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月5日上午,在海拔1500多米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漩坪乡岩门村白芨基地里,一群村民正热火朝天地劳作。这其中有很多人并不是岩门村人,这些“跨村”来参加劳动的村民是漩坪乡的易地扶贫搬迁户。他们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这里是我们的‘飞地’!”
为让易地扶贫搬迁户顺利脱贫,北川积极探索以工代赈新模式,通过打造“山区版飞地经济”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创新“飞地经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顺利实现脱贫
据了解,2018年,漩坪乡共有53户搬迁户,遍及全乡各村,完成易地搬迁后,村民们的居住生存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而在搬迁后如何实现就业增收和后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北川县委、县政府的积极谋划和县发改局的组织实施下,决定通过创新发展“飞地经济”帮助这部分群众顺利脱贫。
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带着产业走”的思路,北川县委、县政府经过周密科学的考察论证,决定在漩坪乡岩门村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让乡内的易地搬迁户通过参与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的基地管理务工实现就业增收。
岩门村本身没有易地扶贫搬迁户,但该村地广人少,且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种植产业。工作人员通过对全乡易地扶贫搬迁户和贫困户进行走访摸排,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和意愿后,北川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很快确定了在岩门村5组打造“产业飞地”。县发改局将137万元以工代赈资金投入该项目,又按照“自愿申请、好中择优”的原则,通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由北川逸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担任该项目的实施主体,发展白芨产业。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漩坪乡12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以60-120元/天的劳动报酬标准投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土地整理300亩、电力铺设2公里、生产用板房140平方米,共获得28万元劳动报酬,户均增收2万余元。2019年,300亩白芨基地完成建设并顺利下种,有35人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长期在基地内务工,共计获得劳动报酬40余万元,人均增收上万元。
同时,在以工代赈资金的撬动下,北川相关部门充分整合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等,带动周边相继建成蓝莓、花椒、芍药等基地上千亩,形成了连片规模产业,吸引了漩坪乡及其他乡镇更多的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参与务工,极大地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谋划“股权量化”让易地搬迁群众实现持续增收
短期实现有效增收只是解决了“近虑”,长期的持续增收才能化解“远忧”。如何让广大脱贫户彻底消除近虑远忧,从而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无缝衔接”?在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又积极谋划通过“股权量化”,让他们当上了“股东”,通过每年固定的分红实现持续增收,为53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发展充分赋能。
在北川发改局的组织协调下,漩坪乡岩门村北川逸农专合社与53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签订了多方协议,将包括300亩土地整理、2公里电力设施和140余平方米生产用房在内的137万元以工代赈项目资产入股到合作社。按照合同规定,53户搬迁户每年可享受到该基地137万元基础设施5%的保底分红,白芨投产后,再按利润增加分红。2020年末,白芨尚未投产,53户搬迁户已经享受到了共计6.85万元的首次“股权量化”分红,户均分红1200余元。
“易地扶贫搬迁后,我们住上了好房子,又有了新的挣钱门路,平时在基地劳动,年底还有分红,一年下来比以前在外面打工强得多。”搬迁户吴家云说。北川逸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母志军则告诉记者,搞农业产业的前期投入很大,这137万元的基础设施入股,帮合作社减轻了不少压力,同时有这么多易地扶贫搬迁户来基地务工,劳动力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个‘以工代赈’项目既有效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持续增收问题,也给我们乡的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现在各方面的关系都很和谐,产业运转进入了良性循环,实在是‘多赢’。”漩坪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袁晴 杨檎 胡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