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10-02 02: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杨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起汉服,衣袂翩翩、自信满满地行走在高楼大厦和绿水青山间。每逢传统假日,各类汉服文化活动,以节庆民俗、文艺演出、街头快闪等形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现代汉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手艺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代青年彰显文化自信最鲜明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成为向世人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

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

图中女性服饰展示了汉服“缨”“平”等特点。

  现代汉服:蕴含古老文明的服饰体系

  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特征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八个字,它不仅是对外观的描述,更蕴含了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内涵,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

  第一个“平”字:指汉服运用平面对折剪裁的方式制作而成,前后衣身裁片肩线相连呈平面结构,“不破肩线”“不绱袖”“不改变布帛经纬走向”的服饰形态与西方服饰截然不同。整件衣服平铺时呈现出中线对折的形态,不论服饰的款式如何变化,都坚守“平裁对折”这一制衣理念。

  第二个“中”字:指汉服的衣身前后均有中缝,体现了左右均分、守正执中的民族身姿和文明形态。保持中缝对称的剪裁习惯,与其他民族服饰形成结构性差异。又因前后中缝与地面垂直,被赋予“刚正、公平、正直”的含义。

  第三个“交”字:指汉服穿着时通过“相交”完成闭合,如交领是左右襟交叠,裙腰是左右围合,裤腰是两片重叠等。衣裳叠穿、衣身前后闭合,也被赋予天地交泰、阴阳相合的含义。《易经》泰卦曰:“小往大来,吉亨。”“天地交泰”蕴含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交领”或者“交衽”的形态,则是“交泰”思想的器物化反映。

  第四个“右”字:指左衣襟向右闭合固定后的外观形态和习俗,这一原则扩展到下装也是向右侧交叠闭合固定。“右”作为汉服的本质特征之一,蕴含了文明有序的观念。衣襟向右掩视为阳,表示在世的人;衣襟向左掩视为阴,表示故去的人。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反映的正是当时汉民族服饰“右衽”的特点。

  第五个“宽”字:汉服的用料远大于覆盖人体的需要,形成“松袼宽摆”的特征,袖根宽松使腋下能自由运肘,裳或裙摆是腰围的两倍以上,形成文质彬彬、君子之服的形象,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气韵。

  第六个“褖”字,读作tuàn,字意为衣服缘边,是一种包边工艺。古人认为衣领若不加缘边则为粗陋之服,称之为“褴”;如又加以缝补,则称“褛”,成语“衣衫褴褛”形容生活困苦。现代汉服礼服传承《周礼》之制,保持“续衽钩边”的结构,即前衣襟加接一幅和缘边,遮掩交叠之处有传承礼义之邦的含义。

  第七个“合”字,即“腹手合袖”,约束袖长和仪态。特别是礼服,根据《玉藻》和《深衣》篇的记载,“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指袖长遮住手外能反折至肘部,双手合拢时袖子褶皱堆积,袖口左右相合,阴阳互补,蕴含“和合共生”的含义。

  第八个“缨”字,字意泛指用于固定的带状部件或穗状饰物,也是衣襟的固定方式,不同于西式服装的单纽式或拉链固定式,而是采用衣带或佩绶等部件收束和装饰,若用纽扣则隐藏于不起眼处,形成隐扣系带,佩绶结缨的衣冠风貌。

  总而言之,汉服与西式服饰的差别,在于汉服几乎所有部件和结构都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即在自然之中寻找规律,进而赋予文化的解释。又如“圆形袖口”“衣裾平直”等结构特征,不论最初是出自工艺或其他客观原因所致,但最终一定会赋予文化的解释,体现“规矩方圆”的文明理念。制衣理念的差异,表现为审美趣味的不同。从结构上看汉服是平面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就会随之呈现不同的曲线,其行云流水般的外形,给人以随风而动、潇洒飘逸的感觉。这一点与崇尚开放性感、强调人体曲线审美的西方服饰,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服饰类别,表现出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差异。

  回归生活:探索传统文化现代化之路

  汉服的出现更像是一个“复活”的显性文化符号,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一项调查显示,2019年中国汉服爱好者达到356.1万人,也是连续四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长,根据年龄划分85%为25岁以下。从动机上看,总人数中有47.2%的消费者是出于对汉服文化的喜欢,而34.7%的动机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这也凸显了汉服和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服饰本身所具备生活性和民俗性,与饮食、语言相似,是人们生活必需品,而不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文化技艺。对普通人而言,“穿汉服”门槛不高,轻松成为表现个人认同情结的载体,也能够成为特定场合中,承载着社交属性的外在符号。

  正是这一属性,导致汉服更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探索,其核心是立足于生活世界的改变,找到传统文化在民间生活中的“用”处。正如学者朱谦之所说,这“不是旧的文化之因袭,而为新的民族文化之创造”。在汉服复兴的实践过程中,不仅是把考据、制作与研发局限在传统服饰的历史框架中,一次次高度“复原”某些古代服饰款式,而是要找到与保留古代汉族服饰一脉相承的共性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实践和创新,实现传统服饰的现代应用与接续,在民间生活场景中赋予新的文化含义,这也正是今天汉服复兴的意义所在。

  《易经》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人文化成”为核心的文化观是依赖人的承载而存在,没有人的使用,文化就是故纸堆和博物馆的灰尘。从日常生活领域出发,以现代普通民众为传播主体,通过“穿着”展现服饰的魅力,在生活中频现文化符号,而不是单纯地借助文物展示、演出团体、学术交流,使得汉服运动的发展轨迹顺应现代民间生活,与时偕行地融入现代社会,为其他传统文化复兴探索出成功之路,这是汉服运动的使命和价值所在。

  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焕发新生机

  2003年11月12日,汉服被普通人王乐天穿上街头,这一传统服饰重新引人注目。2013年中华礼乐大会、西塘汉服文化周,2018年中国华服日、国丝汉服节等,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纷至沓来;再到《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风靡全球的视频博主李子柒,这些饱读诗书、淡然出世的汉服爱好者,也走入了公众视野。在媒体眼中,这是汉服亚文化的“二次元”破壁;在市场眼中,这是“国货”经济井喷的一个起点;在学者眼中,这是年轻人“国风”归来的一个表现;在世人眼中,汉服不再是复古作秀、奇装异服,而是国风回归、文化自信的视觉盛宴。

  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切自然的实际行动。汉服不仅是人们对传统文化认同的一个符号,是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的一种良好载体,更是中国对外文化软实力的象征。譬如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海外华人联合举办的“汉服快闪活动”,用《我和我的祖国》献上海外华人的赤子之情,让外国人近距离感受到中国服饰之美,全球化下的多元文化魅力。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之一,承载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审美和现代风俗习惯的凝结与呈现。所有中国年轻人,在选择穿汉服的那一刻,就承担起新的角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者、传播者。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汉服的兴起是建立在国家强盛的基础上,“穿汉服”以最表象的方式,让更多人在喜欢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形象更具体的展示,反映现代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热爱,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态度,是文化多样性、审美多样性、生活方式多样性的体现。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2日 05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