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系列述评之三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系列述评之三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7-30 03:5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强大动力。

  以史为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真理旗帜,带领亿万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开创未来,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恢宏画卷铺展开来。

  立足中国实际,真理光辉愈加璀璨

  奋斗之路无坦途,为什么党总能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在变局之中开创新局?

  党的百年历史昭示,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创造出改天换地、惊天动地的伟大奇迹。

  井冈山茅坪乡,八角楼静静伫立。

  90多年前,八角楼内亮起星点灯光。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从井冈山上的艰辛实践,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创举;从《论持久战》“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的重大论断,到《论十大关系》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

  在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实际,作出响亮回答。

  3页纸、近500字,历经岁月洗礼,纸面已微微泛黄。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邓小平拟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提纲,见证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大道之行,一以贯之,真理之光照耀新时代。

  村路宽阔整洁、农家院错落有致、修竹茂林相映成趣,走进浙江安吉县余村,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字的石碑,注解着眼前的江南图景。

  当年漫天灰尘迷人眼,今日化身五彩田园。余村多年来的绿色发展实践,折射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

  立足国情,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成为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化的生动诠释。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汲取文化养分,真理扎根中华大地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从“贫富有度”“与天下同利”到共同富裕的政治主张,从“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古代智慧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推动中华文明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怎样进一步推动二者更好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关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经过“两创”,才能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小康,是《诗经》里的悠悠吟唱,是《礼记·礼运》中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社会理想。如今,千年前的朴素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变成了现实,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时代新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古代哲学一脉相承,以“和合共生”的古代智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实践、不断探索。

  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站在新起点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将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与时代同步,真理指引新征程

  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2017年10月24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热烈,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

  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写入党章,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科学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说。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更是前进的动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路,开辟出中国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

  今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图景徐徐拉开。

  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永不停歇。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王子铭、范思翔、刘硕)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30日 01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