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王伟凯(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
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文中强调指出:“古人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
“民富国强,众安道泰”语出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原文为“越主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也就是说,越王勾践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使得国库充盈,百姓安心耕种,最终实现了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社会安宁和世道太平的局面。
民富才能国强,“足民有产,则国家丰矣”。先秦诸子虽然在政治见解上有所分歧,但在“民富”这一点上却很一致,如孔子云:“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与儒家学说较为对立的墨家在这一问题上,也同样强调“民富国治”。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管子更是直接表明了“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观点。之后诸多思想家都围绕着如何“富民强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北宋时期的司马光从“食者生民之大本,为政之首务也”角度出发,强调通过宽民之身、养民之力和富民之家,最后实现由富民而强国的目标,南宋理宗时期大臣危昭德在继承北宋程颐“厚民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欲寿国脉,必厚民生”的建议,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更是强调通过“善治”的实践,实现“惟吾民之所愿是顺耳”,因为“善治”的标志就是富民,本质就是“厚民生”,可见“民富”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精髓所在。只有实现了民富,社会才能进入健康和谐状态,才能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文明的社会风尚也更易形成,而这些都是实现国强的基础和前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之道。通过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国泰民安的时期,无一不是全力实施“民富”的结果,远如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中如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近如明朝初年的“仁宣之治”和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都把“民富”放在了首位,通过民富实现了国强,进而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正如汉初政治家贾谊所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大量的历史现实已充分证明,对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群众生活的安心优雅,还是社会氛围的祥和安泰,都需要以实现民富为根本基础。春秋时期的管子之所以做出“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的判断,就是基于对“民富”意义的深入理解。
“民富国强”是“众安道泰”的前提和基础,“众安道泰”是“民富国强”的积极呈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整体。人民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建立在“民富国强”之上,中国古代对“大同社会”愿景的描述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众安道泰”实际上就是对“大同社会”更精细化、具体化的表述,唐宋以后的思想家则进一步将其表述为“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这些表述所蕴含的高远智慧,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明提供了丰厚滋养。
民富是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党就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标识。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过程中,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才能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9日 02版)