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冰
从“洛阳再现唐宫灯火不夜天”刷屏网络,到清明小长假洛阳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较2019年同期实现“双增长”;从《2019年度中国古都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估报告》中城市美誉度位列全国第四,到2020年洛阳市首次进入中国地级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排行榜前十名……
洛阳,正不断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魅力,世界的目光也不断向这座古都聚焦。
作为河南第二大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的应有担当,作为厚植特色优势、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行动,坚持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着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千年古都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发展中焕发新机。
“融”字当头,让城市“火”起来
“红牡丹停、绿牡丹行。”近日,具有牡丹花元素的信号灯、倒计时牌亮相洛阳街头,收获市民和游客如潮好评。
“洛阳的信号灯是牡丹花图案!”“等信号灯的过程都变得有趣了!”“彰显城市文化!有特色!”信号灯闪烁之间,牡丹花城的氛围更加浓厚,千年古都的底蕴分外彰显。
眼下,正值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洛阳牡丹大面积绽放”“河南洛阳牡丹花冰淇淋”频频冲上热搜,古都洛阳尽显“方寸之美”,让“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气质深入人心。
牡丹元素走红网络,是洛阳厚植文化底蕴,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城市个性,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生动实践。近年,洛阳持续在“融”字上下功夫,坚持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体现“融”的理念、找准“融”的业态、发挥“融”的效果,推动文化与旅游从“物理组合”迈向“化学反应”,让“诗和远方”完美交融。
今年元宵节,洛阳举行“点亮隋唐洛阳城”亮灯仪式,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天街、应天门、明堂、天堂、九洲池等标志性建筑被依次点亮,再现了千年前隋唐洛阳城上元夜盛况,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唐宫”灯火不夜天的喜庆与祥和,吸引众多媒体关注。
在火爆网络的河南卫视元宵节特别节目《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中,“唐宫小姐姐”穿越回到“家乡”洛阳,带领广大观众一睹盛唐风采。一时间,隋唐洛阳城应天门火了,“古今辉映”的洛阳成为众多网友向往的“诗和远方”。
传承弘扬,让文化“活”起来
阳春三月,位于洛阳市洛河与瀍河交汇处的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场,道路、水系、景观、绿化等各项工程正加紧施工,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项目占地面积276.5亩,不久后这里将建成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体验廊、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运河历史文化步道、滨河景观廊与休闲跑道等,游人可以在游览、休闲、健身的过程中,了解‘看得见、摸得着’的隋唐大运河。”洛阳文保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承载着无数繁华的景象和动人的故事。位于隋唐大运河中心的古都洛阳,正在通过建设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全面展示隋唐大运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元的功能以及辉煌的成就,打造弘扬、传承、活化运河文化的“国家样板”。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旅游中注入文化之魂,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点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
近年,洛阳市立足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积极融入黄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城市精神标识和文旅核心展示区。不久的将来,牡丹博物馆、大谷关客家小镇、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成开放,将全面释放洛阳的文化魅力,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来到洛阳、爱上洛阳。
创新载体,让古都“潮”起来
以往,人们来到洛阳,大多冲着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的名气,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感受历史的沧桑。
如今,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示“最早中国”,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再现“盛唐气象”,“东方博物馆之都”102座博物馆星罗棋布、各具特色,叫响“研学洛阳、读懂中国”的品牌。热情好客的洛阳人还会推荐游客乘坐地铁1号线打卡沿途景点,在应天门看一场灯光秀,到洛邑古城品一品非遗文化,去老城十字街寻一寻洛阳美食,再到广州市场步行街开启潮流夜生活……
近年,洛阳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致力推动文旅融合“三个转变”,强化线上线下融合,深化文化旅游融合,推进文物文化文创融合、景区景点景观融合、项目场域载体融合。2020年以来,央视秋晚惊艳世界、温暖华夏,全球华人同赏一轮河洛月,洛阳在国内外的关注度显著提高;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世界古都论坛“两节一会一论坛”,让河洛文化、古都文化、牡丹文化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古都夜八点”点亮洛阳新“夜”态,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夜游洛阳的全新“打开方式”,更让洛阳荣膺“2020年度中国夜游名城”……
一系列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风生水起,一处处时尚“网红”打卡地绽放城市活力,一座座特色鲜明的文化地标传承千年文脉,让“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名片熠熠生辉。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