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真招实招汇聚助企纾困力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真招实招汇聚助企纾困力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5-12 05: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经济界面】

  编者按

  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同时也要看到,当下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增加金融供给,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资金直达企业账户;优化出口企业营商环境,保障外贸出口稳定;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信心……针对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揽子帮扶政策成为及时春雨,为企业减负纾困。

退税减税,增资金、强信心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

  【案例】

  多退的100万元税款,对北京市京顺达物资有限公司的法人宗建奇来说,是笔“意外之喜”。一季度申报留抵退税时,按以往政策要求,这家整车运输服务公司,只能享受留抵税额250.8万元的60%,即150万元的退税。

真招实招汇聚助企纾困力量

  “我们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对企业进行宣传辅导,深入解读今年新出台的财政部、税务总局2022年第14号公告精神,并告知企业可以按照交通运输业申请留抵退税,让企业百分之百享受留抵税额。这笔250.8万元的退还税款,比原来多退100万元。”国家税务总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旧宫税务所所长黄焱说。

真招实招汇聚助企纾困力量

  税务局工作人员正在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宣传税收最新优惠政策。徐慧摄/光明图片

  这笔退税,给宗建奇带来雪中送炭般的温暖。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许多物流企业面临业务不稳、资金紧张等问题。“到2022年,经历了近三年的疫情考验,企业多少号人、多少台车都等着开销,挺艰难的。这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到一大笔真金白银的退税款,就像拿到了救命钱,让我们一下子缓过劲儿来。这笔钱不仅能有效解决当前下游单位近2300台商品车的运力,也为我们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底气和有力保障。看着自己辛苦打拼挣来的公司又活泛起来,我打心眼儿里感激。”宗建奇说。

  今年,我国出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据统计,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首月——4月1日至30日,全国已有801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145.2万户纳税人账户上。

  【专家点评】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

  今年,面对经济三重压力,财税政策发挥宏观调节作用,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大盘。年初以来,我国已出台20多项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总体而言,今年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重点突出,着力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问题。受疫情影响,目前不少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资金困难,迫切需要得到资金支持。留抵退税有助于回流企业现金流,尤其是存量留抵退税退还的是企业以前年度积累的存量税额,对于解决企业当前资金困难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针对性明确,兼顾短期逆周期、跨周期调节目标,同时保持与高质量发展中长期目标的一致性。例如,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促进成长型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支出,获得额外税收返还,实现创新发展。发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促进企业发展,扩大市场规模,增强要素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在供给与需求扩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才能从根源上助企纾难解困。

  三是系统性强,共同形成协同效应。今年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采用退税、减税、免税及缓税形式多样的工具,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有序安排享受优惠政策的时点。例如,对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50%幅度减征“六税两费”,同时对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六个行业优先实施存量、增量留抵退税。另外,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还可享受缓缴税款优惠,切实降低当前企业数量占比最多的中小微企业税收负担,保市场主体,稳经济大盘。

外贸保稳提质韧性足

光明日报记者 姚亚奇 张翼

  【案例】

  在南京海关所属泰州海关,泰州捷运环保材料公司的一批秸秆家具经过现场检验,销往海外市场。今年以来,该公司新产品订单量已同比增加40%。

  此前,江苏泰州的不少中小企业产品类别单一,出口竞争激烈。“解决企业出口的难点、堵点,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出口结构,才能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南京海关所属泰州海关查检一科科长胡长松介绍说,泰州海关积极组织木制品企业调研,主动收集国外相关产品标准,指导企业打破技术壁垒,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自身产品丰富度,促进传统外贸产业升级发展。

  “目前我们的出口产品已经拓展到秸秆地板、秸秆家具板等数十种产品类型,由于防潮、阻燃、耐久,无甲醛添加,且各项检测值均符合国外标准,出口形势不断向好。”泰州捷运环保材料公司外贸部经理孙青青表示。

  此外,南京海关还通过政策宣讲、信息推送、企业协调员上门等方式,积极向中小企业推送海关优惠政策,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走得更远更稳。

真招实招汇聚助企纾困力量

  江苏省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全力提升货物周转效率,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王健民摄/光明图片

  今年以来,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举措相继出台。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4月,税务总局、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 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大助企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退税办理便利程度、进一步优化出口企业营商环境等三方面15项措施。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7.9%。

  【专家点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

  中国外贸发展前景好。每年4-6月是中国外贸企业接单、发货的旺季,预计出口将在今年二三季度进一步发力,一定程度上减缓中国经济发展的压力,进口也将很快反弹,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会动摇。首先,我国拥有门类齐全、上下配套、规模较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并通过双循环格局和超大规模统一市场持续发力;其次,我国规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生产资料市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未来,从非洲的农产品到拉美的矿产品、水产品,乃至欧美的高档消费品,都将是这个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活水”为小微实体“续航”

  光明日报记者 温源 

  【案例】

  “前两天我真是急得觉都睡不着,好不容易中标了一个重要的项目,对我们公司全年业务都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不料疫情又来了,好多地方都在封闭管理,很多员工上不了班,真怕贷款赶不及在规定日期前放款,那就没办法采购项目所需的设备,还有可能承担违约的损失!”上海磊康建筑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回想起前几天遭遇的境况,情绪仍旧有些激动。

真招实招汇聚助企纾困力量

  在安徽省滁州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质检员对即将下线的新能源整车进行检验。李晓村摄/光明图片

  所幸的是,建行上海市分行突破各种困难,及时安排710万元贷款放到磊康公司的账上,使其业务得以顺利开展。“这也为我们公司全年发展开了一个好头,我对今年的业绩也更有信心了!”公司负责人表示。

  “这次的情况确实特别困难,行里每个岗位都人手紧缺,但大家齐心协力,终于让客户能够顺利拿到‘救命钱’。”建行上海市分行浦东南汇支行客户经理吴项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当时我和网点负责人分工协作,仅用1天时间就做好贷前尽调等基础性工作,通过系统将贷款申报材料报送到分行,分行能够到岗的人员也都加班加点,仅半天时间,批复就下来了。”

  吴项颖告诉记者,在落实贷款发放条件过程中,由于物理场所的临时封闭,建行还启动了“疫情时期应急流程”,使得贷款进程没有停滞下来,资金得以顺利到账。

  本轮疫情以来,建行上海市分行紧急动员、快速行动,积极运用普惠金融的力量,为上海市防疫抗疫保驾护航,为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续航”。据悉,今年3月以来,该行已投放线上普惠金融贷款逾40亿元。除积极主动对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融资需求以外,针对受本次疫情影响,符合条件、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普惠小微企业,还给予贷款无还本续贷、临时性延期、给予宽限期、进行征信保护等政策安排。

  今年以来,各金融机构急市场主体之所急,围绕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力发力,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来自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我国制造业贷款同比大幅新增1.8万亿元,为去年同期增量的1.7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6万亿元,同比增长22.6%,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1.5个百分点。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

  金融支持对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信贷投放总量呈现较大增长;二是各项金融政策持续发力,多个融资通道被打通,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三是金融资源的配置更加均衡,信贷结构更加优化。2022年继续明确了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提质、降价的工作目标,更多资金流向普惠金融、三农以及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四是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资产质量更加稳定,各种风险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不断降低,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完善监管机制疏通难点堵点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案例】

  2月,河北平山县一家旅游公司法人代表韩经理急匆匆地赶到平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求助:“我们准备和投资商签订合作意向合同了,但我在系统中查到我们公司被列入了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现在对方因为这个拒绝和我们签约。请问能把我们从这个名单里移出来吗?”

  原来,2018年,因无法通过登记地址与公司取得联系,市场监管部门将其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当时正处在干事创业的初级阶段,公司上下一门心思扑在项目建设和各项管理上,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之后,该公司也未提交经营异常名录移出申请,直接导致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因为这一疏忽,此前几个月的努力换来的投资合作项目即将面临“流产”。

  得知企业求助情况后,平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帮助企业纠正问题,并进行实地核查。工作人员对照《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认真研判,认为该公司符合信用修复条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该公司及时完成了信用修复工作,并顺利与香港投资公司签订了《投资合作意向书》。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2021年9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为符合条件的失信企业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帮助其“改过自新”、走出困境,重新轻装上阵。今年3月1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提升登记注册服务,完善注销、撤销登记制度,准入准营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条例》还首次设立歇业制度,让有经营意愿的困难市场主体主动暂时“休眠”,“停机保号”,既可以合法降低运营成本,又能够保留字号、商标等合法权益,为今后发展留住青山。

  一系列政策的支持,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今年1至4月,我国新设市场主体在较大基数的基础上实现正增长,共新设898.7万户,同比增长0.7%。其中《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施行首月全国新设市场主体295.0万户,同比增长19.3%。截至4月底,我国实有市场主体1.58亿户,保持10.5%的较高增速,为稳住宏观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叶林:

  市场主体是稳就业、扩就业的核心力量。市场主体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良好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政府加强与市场主体的连接,了解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帮助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切实提高市场主体的感受度。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简政放权与适度监管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不仅逐渐放宽市场准入标准、降低准入门槛和成本,同时鼓励市场主体遵循市场竞争法则,激发其诚信合规的经营意识和内在自觉,既为企业疏通了难点堵点,也对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组合拳”助企过难关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案例】

  近期,受疫情影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镇的杭州美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狮王皮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难用工贵、物流运输不畅等难题。对此,汾口镇迅速成立“党员助企帮帮团”,采取减税降费、稳岗扩岗、畅通物流等多项举措,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这是一个缩影。放眼全国,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多项纾困举措,打出“组合拳”,尽可能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挺过难关。

  比如,广西出台48条措施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贵州从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等方面,给予工业企业支持;江苏昆山成立复工专班,帮助企业申领补助款项、协调解决复工复产过程中的问题;截至5月2日,上海已累计发放“复工证”5851张,发放“通行证”87766张……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5%,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专家点评】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冰:

  为应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助企纾困等政策措施。总体看,此轮政策主要呈现两方面特点:一是力度空前,专门出台针对工业经济运行的文件,叠加一系列新的组合式税费政策和让利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构建了一套工业稳增长的政策保障体系;二是上下联动,各地方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纷纷出台各具特色的减税降费政策,全力以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随着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工业经济保持相对平稳运行态势。一季度,工业生产平稳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动能增强,制造业投资快速恢复,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展望二季度,我国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受俄乌冲突、大宗产品价格高位波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等因素影响,我国企业仍可能面临供需双向减弱、产业链和供应链受阻等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围绕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成本高企、资金受困、创新发展等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的政策帮扶,促进各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需要从以下方面发力:一是精准落实存量政策,加紧谋划增量政策,综合施策稳增长。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增加政策受惠面,增强企业获得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研究出台行之有效的增量政策,靠前发力、适度发力,稳预期、提信心。二是修复产业链断点,打通供应链堵点,千方百计畅循环。发挥大企业稳链保供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推广“白名单”制度,加快区域互认,推动全国范围内供应链循环畅通。三是激活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多措并举促消费。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尽快激活线下接触性服务业。适应疫情常态化需求,加快培育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2日 15版)

[ 责编:李方舟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