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科技兴海 挺进深蓝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科技兴海 挺进深蓝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4-29 04: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科技兴海 挺进深蓝

  ——青岛西海岸新区紧扣一个“蓝”字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光明日报调研组

  每天早晨9点,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管华诗走进办公室,秘书孙杨就会递过来一沓院士工作站的工作进度资料。自2018年以来,管华诗已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合作建立了24家院士工作站,内容都和打造中国“蓝色药库”有关。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青岛蓝谷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3年多来,青岛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以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发展龙头和样板,不断放大海洋资源集聚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进海洋强国战略落地,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西海岸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占青岛海洋经济总量的40%、占山东省海洋经济总量的10%,众多大国重器从这里出发,挺进深蓝。

  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调研走访了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哈工程船舶科技园、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正大制药集团、青岛北船重工、海洋石油工程青岛公司、鲁海丰海洋牧场、青岛灵山湾、新区海洋发展局等9家具有示范意义的单位,并召集11家涉海单位举行“科技兴海”座谈会,全面了解该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破解其高质量发展的独特“密码”。

  破解“九龙治水”顽疾,让蓝色科创活起来

  2021年9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青岛园区正式启用,23岁的张迪和另外321名研究生一起从全国各地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求学之旅。

  “我们将海洋教学重心由北京转到青岛,就是要整合中国科学院13个涉海研究所的优势科研力量,利用青岛丰厚的海洋资源推进科教产创深度融合。”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褚宁告诉调研组,这种变革,终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的海洋人才。

科技兴海 挺进深蓝

  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沿岸。资料图片

  北京与青岛双城轮动,新的学习模式带给张迪的感受格外深刻:导师讲海洋科考的时候,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科学号”考察船上……

  张迪说“还有更新鲜的”:在古镇口海洋科教创新区,涉海高校全部毗邻而居,政府掏钱建设了大学城科技馆、科学讲堂、体育中心等六大公共服务场馆,面向城内所有的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开放,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为海洋教育、科创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

  近几年来,西海岸新区不遗余力实施高校科研院所招引计划,强化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合作。目前已集聚中科院大学海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20所高校院所,形成了国内最大的海洋学科群。

  调研组也了解到,虽然西海岸新区涉海高校多、科研院所多、创新平台多,却存在着多而不统、“九龙治水”问题,导致企业需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匹配不理想,双向赋能偏弱,大量科技成果没有形成现实生产力。

  “顽疾”怎么破解?西海岸新区工委科创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龙淼告诉调研组,新区成立了海洋委,构建了“海洋委主导、海洋办统筹、部门抓落实、专班抓攻坚”的工作机制,吸收与海洋科创相关的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共同议事决策,形成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海洋经济管理体系。同时,设立1亿元高校校长基金、1亿元重大科技专项,出台股权激励十条等政策,深化校城融合,补齐科创短板。

  体制机制的创新,让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协同创新碰撞出了理想的火花。

  “我一直谨记总书记和我交流时的嘱托,三年多来不曾懈怠,就是想让‘蓝色药库’的发展速度快些再快些。”管华诗院士表示。

  管华诗告诉调研组,西海岸新区是中国“蓝色药库”的主要研发基地,有全球最大的海洋微生物数据库,还有全国唯一的海洋药物中试基地。目前,他领衔的院士工作站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早期介入式。如正大制药看好了院士工作站研发的海洋类抗肿瘤新药,提出早期介入重点开发;二是合作研发式。百洋医药和院士工作站围绕海洋生物新技术,实施合作研发;三是计划开发型。黄海制药看好海洋生物小分子化合物的制药前景,提出共同开发计划。这些模式将海洋药物研发方式由“串联”提升为“并联”,极大加速了“蓝色药库”的发展速度。

  高效的体制机制加上密集的政策红利,让新区的科创能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目前全区已集聚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9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380家,高新技术企业882家。

  补齐“领头雁”缺失短板,让“产业雁阵”飞起来

  近期,位于青岛胶州湾隧道附近的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以下简称“海西湾”)正迎来一股建设的热潮。

  “我们正在对这条‘巨无霸’进行码头舾装和系统调试,预计很快将实现交船。”站在长249.9米、型宽45米、型深21.5米的“国信1号”船体旁,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国信中船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项目技术总工程师王伟堂略显轻松地吁出一口气。历时一年多,这条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的建设终于进入了尾声,这也意味着全封闭、游弋式中国深远海养殖的新篇章即将拉开帷幕。

  “从设想到落地,这条船,中国人等了整整40年!”王伟堂感慨道,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海洋渔业专家前瞻性地提出了远海养殖工船设计理念,但限于当时薄弱的工业基础,这一梦想就此搁浅。

科技兴海 挺进深蓝

  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溶胶间。王培珂摄/光明图片

  2019年,随着大黄鱼等高价值鱼类需求的急速提升和近海养殖的不断增多,青岛国信集团联合中船、中国水产科研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开始大型养殖工船的建设探索,为支持其科研创新,政府拨付了3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通过联合攻关,“国信1号”成功下水,运营后可实现全年无污染不间断商品鱼供应,对拓展我国深远海养殖空间、促进渔业智慧化发展意义深远。

  调研组了解到,加快船舶海工产业转型一直是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如何让庞大繁杂的传统产业成功“调头”?首先,要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强化上游的设计研发、核心设备制造及下游运营服务等薄弱环节;然后,要聚焦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扶持其做强做大;同时,设立两个总规模105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为企业输送“真金白银”。

  蝶变肉眼可见:如今的海西湾,已从传统的船舶海工制造向深远海、极地海域和自动智能方向发展。世界最大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核心工艺模块、世界最大吨位级“海上石油工厂”P70、我国首座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1号”等一系列高端船舶海工产品从这里驶向全世界。2021年,新区船舶海工产业实现产值294.7亿元,同比增长48.1%。

  与船舶海工一样,海洋生物医药企业的转型同样精彩纷呈。

  “缺少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较低;产业高级化程度有所欠缺;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西海岸新区发改局四级调研员宋蔚一口气列出了全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四大不足。

  如何补齐短板?在全面剖析了海洋医药产业生态后,新区政府推出“链长制”工作部署,绘制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1个图谱”和“13张清单”,形成产业链条全景图;同时,强化存量培育,鼓励抱团发展,公布了9项支持产业发展政策,通过高质量发展奖励和国有资本参股等形式鼓励龙头企业先行先试。

  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让“领头雁”纷纷脱颖而出:正大制药引入管华诗院士团队和邓子新院士团队,其中一类海洋新药BG136即将出炉;聚大洋与管华诗院士团队合作研发海洋寡糖,原料产值可从每吨10万元跃升至200万元;华大基因以537人的科技队伍,打造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基因库……2021年,西海岸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超过30%。

  拆“补丁”种“良田”,让海洋生态美起来

  日前,调研组从薛家岛码头出发,乘坐渔船行驶数十公里来到鲁海丰国家级海洋牧场腹地。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密布着漂浮的网箱。

  “别看海面风平浪静,这海底可是热闹着呢。”海洋牧场经理薛清海介绍道,“我们在海底投放了大量人工鱼礁礁体,为海洋生物的栖息和繁衍营造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一段水下摄影资料印证了薛清海的说法。镜头下的海底深处一派生机勃勃:大石块、废旧渔船、混凝土构筑件错落有致,海参、鲍鱼、海星以及各种颜色的海草在波浪涌动下翩翩起舞。

科技兴海 挺进深蓝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资料图片

  薛清海告诉调研组,海洋牧场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海域生态。2011年以来,他们已累计放流鱼苗1300万尾,投放鲍鱼苗1368万头、海参苗680万头。“大概五年前,半个小时都钓不上一条鱼来。”刘家岛村的老渔民刘光华说,“现在可不一样了,鱼多了不说,还有很多稀罕品种。”

  “海面上有280个网箱,只有20名工作人员,承担着约2800万斤成品鱼的全年养殖工作。”薛清海感慨,智能化作业让养殖效率成倍提升。

  调研组了解到,西海岸新区已创建14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总面积达6630公顷,是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集群。

  驱车行驶在新区282公里长的海岸线上,所到之处美不胜收……如果没有过去的影像照片,很难想象,几年前的海岸线也曾“伤痕累累”。

  “以前海边有很多养殖池,东一块西一块的就像大补丁。现在可美了,又是观景木栈道又是休闲小亭子,大家都愿意来这遛弯儿。”居住在南岛小镇的居民薛举雷经常到石雀滩广场散步。

  石雀滩的变化得益于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新区蓝湾整治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朱科告诉调研组,截至目前,他们已拆除清理岸线130公里,修建了78公里的蓝湾路慢行系统和沿海视觉通廊。

  海滩更松软,海水更清澈。每年到了候鸟迁徙的时候,丹顶鹤、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等珍稀动物频频光顾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CQC证书来了!”新年第一天,西海岸新区灵山岛上的2000多名居民欢呼雀跃,他们刚刚收到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认证,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以-1333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为全国首个自主“负碳海岛”。

  “这是全岛居民35年来不断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结果。”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姜霞告诉调研组,2022年,他们还会在岛上筹建“碳积分银行”,通过低碳积分兑换制度,引导居民和游客主动参与到减碳行动中来。

  当然,无论是海洋牧场、蓝湾整治还是“负碳”海岛,现代化的海洋生态保护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以前审批一宗海域,得跑好几个部门,真是要累断腿,如今海洋智慧管理平台上线,效率倍增。”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项目办主任李勋告诉调研组。

  李勋说的海洋智慧管理平台,是新区海洋渔业、环保、海事等部门共享的数据平台,包括基础地理、海洋卫士、渔船渔港、预报减灾、环境监测、水产养殖、海洋经济等大数据信息。平台上,国家、省、市、区四级海洋信息实时在线,率先实现海洋管理“一张图”。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个一”模式

  金滩镶绿野,碧海映蓝天。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调研组看到的是一幅幅依海富区、以海强区、人海和谐的美丽画卷。新区如何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变成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调研组总结为“四个一”模式:

  科技为基,形成蓝色经济“一盘棋”。西海岸新区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基础支撑”,只有统筹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全方位培育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才能赋能区域蓝色经济发展。

  当前,沿海各省、市已陆续编制发布“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调研组认为,要成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实践示范,需要以科技为基,统筹谋划蓝色经济布局和蓝色产业发展,构建全区域协同、全要素配置、全链条融合、全方位保障、全社会动员的“一盘棋”格局。

  科技为线,串出蓝色服务“一条链”。西海岸新区深知,增量的“双招双引”政策和存量的科技提升举措是开发价值洼地、打造高峰高地的有力保障。

  围绕经略海洋蓝图,西海岸新区紧抓科技主线,以“海洋委”为统筹核心和动力主轴,打通人才、平台、成果、产业、生态等环节,形成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海洋经济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政策措施从“主干道”到“最后一公里”的贯通落地,形成推动海洋强国战略落地落实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服务“一条链”。

  科技为冠,竞出蓝色产业“一群雁”。“缺少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较低……”西海岸新区传统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是国内诸多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的问题。

  在推进传统海洋产业转型时,西海岸新区首先适应高端化、集群化、基地化的新趋势,拉长以海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链条,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其次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给政策给资金给项目,通过充分竞合,让“领头雁”层出不穷,逐步形成“蓝色产业雁阵”,从而带动整体跃升。

  科技为笔,绘就蓝色生态“一幅画”。与陆地相比,海洋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在保护海洋生态的同时如何实现海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亟须破题。

  在海洋生态保护上,西海岸新区通过“三个坚持”实现了创新发展:坚持绿色发展。通过深耕现代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打造“蓝色粮仓”;坚持创新引领。通过陆海联动基金、蓝色产业基金、海洋碳汇、气候投融资等创新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坚持智能化发展。打造海洋综合管控的“蓝色天网”,让各类海洋要素信息向平台聚集,实现海洋管理“一张图”,绘就大美蓝色“一幅画”。

  (调研组成员:青岛大学党委书记、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胡金焱,青岛大学经略海洋研究中心教授孙继国、副教授赵玉宗,光明日报记者刘艳杰、光明日报通讯员汪霏霏)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9日 05版)

[ 责编:李方舟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