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在这里,感受植物的奇妙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在这里,感受植物的奇妙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5-05 03:4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陈雨(国家植物园工作人员)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正式挂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再次迈出新步伐。从国家植物园的功能定位来看,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和生态休闲都是国家植物园应当具备的功能。如何综合展现这些功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国家植物园一项重要工作。

  1989年4月15日至5月5日,第一届北京桃花节在北京市植物园举办,当时仅有6个品种的桃花展出,桃花节也是当时园里全年唯一的花展。时至今日,在桃花节上,游客可以欣赏到数千个品种的各色春花,仅桃花就达到70多个品种,园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桃花品种“品虹”“品霞”更是深受广大市民游客喜爱。海棠园、丁香园、牡丹园、郁金香展区等植物专类展区中,丰富多样的植物品种,缤纷多彩的自然景观,让游客畅游在花的海洋。除了桃花节,牡丹文化节、月季文化节、荷花展、夏日花卉展、菊花文化节、兰花展等让市民游客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不同的花,每年约有400万游客来赏花。

  穿插于主题花展中的特色植物展览,在对游客进行植物科普宣传的同时,也展现了国家植物园的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功能,特别是一些珍稀植物让大家见识到植物的奇妙世界。2011年5月,在北京市植物园的展览温室内,被誉为世界温室三大旗舰植物之一的巨魔芋首次在国内开花。2013年,同样是在北京市植物园的热带展览温室内,一株巨魔芋同时开放3朵花,如此奇景在世界范围内均属罕见。自1878年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中被发现以来,巨魔芋在全世界的开花记录仅有100多次,每次开花不超过48小时。巨魔芋开花时,会释放自己合成的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及硫化物等一百多种化学物质的气体,散发一股腐肉的气味,同时巨大的佛焰苞变成深紫色模拟腐肉的样子,所以有人称它为“食人花”。巨魔芋开花时会放热,花序温度可达40摄氏度,是自然界唯一产生热对流的植物。截至目前,巨魔芋仅在国内开过4次花,3次都是在北京市植物园。不仅是巨魔芋,千岁兰、红豆树、灰干苏铁、杏黄兜兰等近千种国内外珍稀植物都曾在国家植物园展出。通过珍稀濒危植物展示,国家植物园向广大游客传递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巧妙的景观布置让游客更加亲近自然。如今,国家植物园北园有一处久负盛名的自然景区——樱桃沟。景区内树木葱郁,流水潺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二·九运动纪念地就坐落于此。人们口中,这里还有另一个名字“人间仙境”。盛夏时节,人们漫步在木质栈道上,穿行于高大的水杉林间,身边不时腾起阵阵水雾,犹如仙境一般。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犹如人间仙境的景色其实是为了周边的水杉而建。水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北京市植物园在20世纪70年代引种了180株水杉种植在樱桃沟景区。景区独特的小气候,使这批水杉成为北京地区生长状态最好的水杉。近年来,为增加空气湿度,让这片水杉更茁壮地成长,植物园增加喷雾系统,并在设计时考虑游客需求,将植物保护与游客游览结合,让人们在樱桃沟可以更加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国家植物园北园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针对不同年龄段公众开展了一系列自然教育活动,建立了具有植物园特色的TPE科普教育模式,通过理论、探索、情感串联,引导公众以科学为基础,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其中,“专家带您识花草免费讲解”充分结合植物园特长,提高了植物学知识传播的严谨度和科学性;“自然享乐”探索活动及“生态课堂”等互动、趣味性强的活动则专门为青少年所设计。此外,国家植物园北园还以“课堂+手工制作+户外探索1+1+1”的形式,打造“夜探植物园”“植物手工坊”等系列课程;通过科普牌示、科普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线上线下科普教育,较为全面地建成了以植物为核心,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惠及不同年龄段科普活动网。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5日 12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