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留住城市记忆 唤醒美丽乡愁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留住城市记忆 唤醒美丽乡愁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4-02 03: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奋斗足迹】

  讲述人: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住建局二级调研员 江伟辉

  算起来,我跟永庆坊打“交道”已有10多年,过去讲“未识广州,先闻西关”。西关永庆坊地处广州西南,位于广州市老城区核心地带,历史上曾是广州最繁华的核心城区,拥有广州保存最完整的骑楼街,分布有众多名人故居及具有岭南特色的历史建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集聚了一批粤剧曲艺、武术医药、西关打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中心东移,街区日渐衰败,建筑年久失修,危破旧房密集,公共设施缺失、老化。曾经的旧城改造模式,对老城区历史风貌和城市肌理也产生了较大破坏。永庆坊改造,既是城市更新,更是民生所需。

  令人高兴的是,这些年来政府积极转变思路,全社会保护历史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我们以保护历史文化为前提,对老城区改造进行减量规划。在永庆坊改造过程中,广州不搞大拆大建,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对老旧建筑进行修复活化;保护原有的街区肌理和传统风貌,恢复被覆盖的河涌,城市规划道路不搞“开膛破肚”。

  说起永庆坊的改造过程,岭南文化是一条避不开的主线,它串联起了这里辉煌的过去和充满活力的未来。

  在永庆坊的片区微改造中,我们通过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及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努力为老街区延续历史风貌、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不仅对建筑、街巷等物质形态空间进行更新,同时在保留部分原住民的基础上,对人口进行疏解,改善过于密集的居住环境,让活生生的历史在原来的街区延续,做到留住城市记忆,唤醒美丽乡愁。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现有留存空间的不同特点,我们下“绣花”功夫,进行精细化设计并进行区别对待。为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我们还进行功能置换,引入与街区氛围相协调,适合历史建筑小空间的文创、民宿、研发等产业,实现“旧瓶装新酒”的更新活化。

  2020年开市的永庆坊非遗街区,吸引了10位国家级及省、市级非遗传承人集中进驻,系广州首个集展陈、表演、教学、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非遗街区。而充满全新岭南园林风格的粤剧艺术博物馆,集中展现了岭南民间传统建筑艺术以及粤剧、粤曲艺术。这些更新改造巧妙地将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为一体,助力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如今,永庆坊二期改造工程接近尾声,并逐渐对外开放。回首10多年的工作,每当走在美丽外表和文化内涵兼具的永庆坊,看着它一天天热闹起来,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未来,我会继续担负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广州这座浸润在文化里的城市留住记忆、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记住乡愁作出更多努力。

  (光明日报记者王忠耀、吴春燕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2日 07版)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