正是在促进民族复兴、人类进步中不断得到升华。

  涓涓细流之力,汇成巨浪奔涌之势

  光明智库:“把小事当大事干,踏踏实实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基层代表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如何将“爱家”与“爱国”相统一,以涓涓细流之力汇成巨浪奔涌之势?

  李君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汇集个体的能量。我们每个人如果能踏踏实实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就是为国家昌盛贡献力量。没有国家富强,就没有家庭幸福;反之,家庭对个人、对社会发展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我的经历为例,我与妻子都是以事业为重的人。工作中,我们节拍一致、相互支持。生活中,如果她工作繁忙,我就来负责家务;如果我出去工作,她就来打理家事。我们都是在经营好各自事业的基础上,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希望年轻人都能妥善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让人生既充实有为,又美好幸福。

  沈湘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遭受百年未遇的疫情,我国内部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不确定性空前增强。面对这种局面,作为平凡的个人,首先要做的是站稳脚跟,相信党和国家有足够的智慧应对国内外复杂情况,而我们不慌不乱,照顾好自己和家庭,本身就是一种贡献。其次,手头的事情不能停,本职工作不能“掉链子”。比方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就要努力将教书育人、科研服务的工作做好,脚踏实地、锐意创新,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研究真问题、增长真学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多聪明才智。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李晓、郑晋鸣、严圣禾、王建宏、张文攀、张玉玲、王斯敏 

  通讯员 张运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9日 09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