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止于至善”育英才——写在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止于至善”育英才——写在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5-30 04:0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唐瑭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创建,历经岁月更替,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

  120年来,东南大学师生秉持“止于至善”精神,坚守“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学校培养了36万名英才,孕育了200多位院士,在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道路上励精图治,一往无前。

  教育救国

  热血青年的家国担当

  1923年8月,“团二大”在东南大学召开,这是团史上唯一一次在高校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示了共青团“永远跟党走”的初心,其后,无数东大人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抛头颅、洒热血。

  1927年,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具备完整意义的建筑系(科)在南京诞生。刘敦桢、童寯、梁思成、杨廷宝被称为“建筑四杰”,其中,刘敦桢、童寯、杨廷宝都曾经长期在今天的东南大学任教。

  94年后的2021年,18岁少年刘鹏庭经过高考的洗礼,以优异的成绩来到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他第一次触摸着学校的外墙,仰望着老先生们的雕像,认真听学长学姐讲述“建筑四杰”的故事。刘鹏庭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先生的故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前行之路。我顿时觉得选择东大建筑真是‘狠狠赚到了’!”

  建筑系先后培育出吴良镛、戴念慈、刘光华、郑孝燮、张镈、汪坦等一批日后享誉海内外的学界翘楚。新中国成立后,又培养出齐康、钟训正、戴复东、程泰宁、张致中、潘谷西、刘先觉、郭湖生等我国第二代著名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

  2015年,童寯的孙子童明赴宾夕法尼亚大学访学,进入学校档案馆,看到爷爷当年的成绩,童明惊呆了。他说:“当我真真切切地看到爷爷他们当年的成绩单时,感觉到巨大的冲击,他们都太优秀了!”从此,童明萌生了一个念头——查找爷爷和同伴们留在宾大的资料,在中美两国展存。于是,就有了“基石——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觉醒的现代性”“归成展”“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等展览。

  2021年春暖花开的时节,童明从上海回到母校东南大学工作。谈及回归的原因,童明说:“回学校,是一种信念,一种传承,一种责任。我回来,就是要进一步收集整理老一辈建筑学家的作品,领悟他们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再把这种教育救国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

  教育兴国

  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东南大学师生积极发挥工科特长,以只争朝夕的热情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建造的长江大桥,这座桥与东南大学有着很深的渊源。

  1960年,国家广泛征集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方案,时年32岁的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教师钟训正的方案被选中。为了保证大桥在1968年全面通车,钟训正和同事们发扬“拼命三郎”精神,吃住都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地鏖战。28天后,高达70余米的桥头堡奇迹般地矗立在长江两岸。

  桥头堡成为这座划时代大桥的标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大桥精神鼓舞了众多国人,也鼓舞着全体东大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宋爱国在机器人领域闻名遐迩,他至今还记得导师黄惟一教授第一次给自己上课的情景。黄惟一告诉大家:“我们实验室的机器人研究事业,是查礼冠老师用生命换来的!不将东大的机器人技术研究发展好,就对不起查老师!”宋爱国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智造”出属于中国的高端智能机器人。

  查礼冠曾是学校陀螺仪与导航仪器专业的带头人,从1958年到1960年,她带领师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仿人机器人。查礼冠敏锐地感觉到,传感器与感知技术是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因此,精密仪器专业最适合开展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她跟同事们商量,以机器人传感技术作为重点,开展对机器人的感知、控制和人工智能的研究。

  1983年,全国第一次机器人大会在广州召开,查礼冠是大会的三个主要发起人之一。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会议结束后,她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身亡。同行的黄惟一重伤昏迷。

  一年后,刚刚康复的黄惟一重新把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实验室建立了起来。实验室从1986年开始得到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的持续支持。黄惟一强调:“既要顶天,做最前沿的研究,也要立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

  奋斗的接力棒传递到宋爱国的手上,如今,团队的拼搏结出了累累硕果。项目组先后研制出一系列高精度、小型化的力触觉传感器和具有力触觉感知的机器人,并在我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核电工程等重要领域得到应用。最近,宋爱国团队完成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在轨指捏力、手握力、推拉力等操作力的测量,有力支撑了我国空间站航天员长期操作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教育强国

  东大师生的家国使命

  步入新千年,东南大学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全力实施“原创能力突破计划”。学校全面启动面向2035和“卡脖子”的“十大科学技术问题”。得益于“十大科学技术问题”的攻关,自2018年以来,东南大学的研究项目三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21年,由东南大学牵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崔愷领衔的项目《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国建筑学领域首次获此殊荣。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团队分析研究了“天人合一”等具有中国智慧的营城思想,为“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雄安新区城市空间框架确定提供了科学支撑。

  学校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在众多“大国重器”的背后,一批批年轻力量正在拔节生长。

  29岁的史昀珂是南京速羽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及CEO,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东南大学方程式赛车队的发起人。2013年,20岁的他刚上大学二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不久后,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找到时任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殷国栋,邀请殷国栋担任指导老师,师生“一拍即合”,一个酷炫的车队应运而生。

  根据赛车的模块化部件和新成员们的兴趣,史昀珂将车队分为了动力总成、感知系统、规划控制等组别,采取公司化管理模式,很快车队各组齐头并进、协同研发。通过近十年的发展,车队实力在全国范围内位居前列。

  与史昀珂一样,一批又一批敢于创新、渴望创业的年轻人在东南大学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

  熊仁根教授团队的博士熊昱安出生于1998年,他本科期间就在《先进材料》《德国应用化学》等材料化学类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一作论文两篇。在尤肖虎团队,一群年轻人羽翼渐丰,“数字通信与信号处理高效架构课题组”就是其中的代表。课题组有32位学生,其中95后25人,00后7人,平均年龄23岁。出生于2000年的孙玉泰,刚满20岁就获得“阿西洛马”国际会议学生论文竞赛提名奖。

  去年“五四”前夕,刚刚成年的少年大学生张乐宇向所在学院的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谈及申请入党的初衷,他说:“老师和学长们都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以教育强国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力争上游的科研精神深深打动着我,我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30日 08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