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一线讲述】
他们,用抗击自然灾害、开展防灾减灾教育的经历和故事告诉大家——
面对灾害风险,我们该如何更好应对
编者按
10月13日是第31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今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是1998年以来汛情最为严重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夺取了防汛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结合“十四五”规划,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的重大项目。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如何继续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动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光明智库邀请一线工作者讲述防灾减灾救灾故事,并请专家建言。
6月22日,新疆公路管理局应急抢险队员参加公路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新华社发
只要国家人民需要 我们随时挺身而出
讲述人: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 马剑明
今年夏天,紧张而难忘。自6月入汛以来,江西多地遭遇暴雨,长江水位持续上涨,鄱阳湖突破有水文记录以来最高水位,九江17个县市区,多地有汛情;环鄱阳湖1008公里土坝圩堤,处处有危险。
汛情就是命令,我们支队主动加入九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安排专人现场办公,及时掌握汛情灾情信息。在汛情最严峻的湖口县、濂溪区、彭泽县等地,集中全市360名指战员及车辆、舟艇、装备,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同时,迅速成立2个临时党支部,组建18个党员突击队,设立40处党员先锋岗。
7月8日,都昌县大港镇发生严重内涝,盐田中学的师生被困。接到警情后,我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湍急的洪水中用橡皮艇转运学生,经过40多次来回、5个多小时奋战,471名师生被成功转移到安全地点。
在修河三角联圩溃堤救援中,我们克服了激流暗涌、杂物缠绕等困难,连续战斗六天六夜,逐户搜救、手托背扛,营救疏散群众5388人。在鄱湖村,我们先后两次驾驶舟艇,行驶近3个小时,从房顶上将一对老夫妇和他们家的上百只鹅救了出来。两位老人担心鹅没有地方安置,我们当即决定全部买下,老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这场与洪水的战斗中,我们九江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不畏生死、全力以赴,始终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战斗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营救疏散人民群众1.3万余人,夺取了“零遗漏、零伤亡、零事故”的救援胜利。
一直以来,我都在认真思考:如何在每次灾情来临时顺利高效地完成救援任务?多年“实战”使我深切感受到,如果群众在遇到洪水险情时能保持冷静,耐心听取救援队伍的劝导和指引,积极配合救援人员工作,就能大幅提高救援工作实效。
对标国家“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我们会面对更多复杂的情况。作为与人民群众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随时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这是我们消防人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我们不变的承诺与誓言。
今年8月,甘肃陇南文县因洪灾导致陆路交通阻断,救援人员通过直升机为受灾群众运送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急需物资。冉创昌摄/光明图片
让地震纪念馆成为防灾减灾教育的常设课堂
讲述人:“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主任 冯正碧
地震纪念馆是留存灾难记忆、传承抗震精神、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就是为了铭记那场地震灾难、开展科普研究和防灾减灾教育而建的。2013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前夕,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截至目前累计接待社会公众1407.37万人次,接待国内外研究、政务团体近5000批次。
纪念馆由室内陈展和室外遗址两部分组成。后者包括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沙坝断层地震遗址、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迹。其中,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全世界唯一一处整体原址原貌保护,规模最宏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是开展地震灾难研究和防灾减灾教育不可复制的资源。室内陈展主体建筑为同济大学设计的“裂缝”,寓意为“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陈展主题“山川永纪”真实记录了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历程,分为旷世巨灾、破坏惨重,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科学重建、创造奇迹,伟大精神、时代丰碑四个部分。
作为国家防灾减灾教育基地,纪念馆肩负着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防灾减灾教育新途径新方法,让纪念馆“活”起来、社会教育“火”起来,把纪念馆打造成社会公众开展防灾减灾教育的常设课堂。比如,我们挖掘了地震、火灾、洪灾、交通事故等各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知识,用短视频的方式,向公众讲解遇到危险时如何自救互救,提升网友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受到网友喜爱。今年2月,纪念馆推出“云游博物馆·宅家看展览听展览”,通过喜马拉雅、抖音、微视、快手等平台,将重点文物故事、地震故事等通过音频、短视频、图片二维码进行展现,让更多承载着抗震精神的救灾故事入耳入眼、入脑入心。
今年10月,四川大学全国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基地开展早期火灾处置课程。光明图片
教育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讲述人: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陈勇
2018年,在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四川大学获准建立了全国首个以开展青少年灾害防御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基地。
基地成立以来,依托四川大学多学科优势以及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平台优势,开发了涵盖大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课程体系,着力补齐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中存在的短板。
今年7月4日,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姚同学,在搭乘地铁回家时,应用基地“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冷静应对突发事件,成功救助一名遇困乘客。事后,姚同学回忆:“这次应对有序,多亏了去年担任课程助教的经历。”
我们还积极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基地建设经验,为国际减灾防灾合作注入力量。2018年5月12日,在基地成立的学术论坛上,尼泊尔前教育部长甘加·拉尔·图拉达尔受邀与会,分享了尼泊尔防灾减灾救灾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在这之前,我校教师田兵伟每年赴尼泊尔参加防灾减灾教育活动,积极传播防灾减灾知识和中国灾后重建经验。即使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种交流也未曾中断。2017年他还获得了时任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亲自颁发的“地震灾后重建促进中尼友好奖”。
目前,基地正在筹建网站系统,打造全国防灾减灾教育的展示、教学互动与资源共享平台。我们期待,教育更多青年、带动更多家庭,让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灾难危机的能力被更多人掌握,让广大青年承担起应对人类重大灾难危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浙江舟山,民警组织辖区企业员工开展应急逃生模拟演练。新华社发
家庭备灾,时刻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讲述人:防灾科技学院副教授 杨月巧
2008年,我来到防灾科技学院,开始了应急管理教学与科学研究。每天绕着各种“灾”打转,思考油然而生:面对小概率灾害事件,家庭该如何备灾?
事实上,从“全灾种”角度来看,备灾,是备全灾种之“灾”,而不仅仅是自然灾害。从“大应急”的角度来看,备灾也并不仅是在家里准备一些应急物资,还包括灾害发生前开展的风险调查与评估、机制建设、预案制定、应急演练、物资储备、装备和通信保障、教育培训、社会动员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家庭是受灾害影响的主要群体,一个家庭的备灾能力影响其遇到灾害时的受损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基本减灾能力。
在日本,为了保证安全,多数家具都被做了固定,一旦发生地震,可有效预防柜子等家具倒下对人造成伤害。被称为“非常用持出袋”的急救包是日本政府呼吁的家中必备物品。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有各种类型的应急包,但调查显示,不少家庭对其不以为意,觉得包里唯一有用的就是创可贴。
面对种类繁多的灾害,我们该准备什么?2014年,北京市民政局会同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提出了北京市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每个居民家庭储备一些必要的应急物资,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家庭备灾不可掉以轻心,要充分挖掘日常生活用品的应急功能。比如,主动查找家里的安全隐患。固定较重的家具、为橱柜门安装插销,防止地震时橱柜里的物品掉落;加强应急演练,掌握逃生技巧和各类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家庭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和应变的能力。最为重要的是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让家人们明白风险管理和安全的重要性,做到有备无患。
让更多人听得懂、记得住、关键时刻用得上
讲述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18级研究生 马明月
10年前,我刚上高中,甘肃舟曲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对那场灾难的深刻记忆让我明白,自然灾害其实离我们很近。大学期间,我选择了大气科学专业,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曾经萦绕在脑海中的问题逐渐得到了解答:伴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可以采取措施尽可能地规避自然灾害;而同样重要的,是民众应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只有两者很好结合,才能把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这一认识,主要来自这几年暑假我参加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起初我只是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点事,没想到一干就是五年。
活动初期,我发现人们对防灾减灾相关内容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于是,我们不断推陈出新,变换活动形式,增强趣味性和体验感。4年前在兰州开展活动时,我们增设了“小朋友专场”,以画气象元素相关漫画、气象基础知识问答等形式,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家长。近几年,除了播放科普短片、讲解气象知识、游戏互动问答等形式外,我们还借助VR、AR等现代科技手段,让群众“真实”感受自然灾害现象,提升群众应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
从2007年开始举办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至今累计组织了20000余名志愿者奔赴各地开展科普宣传工作。这五年,我收获很多,而传播了让人听得懂、记得住、关键时刻用得上的防灾减灾知识,是我最大的幸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胡晓军、李晓东、宋喜群、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唐成卓)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4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